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等人耍脾氣,中等人講和氣,上等人養大氣

Ctw| 2016-05-02| 檢舉

下等人耍脾氣,中等人講和氣,上等人養大氣

2016-04-26 01:18

2016-04-18 儒風大家

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曾對脾氣有過十分精彩有趣的表述:「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以本事將人分高下,早已有之;但從脾氣維度來品評人物,則真是別出心裁。

大本事的人,心胸海樣闊,能容天下事,也就無從談脾氣。無本事的人,自以為很了不起,稍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常常有大脾氣。而大多數的人都是有點本事又有點脾氣,需要一個加強修養以駕馭自己脾氣的過程。

許多事、很多人都是因脾氣而大動干戈,有導致傷害的,有結下仇怨的,有後悔終身的,有互不來往的,有遭受報復的。總之,脾氣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或許要有一點,俗話說「有脾氣的人出活」,意思是有脾氣的人大多比較能幹;但不可輕易發脾氣,不識大體、亂髮狂發脾氣就會壞事。

俗話說: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其實說的就是脾氣要有彈性、有張力、有柔韌度這個道理。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駕馭脾氣,乃心性修養,要看人的學識、涵養、品行、經驗和閱歷等。「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要修練到不發脾氣或基本不發脾氣的境界,達到「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的瀟灑,「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從容,和「陋室之中,但見群書滿架;紅塵深處,偏能心如止水」的飄逸,實非一日之功。

人需要用沒脾氣來增強自己的本事,因為這是對心性的磨礪。被人冤枉和誤解不要著急,日久見人心。不需要和小人爭鬥,只要你是君子,你就鬥不過小人。你不與小人斗,遠離小人,最終你得到的傷害就會最低。而小人終就會被小人克制,自食其果。你的君子作風和忍功,會讓很多人和你合作,你就容易成功。忍功的作用最主要是讓你避害,得小害避大害。

發脾氣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本事與脾氣的因果最終反映在工作和生活上。在人的脾性中,和諧安詳是精神佳境,和氣生財,和氣生萬物。反之,氣大傷身,氣大傷人,氣大傷前途命運。

和為貴,既是人倫之道,又是君子之德。單位里,人與人和諧相處,團結一致,風清氣順;家庭中,和睦相伴,掃除煩惱,幸福一生。無論是誰,有寬廣的氣度,不慍不怒,才能從容面對,才能廣結善緣;有容人的雅量,積累人脈,才能奠定事業基礎,贏得發展機遇。

返觀歷史也可以發現,凡是有大作為者必有大氣宇,器宇格局小的鮮有成功者。度量寬宏,平和寧靜,此乃人生處事之大智慧也。

成為上等人對我們大多數人或許有點困難,但我們也應該學著把什麼事情都看開些,把心放平,對於那些生活中的不和諧和困擾,付之一笑,讓自己朝著有本事沒脾氣的方向努力。

侵權必究,轉載本文須註明:

來源:儒風大家(微信:rufengdajia)作者:儒 風 大 家 「 重 酬 作 者 」 計 劃

歡迎進QQ群(群號:414421852)獲取免費授權!

儒風大家-中國傳統文化當代價值傳承者

儒風大家微信公眾號:rufengdajia 歡迎關注

投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4/node105385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