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富爸爸窮爸爸》系列作者羅勃特‧清崎
在書中再三強調一個觀念:
「真正使你致富的,不是股票,不是房地產,
不是黃金白銀,而是你的腦袋。」
知名思想家約瑟夫‧坎培爾把金錢定義為
「凝結的能源」,意思是金錢是一股力量,
受著某些行為的排斥或吸引,
而腦袋的想法是決定行為是否能吸引金錢上門的關鍵。
正如前篇四位億萬女富豪之所以有錢的最大原因
她們腦袋的想法和一般人不一樣,
驅動她們改變做法,因而躍上枝頭變鳳凰,
進入富豪圈。
以下就歸納出億萬女富豪五個異於常人的招財觀念,
也是她們能吸引更多錢自動流入口袋的主要因素:
招財觀念1. 熱忱+努力+恆心資
從低薪找到自我價值
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也是靠「工作」才變有錢,
而且女富豪一開始也是從低薪工作的粉領族做起。
一般社會新鮮人面對低薪工作,通常是邊做邊抱怨;
女富豪在做低薪工作時想的卻是:
「如何把工作做好,從工作找到自我價值與成就感。」
這個想法驅動她們專注且有效率的解決工作上面臨的所有問題,
而且樂在其中,金錢報酬只是隨之而來的副產品。
就像一位女富豪曾對採訪的記者說:
「如果只是追逐金錢,會過得很不快樂,
愛妳所做的工作,遠比妳所做的是什麼更重要。
只要全力以赴的去做妳所愛的工作,
金錢報酬就會源源不絕。」
全球人壽名陽通訊處資深行銷經理
伍淑慧就是因為熱愛工作,
進而幫自己加薪十倍的最好典範。
就業、專業、樂業 薪水就不會僅有22K
原本從事內勤工作十五年的伍淑慧,
十五年來都只領二萬多元的薪水,
而且不停的換工作,即使別人只多給一千、二千元,
她也會立刻跳槽。
但是為錢工作的她,薪水始終停留在二萬多元,
年薪頂多三十萬元。
後來因為先生工作關係,全家從台中搬到台北,
在這個完全陌生的城市裡,
伍淑慧第一次嘗試外勤業務工作,
雖然一個人都不認識,甚至連路也不知道,
但她還是拿著地圖,邊騎車邊找路,
專門服務別人不要的孤兒保單,
這是她第一次真正找到工作價值與成就感。
而這樣的改變,也幫她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六年內薪水從三十萬元變成三百萬元,整整增加十倍。
財經節目主持人賴憲政表示, 工作有三部曲:就業、專業、樂業,
像他曾擺過地攤,後來靠著自學考上證券分析師,
終於找到可以讓他「樂業」的工作,
因此他鼓勵年輕女孩不要怕去嘗試任何工作,
可以先就業填飽肚子,進而培養專業,
最後一定可以樂在工作,完成這三部曲,
薪水絕對不會只有二十二K。
春天診所董事長何麗玲也強調,
每個上班族都是從低薪做起,
但是絕對不要太在意薪水的數字,
而是要從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創造自我價值,
同時充實自己,就可以找到成功的方法與方向,
進而提升自己的身價,想要薪水翻倍絕對不是夢。
招財觀念2. 自信+專注 富婆克服恐懼的秘密武器
如果老闆交代一個艱難的任務,妳會怎麼做?
一般人通常會認為做不到就直接放棄,
拒絕老闆的要求,或是敢怒不敢言,
接下任務但卻邊做邊罵,最後不但浪費時間,
也沒有完成工作,還把爛攤子丟給別人。
億萬女富豪在面對工作、投資、創業難題時,
當然也會恐懼、害怕未知的結果,
但是她們選擇勇敢面對問題,不斷嘗試,
最後找出解決辦法,在通過重重難關後,
她們越來越相信「自己絕對辦得到」,
培養出極端的自信,讓她們職位越爬越高,
生意越做越大,再難搞的大客戶最後都點頭成交。
(圖片來源)
先鋒投顧董事長林寶珠分享自己
如何從一個駝背看似自卑的女人,
進而在習慣吃苦、被別人的拒絕中找到自信,
二度創業而成就「今日的自己」的故事。
第一次創業就負債五百萬元的林寶珠,
很清楚創業失敗的恐怖,
當她在二○○二年第二度創業成立先鋒投顧時,
立志拿下美國前五大資產管理公司駿利基金總代理,
但卻被旁人冷嘲熱諷:
「國外大品牌基金公司怎麼會看得上妳,
讓妳這個新公司代理?」駿利也直接了當的拒絕:
「我只跟台灣前三大資產管理公司合作。」
擺明完全不給她任何機會。
但是別人越說不可能的事,林寶珠越要嘗試:
「我不會跟別人一樣,連想都沒想,
反正試了也不會怎樣,但試了若成功,就是我的了。」
在鍥而不捨的積極爭取下,
林寶珠最後還是讓駿利破例,
給先鋒投顧拿到代理權,跌破眾人眼鏡。
二○○七年林寶珠跨足電子商務領域,
成立國內第一家境外基金電子交易平台
「先鋒基金超市」,結果遭銀行共同抵制,
認為林寶珠成立網路基金平台會搶走銀行的客戶,
然而在她毫不畏懼、堅持自己的想法下,
先鋒基金超市成立7年以來,不僅業績蒸蒸日上,
更領先同業,
成為國內申購境外基金最有競爭力的網路理財平台。
「不管是創業、考試,
我都不斷的在心裡告訴自己說不難,
想通了就去執行,而且我不讓自己有軟弱的機會,
硬著頭皮做,後來變得很有自信,
是因為我自己了解,會去想問題在哪裡,
勇往直前的實現自己的想法,用行動證明我是對的。」林寶珠說。
(圖片來源)
自信就像鴨子划水 準備+知識奮力前進
一位富婆曾形容:
「自信就像是鴨子划水,水面上一片平靜,
但是水面下鴨足卻奮力前進。」
就像台灣房屋莊敬店店長林伊瑩剛成為房仲業菜鳥時,
就鎖定高單價的物件,跟有錢人打交道。
她看中了桃園市一間別墅,
主動出擊拜訪、寄介紹信、請鄰居轉送名片,
堅持努力了兩年,卻連屋主一面都沒看到。
有一天,屋主突然主動聯繫林伊瑩:
「我在機場,妳要不要過來?」一碰面,
屋主就對她開罵:
「我真是受夠妳了,家裡有這麼一大疊介紹信,
都是妳寄來的,既然妳這麼有誠意,
我就把別墅委託妳賣,如果三個月就賣掉,
我就再跟妳買一間店面。」
結果,林伊瑩只花一個半月
就以四千萬元高價賣出別墅,
又幫這位客戶買進一間三千多萬元的店面,
現在這間店面增值到七千萬元。
一買一賣交易總金額高達七千多萬元,
對一位房仲菜鳥而言不啻是一種鼓舞,
也因此讓林伊瑩建立起自信心,
連續多年獲頒台灣房屋優良店長獎,
從一位曾經窮到身上只剩五元的小女孩,
到現在靠騎馬舒壓的頂尖業務員。
何麗玲強調,不一定要有錢才有自信,
自信是因為有足夠的準備,
豐厚的知識去面對一件事情,自然就會有自信,
並且專注任何細節,要求盡善盡美,
自然而然就能把每一分工作、事業、投資
都做得比別人好,獲得更高的報酬。
(圖片來源)
招財觀念3. 投資腦袋 比賺加班費更重要
股神巴菲特曾說:「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知識越多,財富越多。」
而這次記者實地訪問許多國內有錢女人,
她們一致認為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因為是「妳」讓自己獲得成功,
每一件事的結果都是從妳而來,
只有妳能讓自己變有錢,
所以必須致力讓自己的思考茁壯,
打造良好的品格、工作技能、投資技能,
畢竟自己才是成功的核心關鍵,誰也帶不走。
先鋒投顧董事長林寶珠
可以說是最愛投資自己的美女董事長,
她不但拿到台大EMBA、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EMBA,
今年又申請進入香港首富李嘉誠所創辦的
長江商學院就讀,把投資自己當作最大的娛樂。
「我不會為了虛榮花數十萬元買名牌包,
我會認為這個錢花得沒有價值,
但是花數百萬元念書我完全不會心疼,
因為投資腦袋可以拉近與超級富豪的腦力距離,
所以我總認為讀書特別划算,
而且很享受讀書所帶來的快樂。」
林寶珠眨著大眼睛開心的說。
事實上,林寶珠從20幾歲就培養出投資自己的好習慣。
高職畢業後,她進入新光人壽擔任臨時雇員,
一般女生下班後不是逛街、聚餐、唱歌,
就是回家看電視,她卻是利用下班時間進修,
通過公司內部升等考試,讓年薪提高到六十萬元。
第一次創業開美容院失敗後,
她考試進入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
當別的同事都為了加班一小時可多賺四百元,
每月多賺六千元而延後下班時,
她卻不想靠勞力賺錢,寧願下班後到圖書館念書,
後來果然順利拿到證券分析師執照,
轉行進入外商投顧公司擔任分析師,
底薪加上業務獎金,年薪三級跳高達四百萬元,
讓她在三十三歲時還完五百萬元負債,
並有能力二度創業,財富由負到正,
再急速攀升到上億元。
(圖片來源)
何麗玲也鼓勵粉領族,要先投資腦袋, 而不是投資外表。
因為投資自己是最便宜的方法,
唯有投資自己充實腦袋才能擁有一技之長,
而一技之長勝過萬貫家財,
就是女人經濟獨立的開始。
招財觀念4 惜錢+愛物 只把錢花在增值財上
妳可能很難想像,億萬女富豪過的生活,
其實比22K的年輕人還節儉。
從小護士變成什麼都能賣的業務高手,
再到時薪二萬元的知名講師,
身價上億元的張秀滿不論是買別墅、賓士車
都是用現金全額付清,
就是不貸款、讓銀行多賺一塊利息。
這麼有錢的她卻從來不買當季衣服,
一定等換季打到「骨折」才出手,
例如採訪當天她一身俐落有型的洋裝,
原價四千五百元,她只花了八百元就買到。
她的名牌包只有一個,而且是揹到破才換;
鞋子只有幾雙,衣櫃整整齊齊,冰箱也沒有多餘的菜,
別人過年搶辦年貨、颱風天搶買青菜,
她從來不人擠人,也不囤貨,
都是趁中午快打烊前才去買菜,
原本兩包五十元的青菜,總是可以買到四包五十元,
比別人省一半。
愛唱歌的她,也總是挑最便宜的時段去唱KTV;
手機是每兩年換一次,
但只用零元手機而不是非i系列不可。
對張秀滿來說,不該買的絕對不花錢,
因為不需要的、用不到的東西就是雜物、就是垃圾,
「所以我的錢只花在可以增值的地方,
例如房地產、股票等,
不會放在會變成垃圾的東西上面。
但是一般人卻把錢花在雜物上,怎麼會變有錢?」
(圖片來源)
觀念轉個彎 理財無限寬
張秀滿強調,女人要有錢,就要從開源節流做起,
不要貪小便宜,以為有省到,結果卻是多花錢。
例如,她最怕促銷活動,因為買到的都是沒用的,
「我的上億身價就是這樣來,不然賺再多都不夠花。」
賺得比別人多,花得卻比別人省,
而省下來的錢其實就在等待機會,
當碰到好的投資機會時,
張秀滿就有雄厚的本金讓錢滾出更多錢,
「所以養成珍惜每一塊錢,惜錢愛物的好觀念,
財神爺自動就會來報到。觀念轉個彎,理財無限寬。」
春天診所董事長何麗玲也是這樣惜錢愛物的女富豪,
例如她會把泡完澡的水拿來拖地,
吃不完的東西會打包,沖牙機用了八年,
壞了不是買新的,而是拿去修理繼續用,
就連一張衛生紙也不浪費,她嚼完口香糖之後,
只撕掉衛生紙的一小角包口香糖,
而不是用一整張衛生紙,
「因為剩下的衛生紙還能拿來擦臉、擦手,不要浪費。」
何麗玲對於自己買的每一樣東西都很珍惜,
例如每次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擦鞋子,
讓每一雙鞋看起來都跟新的一樣,
每一件衣服也都保養得很好,
十幾年前她曾上過一個烹飪電視節目,
何麗玲的粉絲很喜歡她當時所穿的衣服,
最近這位粉絲突然想起這件事,
傳簡訊詢問可否向她買下當年上電視的那件衣服,
結果何麗玲真的把衣服找出來送給粉絲,
而且這件衣服就跟新的一樣。
何麗玲強調,有錢女人絕對不會喜新厭舊,
而且不奢侈不浪費,用錢很謹慎,當花則花,
當省則省,只有珍惜眼前所擁有的,
才能放眼未來所擁有的。
例如很多年輕女孩有錢就買名牌包,
何麗玲認為不是不可以,
但是買奢侈品應該是等到財務目標達成後,
有多餘的錢才能買,所以她總是鼓勵員工多存錢,
不要不斷的消費換來堆在櫥子裡的垃圾,
因為即使是小錢,只要經過時間的累積也能變大錢,
然後讓妳變有錢。
正如《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作者哈福‧艾克所提出的觀點:
「窮人把一塊錢當一塊錢,
用錢換取眼前想要的東西;
有錢人把每一塊錢視為種子,省下每一個種子,
珍惜每一個種子,種下之後就能多賺一百塊錢。」
(圖片來源)
招財觀念5. 督促+管理 理財與生活平衡又幸福
一般上班族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好忙、好累、沒時間。」沒時間進修,
沒時間投資理財,沒時間陪家人,沒時間……。
但同樣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
億萬女富豪卻因為想要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
因而把自己訓練得很擅於管理,
包括時間、工作、事業、財富、家庭,
都管理得面面俱到,更懂得規畫人生,
而且打從心底覺得快樂又富足。
以投資理財來說,有錢人並沒有比窮人聰明, 但是卻很擅於管理她們的錢。
舉例來說,一般人常講:
「我不會管錢,是因為我沒有那麼多錢可管」,
或是「等我有很多錢時就會開始管錢。」
但事實上,有錢人卻是因為開始管理錢而變得有錢。
台灣房屋全球財富中心業務主任楊靜雯回憶,
她所接觸的女富豪通常投資都非常精準而且有效率,
一間上千萬元的房子三分鐘就決定,
而且一毛不殺,因為這些女富豪在下手投資之前,
都做過很多功課,非常有自己的想法,
目標明確,因此總是能果斷的下決策,
一分一毫都不浪費。
4Q管理好 快樂不為錢煩惱
何麗玲強調,女富豪絕對不會得過且過,
而是隨時督促自己,不只要管理自己的情緒(EQ),
更培養良好的品格(MQ),健康的身體(BQ),
以及隨時充實自己的財商(FQ),
這四樣都要管理好,才能當個快樂不為錢煩惱的女人。
卡內基美隆大學理工學院研究發現,
個人的財務成功有八五%歸因於人事管理得宜,
包含個性溝通協調與領導能力,
僅十五%歸因於專業知識,
因此,高IQ雖可以幫助自己,
但好的情緒、品格、健康的身體與高財商
卻可以幫助所有人,
而最後最大受益者則是自己與荷包。
(圖片來源)
管好情緒+品格+健康+財商=不為錢煩惱的快樂女人
全球人壽行銷經理 伍淑慧:
我換個有錢腦袋,年薪從30萬變300萬,6年增10倍。
知名講師 張秀滿:
我換個有錢腦袋,從小護士變時薪2萬元講師,
買別墅、賓士都是付現不貸款。
先鋒投顧董事長 林寶珠:
我換個有錢腦袋,從臨時雇員到年薪400萬,
二度創業拼出上億人生。
台灣房屋莊敬店店長 林伊瑩:
我換個有錢腦袋,從窮到只剩5元,現在年薪上百萬,
靠騎馬紓解壓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3/node93301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