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藏的世界裡,硬幣除了方便收藏、容易保存外,最重要的是它增值快,投資潛能高及市場無限。

巴生黃氏郵幣古玩中心老闆黃亞禮接受《南洋商報》訪問時說,收藏硬幣除了興趣及儲財與保值外,還可以從中得到回酬,可算是一種投資,甚至成為一個人的事業。
現年60歲的黃亞禮從10多歲開始就與硬幣結緣,而今成為他的事業。他說,小時候在巴剎當魚販助手時,每天都接觸到鈔票與錢幣。久而久之,他喜歡上了硬幣的各種圖案。那時候,他不曉得硬幣收藏這一回事,只是將一些喜歡的硬幣收集起來,過後也和朋友交換。
開始的時候,他所收藏的硬幣都是低面值,過後自己做生意時,有了儲蓄就開始收藏其他國家的硬幣。在積少成多的情況下,他的硬幣收藏也逐漸增加,是一名硬幣收藏的發燒友。由於對硬幣收藏特別鍾愛,但又不能花太多時間在硬幣收藏及花太多錢在買硬幣,他就決定開一間古幣行。
他說,在要在興趣與事業的兼顧,可以天天接觸硬幣,也可以賺錢養家,黃氏郵幣古玩中心就這樣在20年前誕生了。他在巴生美都大廈(當時是池龍大廈)2樓租了一個店面作為買賣錢幣生意。他就將自己所收藏的硬幣拿出來做生意,再加上買一些貨來賣,生意就這樣開始起來。目前他所買賣的的硬幣除了本地外,還包括100多個國家的硬幣。
20年前設立的黃氏郵幣古玩中心目前可說是巴生區最全面的郵幣古玩專賣店。他目前在巴生美都大廈2樓的店面已經是自己的店鋪,可說是郵幣收藏者家喻戶曉的郵幣古玩專賣店。目
前該公司除了經營買賣各國硬幣外,還有買賣各國鈔票、郵票、首日封、新舊電話卡、古玩、茶藝品、古董鐘錶等,貨品應有盡有,琳琅滿目。
選擇收藏發行量少的年份硬幣
談到現今我國收藏硬幣的風氣時,黃亞禮認為我國硬幣收藏者人數並不少。他說,在目前的我國的經濟情況,並不會影響到硬幣的收藏及生意;而每一次的古幣拍賣會人潮也少。他說,收藏硬幣的確有潛能,而且硬幣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黃亞禮說,收藏硬幣並不一定是有錢人的玩意,而每一個人都可以收藏硬幣。他說,收藏硬幣可以從我國的硬幣開始收藏,如收藏目前通用的硬幣。
他指出,收藏者可以從目前品相標準型或全新的硬幣開始收藏。有時候出國旅行,也可以收集當地的硬幣。他表示,收藏近代的硬幣必須注重硬幣的品相。
談到有潛能的硬幣時,他說,不是每一枚越久的硬幣越值錢。他說,除了物少稀為貴外,必須注意硬幣的發行年份、數量及品相。他舉例,一枚1956年標準型的馬來亞與英國婆羅洲50仙硬幣貴過1845年的下品硬幣。在這一方面,硬幣的品相是非常重要。
他說,收藏硬幣不會貶值,如果收到發行量少的硬幣,那麼增值非常快,有時候增值率超過1000%。如果要收藏某一個系列的硬幣,他建議收藏者選擇收藏發行量少的年份硬幣。
他也提醒剛加入硬幣收藏領域的收藏者要以個人的經濟能力去收藏,不要隨便購買。他說,收藏者在買硬幣或古幣收藏時最好到專賣店或熟悉的人購買,以免買到贗品。他說,目前流通的硬幣都會出現偽造,更何況是古幣。
至於如何辨認硬幣的真假,收藏的經驗非常重要。他建議剛接觸硬幣者可向資深收藏者研究及交流。
邁入21世紀的今天,他還是看好硬幣收藏及認為這領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及潛能。他說,國家銀行、古幣協會、媒體、學校等可以在推廣收藏古幣及硬幣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帶動更多人養成這良好的愛好,尤其是年青一代。
鑑別硬幣品相
錢幣的品相,簡單來說就是錢幣的相貌,集幣是極其講究品相,錢幣無論是表面,背後,邊緣,圖案及文字和顏色都非常重要,無論是觀賞或評價都有很大的距離。
國際郵幣有限公司陳康偉主編的《標準馬、星、汶,錢幣目錄》內的錢幣品相評價分為下列七種等級:-
1.下品(Very Good)
即錢幣經已長久使用過,殘舊,有損邊,污髒和其他缺點,主要圖案平滑不清,但年份及文字尚可清楚看到。
2.中品(Fine)
即錢幣經已長久使用過,殘舊,有損邊,污髒和其他缺點,但主要圖案,年份及文字尚可清楚看到。
3.上品(Very Fine)
錢幣經已使用過,主要圖案經輕微的磨擦及其他小缺點,但年份及文字尚完整。
4.極美品(Extremely Fine)
可能經過稀少使用過,沒有損邊和缺點,主要圖案,年份及文字清新完整。
5.新(Uncirculated)
即未經使用過,沒有任何缺點,所有圖案,年份及文字清新完整。
6.全新(Brilliant Uncirculated)
未經使用過,沒有任何缺點,保持鑄幣廠出廠時的原色和光質。
7.標準型(Proof)
亦稱樣本,特別經過鑄幣廠磨光如鏡面,只發行有限度的數量,再以貼水的價錢出售。
外國硬幣收集分類方法
當今世界,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貨幣,每年發行的硬幣在2000種左右,僅20世紀世界各國發行的硬幣總數就達5 萬多種。
收集硬幣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要選擇合適的收藏主題。如果什麼都收,不但經濟上難以承受,而且會是一盤散沙而沒有特色。收藏者都希望能集出水平、上檔次,所以更要量力而行、揚長避短,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一二個收集專題。經濟是基礎,其次還要考慮自己收集的便利因素,如自己熟悉或比較有興趣的地區或某種文字的錢幣,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外國硬幣收集的分類方法很多,可供參考:當今世界,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發行貨幣,每年發行的硬幣在2000種左右,僅20世紀世界各國發行的硬幣總數就達5 萬多種。
收集硬幣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要選擇合適的收藏主題。如果什麼都收,不但經濟上難以承受,而且會是一盤散沙而沒有特色。收藏者都希望能集出水平、上檔次,所以更要量力而行、揚長避短,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一二個收集專題。經濟是基礎,其次還要考慮自己收集的便利因素,如自己熟悉或比較有興趣的地區或某種文字的錢幣,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外國硬幣收集的分類方法很多,可供參考:
同一種面值
如一分、一角、一元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同面值硬幣。
成套流通幣
尚在流通使用中的、最近或以前發行的成套幣硬幣。
金銀貴幣
有當前和歷史貨幣,要選專題,所需開支較大,屬高檔次。
紀念幣
範圍大,要再走專題,如體育、動物、人物等,所需開支大。
殖民地硬幣
主要是近代幣,收集有一定難度;大英國協國家幣即屬此類。
時段或地區
主要是外國歷史貨幣,如絲綢之路貨幣,法語地區貨幣。
選圖案
品種多容易找,如國徽、人物、動物、體育運動、交通工具等。
幣造型
三角形、四方形、邊齒、雙金屬鑲嵌幣等。
《標準馬、星、汶,錢幣目錄》
硬幣收藏者不可缺少的「寶典」
收藏硬幣不分男女老少,如果一個人要了解硬幣的收藏價值,必須多接觸郵幣商、出席或參與錢幣拍賣會、多參考硬幣目錄、多與收藏者交流及交換心得。
目前在我國市面上最久的錢幣目錄是由國際郵幣有限公司陳康偉主編的《標準馬、星、汶,錢幣目錄》。這一本目錄可說是每一位硬幣收藏者不可缺少的「寶典」,而今這一本目錄已經出版了第18期。
《標準馬、星、汶,錢幣目錄》創刊於1976年,至今已經出版了18期。
這本目錄讓硬幣收藏者對買賣硬幣有個參考的基礎,同時對市場價格及行情的了解。這一本目錄經過多年的改進,市場調查,整本書的設計也美觀,圖文並茂,內容充實,更重要的是客觀實際的市場參考行情,深受世界各國郵幣商、拍賣行及收藏家公認高度的參考價值的目錄。
《標準馬、星、汶,錢幣目錄》於1989年獲得馬來西亞郵幣協會頒發的「郵幣專家」證書。從這一本目錄可以看到英國北婆羅洲、汶萊、砂拉越、海峽殖民地、馬來亞與英國婆羅洲、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的硬幣發行年份、鑄造量、各種等級品相市場參考價等,圖文並茂。
大馬的兩套通用硬幣
馬來西亞於1967年第一次發行本身的硬幣,而今已經發行了兩套通用硬幣。
我國的第一套通用硬幣有5種,即銅幣1仙(分)及銅鎳合金5仙(分),10仙(分),20仙(分)和50仙(分)。 過後也發行1令吉硬幣。
這一套硬幣的正面刻有代表著民主議會的國會大廈、代表馬來西亞國教即回教的一顆星星和月亮。在反面則有國花大紅花,並刻有「MALAYSIA」馬來西亞一詞和鑄造年份。
在國家銀行法令下,馬來西亞國家銀行於1959年成立,授權負責鑄造和印刷貨幣。在1967年之前,我國還保留著當時的馬來亞與英國婆羅洲貨幣委員會,直到1967年6月。在那個時候,我國所採用的硬幣是馬來亞與英國婆羅洲貨幣委員會所發行。我國於1957年獨立時至1967年期間還是採用以伊莉莎白二世為肖像的硬幣。
我國的第二套通用硬幣是於1989年開始發行。此套硬幣的其背面圖案已改鑄馬來西亞的傳統手工藝品。所鑄背面圖案分別是1仙(鼓)、5仙(陀螺)、10仙(沖閣)、20仙(盛栳葉與檳榔等的器皿)、50仙(馬來風箏)及 1令吉(馬來匕首及鞘)。馬來西亞國家銀行較後於1993年發行1令吉的硬幣,與上一版差別,即在於此版的正面有鑄上 「 Ringgit 」 ,其材質與尺寸不變。目前1令吉的硬幣已經停止製造及使用。
硬·幣·收·藏·六·忌
1.1 忌受潮
當代硬幣,不論是馬來西亞的,還是外國的,絕大多數是以金屬材料製成的,受潮後容易鏽蝕。因此,硬幣必須收藏在乾燥處,遠離潮濕的環境。密封的紀念幣卡或樣品以及金銀幣,最好不要開啟封套或密封盒,以免進入空氣,除非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啟封。
2.2 忌手模
新發行的硬幣或清洗過的硬幣,最好不要用手直接接觸,尤其不能用濕手或汗手亂摸。因為用手直接接觸硬幣,容易留下指紋或汗跡。欣賞硬幣時,最好戴上較薄的手套或用質地較軟的塑料鑷子取放。
3.3 忌酸鹼
酸鹼對金屬有很強的腐蝕作用,對金屬材料硬幣亦然,輕的會使硬幣變色、氧化。
所以硬幣不能與酸鹼放置在一起;即使除銹,迫不得已使用酸鹼,用後也應及時清洗乾淨。
4.4 忌磕碰
硬幣取放時,要防止相互磨擦與磕碰,尤其是金、銀幣,本身量重質軟,極易損傷,要避免破壞硬幣的品相。
即使有小的磕碰痕跡,也不要隨意用鈍器處理,也不宜用牙膏擦洗,順其自然為好。
5.5 忌火燒
金屬硬幣遇火後雖然不會化為烏有,但重的會使硬幣變形,輕的也會破壞硬幣的色澤和質地,使到其收藏價值必然大大降低。珍貴的硬幣最好存放在保險櫃內。
6.6 忌雜亂
各類硬幣、幣冊應存放有序,切忌雜亂無章。新購入或交換來的硬幣,應及時清理入冊,妥善保管,避免丟失。至於多餘備用交換的品種最好用軟塑料袋包裝存放,這樣既可避免與潮濕空氣接觸,觀賞或與人交換時,也能防止與手直接接觸。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