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與他的同志愛情故事

少帥| 2016-06-21| 檢舉

蔡康永

提起蔡康永,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他的主持人身份,接著會想到由他與小S聯袂主持的紅透全亞洲的台灣綜藝娛樂節目《康熙來了》。如果你真正了解蔡康永的話,你就會發現,其實,他不僅僅只是一個主持人,他更是一個作家,一個詩人,一個電影人,一個喜歡走遍世界的旅行家,一個粉絲無數的微博King…。在這些不同身份的背後,最讓蔡康永充滿傳奇色彩的則是他勇於「出櫃」的同性戀身份。

·多重身份,多彩人生

1962年3月,蔡康永出生於台北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蔡天鐸是上海復旦大學的高材生,之後還經營著當時最大的輪船公司———中聯輪船。生下蔡康永時,父親蔡天鐸已經60歲,而母親也已經45歲。老來得子的喜悅讓蔡老夫婦興奮不已,對於這個上帝恩賜的寶貝,夫婦倆為他取名「康永」,寓意「健康永遠」。與父母年齡上的巨大差距,讓蔡康永感慨不已:「我好像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別的孩子和父母打球、游泳,我的童年裡只有應酬、禮物……」

蔡康永在台北市知名私立貴族學校度過從幼稚園到高中的十四年學生生涯(幼稚園2年,小學、中學各6年),一直擔任班長職務,同學皆是政界要人和上流社會的小孩。除了文化課上有著優異表現之外,蔡康永對京劇也有著過人的天賦,當時還只是小學生的他出演了《四郎探母》中的楊六郎一角,大獲成功,讓他成為當時名噪一時的最小京劇奇才。在東海大學期間,蔡康永不斷的在社會各界名流雜誌與報刊上發表文章,造就了他日後幹練紮實、細膩深厚的文字功底。

1989年,蔡康永遠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電影電視專業。並於次年獲得編導製作碩士學位後回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蔡康永都在以電影人的身份在電影界摸爬滾打著。直到後來陰差陽錯的走入了電視圈做起了綜藝節目主持人,才讓他一夜之間名揚天下。

·他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蔡康永輝煌燦爛的求學生涯背後,他的愛情也一樣的多姿多彩。蔡康永曾經坦言:「我談過無數次的戀愛,體驗過無數次不同而又刺激的人生,雖然大多都是被別人拋棄而收場,但都不至於太慘,否則今後就不會過的如此美好,我感謝那些看似痛苦的經歷,他讓我看懂了愛情與人生。」

蔡康永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工作狂,也不是一個現實的拜金主義者,而是一個知足常樂且懂得享受的人,他喜歡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每年大約有一半的時間裡,他都是在世界各地旅遊中度過的,而這個特殊的愛好也為找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男人——男友George劉坤龍。

1994年,蔡康永遠赴英國旅行,路過一家不知名的奇特學院,那個學院沒有電,天黑以後就點蠟燭。那個學院的學生都不准開車,只能走路,或者搭陌生人的便車。蔡康永頓時倍感新鮮,深深的迷住了這個學院。於是,在學院旁邊找個旅社住了兩天,認識了這個學院的學生George.互相了解之後,他們得知,彼此不僅是「同道中人」,而且還有一個共同愛好就是旅行。相見恨晚的驚喜,讓兩人迅速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於是,兩人瘋狂的約定要一起走遍世界。

蔡康永的幽默睿智,George的細膩多情,性格上的互補,生活上的互助讓兩人在一起度過了一段十分美好無邪的快樂時光,轉而互生情愫,迅速墜入愛河。1995年,蔡康永與George旅行到了日本。但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凌晨日本就爆發了神戶大地震,災難的突然來襲讓毫無心理防備的兩人差點喪命,但最終他們還是手牽手幸運的逃離了災區,也正是因為這一震,讓他們更加的認識彼此的重要性,於是他們同時果斷的決定,今生都要永遠在一起。

從相戀起到現在,兩人共同走過了近16年的光陰,而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兩人居然從未吵過架,即使有矛盾,也會在彼此的理解與寬容中化為虛有。對此,蔡康永曾經坦言:「每當要吵架之前,我們就會感覺到空氣不對了,就會有一方先走開,先解決情緒,把導火線給掐滅,再解決問題。而且,我們不會計較誰會先認錯,基本上大家都有先認錯過。」或許也正是因為這睿智而溫暖的化解矛盾的方法,才會讓他們的愛情顯得如此彌足珍貴吧!

「我無法想像萬一他失蹤3天,我的生活肯定完全脫離軌道。我想我我們會永遠生活在一起的。」蔡康永面對記者的提問笑著回答道,字裡行間瀰漫著無盡的幸福與滿足。如今,他們一起住在一套「Loft風格,窗外有很多樹,能看見整個台北」的房子裡,生活簡單而溫馨。

而對於自己的同志身份與男友,蔡康永從未刻意隱瞞過。從十三歲開始,他就知道自己喜歡的是男生,也會主動去追求自己喜歡的男生。父母去世之後,他更加大方灑脫的向身邊的朋友介紹自己的男友,也包括後來的George.而由他在2004年發表的《那些男孩教會我的事》一書中,蔡康永就首次大膽敘述了「我」與66個男孩之間發生的敏感感情故事,讓他的同志身份第一次遭到空前懷疑。三年後,蔡康永做客李敖節目時,遭到李敖的再三逼問,蔡康永親口當眾公布自己喜歡的是男生,在娛樂圈引起軒然大波。事後,有人問蔡康永會不會記恨李敖讓自己如此難堪,蔡康永笑著回答道:「我怎麼會恨他呢?其實,愛情都是一樣的,都是人無法控制的,只不過我愛的這個人恰好是同性而已。我親近的朋友和合作夥伴其實早就知道,之前只是沒有人在媒體面前當眾問過我,否則,我早就宣布了。」

蔡康永平常喜歡用幸福、快樂等美好的字眼來形容自己的生活,而對於同志這個身份,他不僅沒有感覺到絲毫的束縛與不滿,更多是在默默的感恩上帝。

·比起主持,我更喜歡電影與寫作

主持人這個身份賜予了蔡康永太多的鮮花與掌聲。他曾經連續四次主持台灣電影金馬獎和連續兩次主次台灣電視金鐘獎的頒獎典禮;他是惟一一個讓台灣綜藝娛樂節目的單集收視率突破66.8%點的的男主持人;他曾經兩次成為台灣知名雜誌《GQ》的封面人物,並且一次是年度人物封面,一次是第一百期紀念刊封面……這些榮譽雖然足夠的閃耀燦爛,但在蔡康永看來,他最愛的還是電影與寫作。

蔡康永曾經不止一次在人前透露過自己想要隱退主持界的想法,但由於其主持的節目太過於火爆,考慮到觀眾太過於喜歡他那博識而輕鬆的主持風格以及那看似無厘頭而又帶著點深沉的主持方式,才使得他終究沒有狠下心來拋棄那些愛他的忠實觀眾。懂得感恩,懂得關愛自己的觀眾,或許正是這種獨特的人格魅力才使得蔡康永在主持界可以如此大放異彩的制勝法寶吧!

一個其貌不揚的主持人卻可以如此魅力四射;一個博學多識的文人卻如此愛好低俗的八卦娛樂;一個另類叛逆的同志卻可以如此懂得知足常樂……蔡康永就是這樣一個充滿矛盾的雙面體。在旁人看來,或許那不過是八卦新聞的自嘲自娛,但實際上,卻代表著一陰一陽、天地調和的深遠意境。所以,對於蔡康永這個名字,我們有足夠的理由讓他雋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11385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