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賢妻》全劇終:這個反思女權的窗口關閉了嗎

yaya| 2016-05-09| 檢舉

《傲骨賢妻》全劇終:這個反思女權的窗口關閉了嗎

澎湃新聞2016-05-09 17:11

《傲骨賢妻》第七季海報

美國時間5月8日,美劇《傲骨賢妻》(The Good Wife)正式播出了全劇的大結局。和大家先前預想的一樣:最後一集有一位特別來賓,而觀眾們對於結尾的評價則褒貶不一。但無論如何,「好媳婦」7年156集的旅程就此畫上了一個句號。

誕生於2009年的《傲骨賢妻》是一部由Robert King和Michelle King夫婦兩一手創作的律政類劇集。

故事的主角是畢業於喬治城大學法律系的Alicia Florrick。13年前,Alicia放棄了自己前途光明的律師職業而成為了一名家庭主婦,全心全意輔佐丈夫Peter Florrick的政治仕途。但身為伊利諾伊州檢察長的Peter卻捲入了召妓醜聞並鋃鐺入獄。為了生計和一雙兒女的前程,Alicia不得不回到法律界,和比自己小十幾二十歲的後輩們在同一起跑線上重新出發。

在這七年的時間裡,我們見證了主角Alicia在職場和私人生活中的雙向成長:她不僅從實習生熬到了合夥人,更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事務所。另一方面,她也不斷在被別人背叛和背叛別人中學會了直面自己的情和慾。

《傲骨賢妻》第一季劇照

King夫婦坦言,他們是受到了前紐約州州長Eliot Spitzer在2008年所發生的召妓醜聞,和包括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內的一系列政壇桃色事件的啟發,萌生了創作《傲骨賢妻》的靈感。正如劇名所暗示的,《傲骨賢妻》想要關注的不是這些犯錯的男政客們的人生經歷,而是那些自願或者被迫在認錯記者會上默默站在他們背後的妻子們。

本來有著這樣的噱頭再加上電視劇所在的CBS電視台最擅長的敘事套路,我們很可能看到一部線性發展的關於丈夫如何洗心革面挽救家庭或者女主如何復仇黑化一路成就霸業的傳統故事。但還好,在本劇編劇們的巧思之下,我們得到的是一部關於一群並不完美的成年人是如何在一個充滿規則的世界中平衡程序正義和結果正義,處處充滿輪迴和矛盾的成人寓言。

很多人和我一樣都認為《傲骨賢妻》可能是近年來質量最高的劇集了。但是當我們在談論《傲骨賢妻》好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什麼?

首先,不可避免的就是性別這個要素。

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好像是性別平等觀念最壞又最好的時代。一方面,不管是硬性的製度還是軟性的話語都還在醜化、污名和綁架女性;另一方面,不管是三觀貌似還挺正的意見領袖還是一心只想賣衣服的網絡公共號都在利用「平等」這一話語。

《傲骨賢妻》第一季劇照

《傲骨賢妻》在性別議題上的成功,同時也是整部劇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它的現實性。這種現實性來自於兩個層面上的回歸:一是回歸女性「本身」,二是回歸社會現狀。在第7季的第16集,也是全劇具有意義的第150集開頭,Alicia裹著被子,佔據鏡頭主體,直視前方。她和坐在角落的情人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吃著薯片。不知羞恥,十分享受。

大社會學家戈夫曼有本小書叫做《性別廣告》(Gender Advertisements)。該書要探討的是性別不平等這個大議題,但戈夫曼卻從大眾媒體中的兩性形象表徵這個小視角入手。他發現廣告中的男性角色總傾向於直面觀眾,他們的眼神不會閃躲,他們的身體不必隱藏。相反的,女性角色總是扭扭捏捏。她們要不在男性角色背後躲著掖著,要不只把身體的一部分暴露在鏡頭之前。

在《傲骨賢妻》中,我們所看到的是接受了自己形態各異的身體,並勇於挑戰社會成見的獨立女性形象。她們可能工於算計又可能朝三暮四,但沒有人是扁平的刻板印象。「不知羞恥」也不再年輕的女性形象登上主流媒體花了太長的時間,但好在有《傲骨賢妻》們的開路,更多的女性可以在熒幕內外拒絕成為他者凝視的客體,而作為一個有著自己聲音的主體而存在。

更為重要的是,《傲骨賢妻》中女性角色的獨立是一種建立在日常生活和專業領域中的獨立。不像其他美劇需要依靠科幻、謀殺或者異次元的背景來讓人接受女性角色的出彩,《傲骨賢妻》裡年齡、性格各異的女人們靠著克服每一天在職場和家庭中所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挑戰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從而,該劇對於現實生活的影響也是其他劇集很難復制的。

另一方面,《傲骨賢妻》也是少有的誠懇探討現代婚姻制度的電視劇。它沒有陷入「婚姻是女人幸福的最終來源」或者「不結婚的女人才獨立」這兩種看似對立但其實都是說教的陷阱。

第7季的第20集裡,編劇借Alicia兒子的未婚妻之口調侃了婚姻制度的根本原因:避稅。這和恩格斯很久之前在《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所指出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婚姻制度其核心在於保護私有製可謂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而《傲骨賢妻》的創作者們通過電視劇想要表達的正是一種對於婚姻看似犬儒但其實腳踏實地的態度:如果在短期內它仍將是社會的主流的話,我們就應該學會如何去利用它。

《傲骨賢妻》第七季劇照

雖然Alicia在婚姻中受盡了傷害,但她也是婚姻最大的受益者。Florrick這一姓氏不僅幫助她得到了工作,並使得她在和其他人的競爭中佔據先機。Alicia也欣然接受並利用了這一現狀。這種務實的態度,在各種「主義」滿天飛從而使得人們對婚姻過度理想化的今天,無疑是十分可貴的。

但《傲骨賢妻》也確實提醒了人們:婚姻並不是女人的全部。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刻,妻子是女人最重要的身份來源。而這一身份最根本的問題就在於它是一種「關係性」和「衍生性」的存在。男人可以作為獨立的政客或者律師而得到社會承認,但女人卻要依靠男人才得到社會地位。

《傲骨賢妻》中的女權是一種「別廢話了,不管是買衣服還是談戀愛都需要錢」的女權。而娜拉在出走後只有認真工作,靠自己的專業素養才能實現真正的獨立。而真到了這個時候,離或者不離婚也不會再是一個問題了。

話又說回來,在得知《傲骨賢妻》將在第七季徹底完結的消息之時,我第一時間覺得可惜的還不是會失去許多具有魅力的女性角色,而是感慨從此以後少了一個能夠讓我們重新思考時事的窗口。而後者,在我看來,才是本劇最大的看點所在。

在七年的時間裡,《傲骨賢妻》始終緊跟時政熱點。無論是槍支管理(S7E17)墮胎議題(S7E8)還是婚姻平權(S4E9和S6E18),編劇們都能及時甚至是提前預言式地在劇中對它們進行討論。相比於現實中這些事件往往容易被情感和輿論所左右,《傲骨賢妻》中討論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都在於司法條例以及它們在庭審中的具體操作,而這也是一個法治社會最基本的前提。

《傲骨賢妻》還有很獨一無二的一個地方是該劇對最新科學技術的探討。

《傲骨賢妻》第七季劇照

在這七年裡,比特幣(S3E3)、搜尋引擎競價排名(S4E3)、自動駕駛汽車(S7E7)以及各類社交網站(S5E9等)都曾經在劇中出現。和其他劇集要不是拿科學技術做廉價的收視賣點,要不就是把技術當作做壞事或者解決壞事的普通工具來對待不同,《傲骨賢妻》所聚焦的是這些技術對於我們生活所造成的實際影響以及在它們背後存在的一個個鮮活的人。

在對於無人機的討論中,我們看到的是現行法律的空缺和這種技術所造成的公領域和私領域的矛盾(S7E18);在作為全劇副線的對美國NSA監聽系統的呈現裡,我們又意外發現了在國家機器背後服務的普通人是如何同時成為了破壞公民隱私的加害者和官僚制度本身受害者的雙面形象。《傲骨賢妻》對於時政不落俗套的關心也使得它成為了現代社會的一面明鏡。

正因為《傲骨賢妻》的這些好,使得人們對它的道別變得更為艱難。這背後不只是粉絲的依依不捨,更有許多人對於美國電視圈發展的種種隱憂。在本劇即將結束之際,從網絡自媒體到美國主流的新聞雜誌都出現了這樣的一種聲音:

《傲骨賢妻》可能是CBS所能出品的最後一部好劇了。

從2011年《傲骨賢妻》被提名為艾美獎最佳劇情類電視劇並惜敗於《廣告狂人》之後,就再也沒有一部在CBS播放的電視劇得到該項提名了。在諸如HBO等付費電視台和Netflix等網絡平台的競爭之下,資金、劇本、製作紛紛開始撤離美國的傳統電視台。而相比於後者每季二十多集,每年9個月左右的拍攝時間,前者十幾集的設定無疑給了演員和創作者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扮演Alicia的演員Julianna Margulies在贏得第66屆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的致辭中間接向大家表達了對這種不公平的抗議。可在現實中她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應該不會再接一部工作量如此巨大的戲劇了。

《傲骨賢妻》第七季劇照

未來還會不會出現一部像《傲骨賢妻》這樣的電視劇我們可能不得而知,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和該劇一起成長的觀眾們再也不會以同樣的心境來觀看另一個持續七年的故事了。

最後附上一點關於《傲骨賢妻》的小知識:

1、《傲骨賢妻》的主創其實早就有了一共拍攝7季的構想,這次的劇終並不是一些人猜測的因為主要演員紛紛離巢而不得已做出的決定。證據之一就藏在該劇每一集的名稱裡。在King夫婦的設計下,第一季每一集的名稱都由一個單詞組成,第二季兩個單詞……各季集名的單詞數按照1-2-3-4-3-2-1的順序進行變化。第七季各集的名稱又回到了一個單詞,而最後一集的題目則叫作「End」。

2、《傲骨賢妻》的編劇深知「魔鬼在細節」的道理。他們在許多重要的集數里都埋下了彩蛋。比如在第5季的第10集裡特地安排了數字「100」的幾次特寫,因為那正好是全劇的第100集。而在第50,100和150集裡,Cary的領帶,Alicia的衣服和包還有Diane的胸針都得到了循環使用。下回再刷的時候觀眾們也可以尋找這些細節。

3、形形色色的律師角色是這部劇的核心,而《傲骨賢妻》的演職人員和律師也有著密切的聯繫。該劇的7個編劇裡有3個曾經是律師。此外,劇組還特設了一個芝加哥當地的法律顧問,從而使得劇情能更能符合故事發生地芝加哥的實際情況。飾演Cary Argos的演員Matt Czuchry曾經參加過美國大學法學院的入門考試,他開玩笑說因為成績太差才轉行做了演員。女主角Alicia在現實生活中的老公同樣是一名律師。

4、雖然《傲骨賢妻》的故事從頭到尾都假裝發生在芝加哥,但全片的拍攝地其實完全都在紐約。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女主角Julianna Margulies不想離開她家太遠。但也因為劇組在紐約的緣故,許多傑出的百老匯演員都能來此片客串。

5、和很多優秀的劇集一樣,《傲骨賢妻》劇組也存在演員互撕的疑雲。在第六季快結尾的時候,有媒體和粉絲指出女主角Julianna Margulies和扮演調查員Kalinda的Archie Panjabi已經有三十多集沒有同框了。而該季最後一集送走Kalinda的場景裡,兩人一起喝酒的鏡頭也被指是合成。女主角事後接受采訪推說因為那時Panjabi已經投入英劇《墮落》的拍攝之中。但Panjabi立刻在推特轉發此篇採訪並說自己當時就在紐約,但沒人找她來拍攝,立刻打臉。而她們不和的真相可能和劇中Will在死前到底對Alicia說了什麼一樣永遠成為了謎團。

6、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蕊因為「郵件門」的關係不得不公布自己擔任國務卿時的所有郵件。其中有一封就是指示手下「幫忙錄製一下這週的《傲骨賢妻》」。King夫婦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如果全劇不止7季的話一定會讓主角Alicia參選更高的政治職位,「就和希拉蕊一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106714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