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股市)基本面第四堂課

李恩富| 2017-09-12| 檢舉

基本面分析,

再嘮叨的提一次,

注重業務成長潛能 才能 配得起 股價細水長流

尋找成長潛能 + average up投資策略

對於公司成長潛能,我分為幾個部分描述 ;

首先,公司會通過文告公布有關的成長經營決策,而後我們才會在季報里讀到。

這個次序是依據 Listing Requirement – Corporate Disclosure Guide 的規定,

所有重要的決定/消息,必須 「先」 通過文告公布,「而後」 才能在季報提到

但通過文告發布的成長經營決策,並沒有 「立即的「 在下個業績上看見貢獻,

這個階段我們只是看見管理層通過文告 或 季報 描述 這個成長經營決策在未來會帶來什麼貢獻等等

記得,股價走勢不一定跟著基本面,

始終股價還是仰賴莊家,是否要造勢

造勢的前提,公司是否有提供 「主題」

所謂的主題,就是圍繞在 公司的revenue 在未來里有機會成長 / 有成長潛能,

因此,看見文告或季報有提到成長的經營決策/ 因素,我們最好以股價走勢來衡量是否有莊家接受這個公司的 「成長主題」 並來造勢

此時,你覺得公司的經營決策,值得投資,

那可以買少少

為什麼買少少呢?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個公司的成長經營決策,是否真的能夠讓公司接下來的業務持續成長。這必須等到每個季度業績出爐才知道,因此存在著風險。

直到季度業績出來,整體業績增長了,我們才會有信心,顯示管理層所提的成長經營決符合業績所顯示的,

此時因為信心,所以才加碼 (average up)

所以必須理解,average up 策略是因為一開始我們對管理層所提的成長經營決策有期望,但還沒有很大的信心,隨著每個季度業績的成長,我們才會增長信心,意味公司提的成長經營決策 成功的為公司業務收入帶來成長

隨著業績的成長,我們 average up 策略在後面隨著每個季度的進步,才會越買越大的資金

因為成長的業務已經給到我們信心,管理層的部署值得信賴

好比如從 RM0.40 到 RM4

當中的過程,都是因為季度業績一直成長,公司不斷宣布好消息 – 成長的經營策略

如此才到達這個價位 & 回酬

而非一步登天

我們還要面對每三個月的業績風險

所以average up 是散戶最好的策略

因此股價的細水長流,都是需要配合公司的成長經營決策,以及每個季度業績的成長來印證

不要小看 RM200

只要找對成長公司,RM200也能為你增值到 RM2000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3/node16332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