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暴跌,到底是一場「災難」,還是一個「機會」?【冷眼 : 莫做更大傻瓜】

Jamie| 2016-01-06| 檢舉

當股價暴跌時,對你這個股票投資者來說,到底是一場「災難」,還是一個「機會」?

如果是 「災難」,那說明了你多數是個投機者。

【投機者的兩大特徵】

1 – 對股價你不問高低,只問會不會起。如果有消息說該股會起,即使股價已極高,你也不在乎,照買不誤。

高價買股,被譏為「傻瓜」。

但是,有人卻願意以更高的價格買進,這個人被稱為 「更大的傻瓜」。

更大傻瓜高價買進

股市中人把這種現象稱為「更大傻瓜理論」(The greater fool theory),視股價暴跌為「災難」者,多數是「更大傻瓜」的徒弟。

2 – 不理會企業的基本面,是投機者的另一個特徵。對他們來說,股票只是賭桌上的籌碼,籌碼是用來下注的,並不是用來收藏的。籌碼是要不停地轉手,賭徒才有機會贏錢(或輸錢),緊握籌碼不下注,是不可能贏錢的。對股市中的投機者來說,股票的價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投要活躍,股價要會起。

股價會起就是好股;不會起就是壞股。「好」「壞」決定於股價,不決定於基本面。他們進入股市,志在做買賣(To Trade),賺取價差。當天買當天賣的人叫「一日鮮交易商」(Day Trader)。在西方股市,這是「投機客」的別名。視股價下跌為「災難」的,儘是此輩。

如果你視股價暴跌是一個「機會」,那麼,你多數是個認真的投資者,而且是很有耐心的長期投資者,這類投資者,贏家居多。

【長期投資者的特徵】

1 – 對股市,他採取「反向」的政策,只有當股價暴跌,股票價值被嚴重低估時,才進場購買,買進後就不輕易賣出,因為他知道,低價買進好股的機會不常有,也許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才出現一次,所以他珍惜這個機會,珍惜他低價買進的好公司股份,他持著參股做生意的態度投資股票,股價暴跌是低價參股好公司的良機。這良機只在股價暴跌時才出現,故暴跌不是「災難」而是機會,是低價買進好公司股份的機會。

2 – 投資者特別注重股票的基本面,對他們來說,股票只不過是公司股份的證書,其作用只不過是證明投資者的股份巴仙率,這巴仙率其實就是對公司資產擁有權的巴仙率。

股票代表公司的資產,跟地契代表屋子沒有兩樣。地契的價值等於屋子的價值,對於這個「等號」,他從不置疑;你何以對股票的價值等於公司資產的價值,卻總是不相信?真正的投資者對股票代表公司資產的概念,深信不疑,就好像他對地契代表屋子,深信不疑一樣。

【不是「災難」】

有了這個明確的、正面的認識,股票對他來說絕不是籌碼,而是擁有資產作為後盾的有價證券,這一紙證書的價值,就是股份的價值。股份的價值,等於資產的價值,買股票就是買資產,當然是價格越低越合算;買股票理所當然也是股價越低越合算。基於此,股價大跌是機會,不是「災難」。

嚴肅的股票投資,平時做足功課,對於股票的價值了如指掌。作為長期投資者,他鎖定了一批五星級股票作為投資目標,他渴望有機會參股於這些優秀的企業,分享這些企業所創造的財富。遺憾的是這些優質股的股價,長期高企不下,他想買進,又覺得股價太高,買不下手。不買進,又以未能擁有這些優秀企業的股份為遺憾,這使他進退維谷。

【化危機為良機】

1998 和2009年,機會終於浮現,金融海嘯橫掃全球,許多優質股跟著股市的崩潰而暴跌,有些跌到只等於其真實價值的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他知道這樣的機會恐怕一、二十年才會出現一次,他有信心優秀的企業在金融風暴中只是暫時受挫,一旦風平浪靜,必大力反彈,於是他大膽出擊,全力以赴大買好股,買進後就抱緊不放。到現在雖然有些股價已翻了幾番,他仍無意脫手。這就是優秀投資者把股價暴跌這樣的危機,轉為創富良機的典型例子。

如果你認為上述的投資者對股票投資有超人的本領,那你就大錯特錯。其實,只要是正常人都可以做到。我所認識的成功投資者,其實都很平凡,但很踏實。

【無需特異功能】

當百貨公司大減價時,人頭攢動,這些趁低價搶購貨物的人,都是正常人,採取了正常的行動,被低價所吸引,是正常的反應。

1998 年東南亞貨幣風暴和2008-9年的金融海嘯,股票大減價,被低價吸引而進場買進股票的投資者,他們的反應跟普通人湧進大減價百貨公司的反應沒有兩樣,都不過是普通人的正常反應而已。

所以,要做個成功的投資者,只要做個正常人就行了。正常人的正常反應是低價才買,高價不買。每一個普通人,包括上班族都可以做到,無需特異功能。

做個正常人吧,切勿做「更大的傻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3/node8311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