打仗真的沒那麼容易!5個你肯定不知道的關於戰爭的超級冷知識!
你真的沒看錯!在越南戰爭期間,美軍平均發射5萬發子彈消滅一名敵人;伊拉克戰爭時期,同樣的單位耗彈量驟增至20萬發。如此巨大的反差,其實與作戰環境有關。
在戰斗中,人的心跳會加快,引起一連串生理反應,包括思考停止、呼吸急促、流汗等。美軍調查發現,由於要承受戰場環境復雜、瞄準時間不足形成的戰斗壓力, 士兵會將個人安全置於射擊命中率之上,高達80%以上的場合是以槍管軸線指向射擊來代替精確瞄準射擊。紐約警察局也統計稱,70%的受訪者是靠直覺或槍身 軸線指向射擊,20%的人利用槍身軸線指向射擊、準星瞄準射擊或準星與照門瞄準射擊,其餘10%根本不記得自己是如何射擊的。
眾所周知,民品與軍用槍械最大的差異是使用環境截然不同。以民品而言,其標準操作環境是平穩而安全的,產品設計以追求人員舒適為主;對軍用槍械而言,標準操作環境充滿致命及不確定因素,射手常常處於恐懼和焦慮中,容易造成武器效能與實際效能不相符。
以美軍步槍射擊為例,步槍在300米內具有100%的理論命中率,交由射手進行實彈訓練時,100米內的命中率也可維持在100%,至300米時則降至約 60%;而當射手進入作戰環境時,100米處的命中率便迅速降至約20%,300米時則連10%都達不到。由類似調查結論不難推論出,為什麼戰場環境越復 雜,槍械耗彈量與殺敵人數越不成比例。
天啊...20萬發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啊!?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