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堂課
#李恩富與1600妹妹寫
基本面和技術面
互補各自的弱點
*************************************************************************
基本面的弱點
依據corporate disclosure guide, 基本面的消息,最快就是來自公司的文告,其次就是在季報,最後才是年報
但是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
許多好消息在文告出來前,已經有些人/團隊 先比市場早知道
因此圖表走勢顯示了股價在好消息文告出爐前已經有資金買入
對於這個 「不公平」 ,
技術面分析就是填補了基本面的這個弱點
或在其它案例
好比如,在不好的消息公布前 或 不好的季報業績出爐前
股價先大跌
而基本面分析里,資料最早得到的來源 ---- 文告,卻在股價大跌後才公布
基本面陷阱也不少
在 #基本面分享插曲李恩富與1600妹妹寫 的post
提過其中一種基本面的陷阱
那就是分為,
a. 管理層目前在報紙 「說」 的階段,或表明說有打算那麼做
b. 管理層目前通過文告 Memorandum of transfer (MOU),進入談判的階段,也就是說只是雙方尋找可合作性的機會,但只要雙方同意更新談判期限,便可以無限期的更新,但如果談判失敗,就可以取消,並沒有任何法律效應
c. 因為公司說會開始某新業務,因此從文告可以看見公司設立了新的子公司,但那子公司目前沒有任何主要業務,還是空殼公司。這種階段,短期內完全沒有任何盈利可貢獻。而且子公司開了,最後公司也能夠關閉,如果半途覺得新業務不適合。
d. 在年報季報,我們看見誇張化的字眼,卻從公司的業績無法看到任何驚喜的成長。
以上 a 到 d,都是不會在 短期里 對公司的業績有任何幫助
因此,我們不必急著買入股,只是注意就好
雖然現在可以看見,所謂的網購趨勢,付費都是電子化
但我很好奇,並非上市公司的業務與這個電子付費的趨勢有關,從業績上來看業務真的不好賺,卻股價大漲
如果無法知道這家公司的收入模式是如何,
如 MPAY
真的不敢去買,因為票數太多了,對比它利潤和revenue並不怎麼成長和 」穩定「
這種基本面弱點,只能通過技術面才能填補
技術面弱點
技術面分析就是對於股價走勢和量進行觀察
有時候股價的上漲是和基本面脫鉤
因此,股價上漲,如果我們無法儘量的從基本面找到公司未來成長的原因,那就要警惕了
基本面好的公司,有時候也難免遭到資金從股價流出而大跌,更何況是沒有基本面的公司
因為股票的價值,在於公司未來的成長
而公司未來的成長潛能,來自管理層在文告季報年報的表達
只要公司有成長,那一切基本面數據如 PE, EPS, NTA, DY等都隨之改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3/node163333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