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同志講述美國的生活
有些同志網友經常問我一些關於美帝的生活情況,想必是對美國的留學生活有很多好奇。今天,就忙裡偷個閒和大家分享一下在美國的生活。近幾年,隨著中國國力的發展,中國逐漸成為了美國國際學生的主要的生源國之一,也難怪在賓大的同學(我不在賓大啊)說,國際新生的接待會實際上就是中國學生和印度學生的接待會。

首先說一下美國的大學是分私立與公立兩種。這兩種大學都有各自的優勢,並沒有私立大學一定比公立大學好的說法。比如喬治亞理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一些公立院校都是全美相當頂尖的高等學府。我所在的大學是一所規模較小的私立大學,所以大致對私立學校的建制有一些了解。首先從學費說起吧,我們學校一學分是1300美元(賓大是1500美元一學分),一般一學年,研究生的學分要求在至少18學分,而本科生的學分要求在至少30學分,因此一年的學費是對研究生來說是23,400美元,而本科生將近40,000美元。生活費按每月1000美元(賓州普通正常),那麼研究生就是一年需要將近40,000美元(250,000人民幣)。對於碩士研究生來說,兩年的花費通常為50萬人民幣。對於博士生來說,我們學校給的生活費是2100美元(稅後1800美元)。所以博士生在美國也屬於廉價勞動力(低保是1300美元)。目前,國內一二線城市的許多家庭基本都可以支付這個學費,所以現在出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有很大部分都是來自工薪階層的家庭。

與美國人的交流,英文當然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來的留學生一般都可以和美國人合作,但是與美國人「八卦」,那英文水平就需要更高了。如果英文成績沒有達到學校要求,新生一般會接受一個學期的英語「培訓」(三四個人的英語小班),學費相當於四學分,但是不計入總學分。美國的大學有很多社團,與美國學生最直接最迅速的熟絡方法就是加入這些社團,一般博士研究生都不怎麼會有時間。一個在史丹福的直男同學加入跆拳道隊,並且代表史丹福參加全美大學生跆拳道比賽;一個在羅徹斯特大學的拉拉(雖然她木有出櫃,但我堅信她是),代表學校參加全美桌球比賽並獲獎。在本科生階段,學校設置有很多類似於兄弟會和姐妹會的組織。加入會的同學或是父母留下來的heritage或是通過自己的出色表現達到入會要求。在我們學校有一個兄弟會在山上最深處,是體育特長生的組織,各個都是肌肉男,最近氣溫上升,下午在山裡可以經常看到不穿衣服的肌肉男跑來跑去,相當好看。言歸正傳,普通的白人美國人是相當友好的,一般都很容易交流,但是不容易成為朋友。我剛到美國時,拿著一張地圖到處找租房,期間就有很多美國人搖下車窗問我需不需要幫助,甚至有一個美國小帥開車帶我去找房子。在功課上遇到的問題,問美國同學,他們也都會特別細心的為你解答,甚至還把自己的筆記整理列印一份給你複習使用。在美國文化中,與他人交談一般都會順著別人的意思,甚至有時候不惜溢美之詞(剛開始還好,時間久了會有點小小的雞皮);如果要提出反對的觀點,一般都會有點拐彎抹角地說。比如「I like your point, but if I were you, I would……」直接提建議,即便是好朋友,都會認為不太禮貌。美劇是一個屢試不爽的談話切入點。男生在聊天的時候會發現很多白人男生會不太注意籃球,相反棒球和橄欖球是他們關注最多的。

在美國的業餘生活。很多人晚上回去酒吧,一般點一杯八美元的一小罐本地自釀啤酒就可以在耗一個晚上。和當地人或學生看看體育節目,或者做一些猜謎遊戲。我因為喝不了酒,所以不經常去酒吧,倒是經常和其他留學生一樣去Gym.但周末的時候也會在網上買些廉價百老匯廉價票(其實聽不懂,主要感受唱功,表演和氣氛,能聽到一個生僻的GRE單詞就會興奮半天)或者花10美元去電影院看一個晚上電影(只要不出來就可以一直看)。當然也會繼續發展三國殺的勢力範圍,除了台灣同學,還繼續將大馬,獅城的華人發展為三國殺會員。當然在美國聚餐也是少不了的。通常中國菜是除快餐之外性價比最高的晚餐了,吃自助的話(晚餐),人均13美元左右;去點菜,人均20美元左右(水煮牛肉要25刀)。日式料理,壽司主打,人均在30美元左右。義大利餐在20美元左右(通常他們會先上一道涼蔬菜,吃完後才會上主食,各種義大利面spaghetti)。墨西哥菜也是在15美元到20美元這樣(海鮮飯我的最愛,超辣超有feel)。印度菜與墨西哥菜的價格差不多,實在不習慣滿盤的咖喱味。法餐要貴一點在50美元到60美元左右,大眾法餐一般有三個courses,開胃菜,主菜和甜點(注意在美國的牛扒沒有八成熟,第一次去的時候和服務員說80%差點沒把他暈倒,只有medium和overdone的區別)。美國本地菜,就是各種XX『s,比如我最喜歡的是Denny’s,價格實惠,味道也好,10美元左右就可以。我們這裡有一個Red Lobster也非常好吃,主要吃龍蝦,價格在23美元左右。要提醒一點的就是,去飯店吃飯時,要在前廳等服務員接待,即便有很多空位也要等,因為他們要收小費的。在賓州,小費在15%這樣。

日常消費。醫療保險,在美國非常重要。一個小感冒可能就要數百美元,如果沒有保險就貴死了。推薦學校不提供廉價保險的同學可以考慮中國大使館委託一些美國本地公司推出的保險項目,一年在1300美元左右。信用卡在美國消費很普遍。使用信用卡購物時經常會有5%等的返現。剛開始來的同學可能只能申請discover的學生卡,透支額度在300美元到500美元左右。車子,我買了一輛09年的二手車,三萬英里這樣,價格是一萬二千。本來想買一輛七八千的差不多行了,可是想想過幾年,折舊費都差不多,轉手出去的時候只要保養好,也可以賣五六千左右,所以咬了牙,買了這輛車。美國的車險是跟車不跟人,而且修理費和醫療費較高,所以車險是很有必要的。一般全險(保他人也保自己)每個月在200美元左右,半險(只保他人)在100美元左右。

今天先分享這麼多吧。希望能對即將赴美留學,或者正在打算申請美國的同學有些幫助。此外還有關於購物(衣服,電子產品等)和食品消費就先不一一細說了,如有需要以後再分享。飛贊上有很多在世界各地留學的贊友,你們有空的時候,不如也分享下你們在當地的生活情況。其實本來想寫一個同志留學生在美國的生活,但是感覺自己在美國的確沒有什麼同志生活:華裔少,不然就是開車一兩個小時去看一個人,太辛苦了,但我知道自己每天晚上都會花一些時間向上天詢問關於BF的事情,真心希望自己不要變成怪「大叔」才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