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思邈年幼時體弱多病,深受病痛之苦,他立志學醫識藥,於是到深山去,向一位有名的藥師學習。
出師的時候,師父囑咐他說:「要做個好大夫,可絕不能貪圖安逸。你須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雲遊四方,廣採眾長,學習醫藥之道。等到腳下的鞋子七斤重時,你才可以定居行醫。」
孫思邈聽從師傅的教誨,背上藥囊雲遊天下,年復一年,不知道翻過多少山,走過多少路,采了多少藥,醫了多少人。
有一天,他回到故鄉耀州,天下起大雨,那會兒孫思邈正走在山路上,路上滿是泥濘。孫思邈步履艱難,沾在鞋子上的泥越來越多。他走進路旁的龍王廟避雨,廟裡正好有個菜販子,孫思邈脫下鞋子,對菜販子說:「麻煩你幫我稱一下這雙鞋子,看它有多重。」
菜販子一稱,笑著說:「大夫,你這鞋子呀,連泥帶水,不多不少,正正好七斤哩。」
「七斤就對了,我就在這裡定居下來,從此立地生根吧!」
於是乎,孫思邈在山腳住下來,定居行醫。他醫術高明,藥到病除,很快譽滿耀州,人人稱他為「藥王」。那座山呢,因為有藥王居住,也變得靈驗了,從那時起被喚作「藥王山」。
話說耀州有個霸道的土大夫,聽到人人誇讚孫思邈,個個喚他「藥王神醫」,心裡酸溜溜不服氣。有一天,他用槐子水塗在面上,去見孫思邈:「孫大夫,我臉黑得厲害,你可知道我患了什麼病?」
孫思邈一看他的臉,嚇了一跳:「你病得很重……」
那土大夫大笑著打斷他:「我哪有什麼病,你這浪得虛名的傢伙!」
說完,土大夫掉頭回去了。
「哎,你別走,你中了槐毒,得馬上醫治……」
可那土大夫已經走遠了,沒聽見。
過一會兒,只見四個壯漢用門板抬著土大夫來求救:「孫大夫,他中毒了,說只有你能救他。」
孫思邈即刻給他開藥,那土大夫喝了草藥湯,才算轉危為安。
又有個壘牆的師傅,也不相信孫思邈的醫術,見孫思邈從路上走來,大笑著從高牆跳下,問他:「藥王神醫,你看我有病麼?」
孫思邈一看他的神色,大驚道:「怎麼能從那麼高的牆上跳下呢?不笑還好,這一笑,你的腸子就被頓斷了!」
話音剛落,那壘牆師傅倒地翻滾,果然腸子頓斷了。
又有一日,孫思邈在路上遇到有人出殯,那棺材底部滴出血來,孫思邈就問抬棺材的人:「館內的人是難產死的麼?」抬棺的人回答:「是啊!」
孫思邈斷定那個婦人還活著,就讓人放下棺材,打開館木一看,果然嬰兒已經離開母體了,產婦卻昏迷不醒。
孫思邈撬開產婦的牙齒,灌她喝了一碗藥,不久就聽到她微弱的呼吸聲,不一會兒,那個產婦哭泣起來,剛出生的嬰兒也大聲哭了。
母子倆死裡逃生,眾人無不嘆服。 「藥王孫思邈」的美名,從此名揚耀州。
話說有一回,藥王孫思邈上山採藥,一個壯漢迎面走來,攔在他面前,問他:「你這位採藥的先生,也為路人診病麼?」
藥王見那壯漢身材壯碩,滿面病容,就對他說:「我是大夫,醫者不問貴賤高低,當然為路人診病。請在路邊石上坐下,讓我給你把一把脈。」
那壯漢在石上坐下,伸出手來請藥王把脈,藥王一摸脈門,這脈好奇怪啊,脈起時就好像虎嘯山林,脈落時又像是虎落平陽。

藥王對那壯漢說:「你讓我診治,就要說實在話,你不是人類,對嗎?」
「我不是人類,是什麼呢?」
「你是人類的話,這個病我治不好——你不是人類的話,就要現出原身,這病我才能治。」
壯漢一聽,額頭冒出大粒大粒的汗珠:「藥王神醫,我現出原身,只怕要嚇著你哪!」
藥王說:「醫者對病患一視同仁,我不害怕。」
「那好,只是這路上人多,你跟我深山樹林去。」
藥王跟隨壯漢走進深山樹林,來到一棵老松樹下,那壯漢就地一滾,平地立即生起一陣腥風,地上的落葉「呼啦啦」飛起來,迷住了藥王的眼。藥王撕開樹葉,睜開眼一看,眼前哪有什麼壯漢,分明是一隻猛虎!
那猛虎張開血盆大口,望著藥王。藥王見老虎喉嚨紅腫,虎口也發炎腫脹。孫思邈怕老虎吃不得疼要咬人,就在林中找來一根樟木棍,牢牢撐住虎口,然後他伸手進老虎咽喉深處一摸——果然,老虎喉嚨裡插著一根金釵,吐不出,咽不下。藥王一碰金釵,那老虎疼得眼淚水直流。
「你忍著,我給你取出金釵。」
藥王把金釵取出來,又取下撐虎口的木棍,又對老虎說:「你跟我來,我摘些消炎的草給你吃,很快就能消腫止痛。不過,你是山中凶獸,這次我治好你的病,希望你不要再吃人了。」
那老虎說:「遵從藥王教誨,我發誓,以後再不吃人了。」
「不吃人就好,你走吧!」
「我不要走。」老虎說,「我要跟在你身邊,在你需要時幫助你,在你危難時保護你。」
「好吧,你先待在山林,我以後有事叫你,你來就是。」
於是老虎吃過草藥,拜謝離去。
這老虎重情重義,後來果然時常來到藥王身邊,藥王上山採藥,老虎為他銜藥鋤,藥王出門診病,老虎給他當坐騎。
又有一回,藥王孫思邈下海採藥,走到海邊,迎面走來一位白衣公子。公子衣飾華美,但是有氣無力,無精打采。白衣公子攔住藥王,問他說:「你這位採藥的先生,也為路人診病麼?」
「我是醫者,當然為路人診病。」藥王說,「請在這海邊礁石坐下,讓我把一把脈。」
那白衣公子在礁石坐下,伸出手來讓藥王把脈。藥王一摸脈門,這脈好奇怪啊!脈起時好像騰雲駕霧,脈落時又像翻江倒海,藥王大吃一驚:「你要讓我診治,就要說實話,你不是人類,對不對?」
「我不是人類,是什麼呢?」白衣公子冷汗直冒。
「你如果是人類,這個病我看不好;你如果不是人類,必須現出原身,我才能為你診治。」

「現出原身,我怕嚇著你啊。」白衣公子輕聲嘆息,空氣中響起風雷的聲音,晴朗的天空下起毛毛雨,藥王於是猜到他是一條龍。
「醫者對病患一視同仁,你只管現原身,我不害怕。」藥王說,「不過,這一帶的人都沒見過龍,我擔心你驚擾百姓。這樣吧,你先到我家去。 」
「好的,我等會兒就來。」白衣公子化作一陣白煙,不見了。
藥王回到家,剛剛走進院子,突然聽得「通」一聲響,山壁上出現一個大洞,洞中伸出來一個巨大的龍頭。
龍說:「我看後山沒人,就從那邊穿山過來了。現在,我的龍身龍尾都藏在山肚子裡,這下不會驚擾到百姓了吧?」
藥王趕緊給龍診症,把了龍脈,看了龍舌,又聞了龍吟。龍說:「我這半年總覺得神氣痿頓不振,雖然還能變化,但總是使不上勁,肚子裡頭又隱隱作痛,不知是什麼緣故?」
藥王用大水桶裝了半桶藥,提到龍面前,對它說:「你喝了它,就知道緣故了。」
龍聞到那桶藥一股酸臭,搖頭說:「這藥氣味不好,真要喝嗎?」
「喝吧,良藥苦口利於病。」
龍咬一咬牙,一口氣把那半桶湯藥喝下肚,只聽得腹內「咕嘟嘟」一陣翻騰,喉頭忍耐不住,「哇」一聲吐了,吐出來滿滿一桶的污穢物。
一吐完,龍頓時精神爽利,肚也不痛了,勁也有了。它低頭一看,只見那穢物中有一條長蛇。
龍抓起長蛇,一下把它拉成兩段:「原來是這長蛇作祟,使我不得安寧。藥王神醫果真名不虛傳,不知你用的是什麼靈丹妙藥?」

孫思邈「哈哈」大笑:「我這靈丹妙藥,只不過是陳醋拌蒜泥。陳醋加蒜泥,又酸又辣,一進腸道,那蛇自然待不住了。」
龍聽了這話,拜謝道:「藥王神醫你妙手回春,除我病痛,解我災劫,我沒什麼報答你,龍宮珍藏一部《龍宮奇方》,我自己也看不懂,送給你吧!」
藥王得到龍贈送的《龍宮奇方》,專心鑽研,醫術變得更為精湛。他又收集各種民間驗方,寫成一部著名的《千金方》,一直流傳到今天,為無數病患解除病苦。
這條龍也重情重義,常常跟隨藥王,為他尋藥引路。當他遠行出診,龍就飛來為他當坐騎。
藥王孫思邈醫龍治虎,一龍一虎就成了他的跟班。他喚「龍」,龍就來了;他喚「虎」,虎也來了,有了龍虎護持,藥王威風凜凜,各路神仙鬼神尊崇他,地下閻羅王頭痛腳疼也得求他,所以他活呀活,一直健康地活到140多歲。
孫思邈離世後,成了藥王真人。
人們在那穿龍洞前建了一座藥王廟,讓藥王真人坐在裡面,廟面前有個龍石墩,又有個虎石墩。
【藥王•孫思邈不用動物入藥】 其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有這麼一段:
自古有名的賢醫治病,多是不顧自己的生命去救眾生危急!雖一般人認為牲畜的命比人命低賤,但對於愛護自己的性命,人和畜牲是一樣的!要損傷別的生命來利益自己,動物都會有同情心,更何況是自稱是萬物之靈的人類呢?以殺害別的生命來求延續保養自己的生命,是離生更遠!我今天這個藥方,所以不用傷害生命來做藥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啊!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