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還是需要?什麼是想要?什麼是需要?

小二文| 2017-08-21| 檢舉

想要還是需要

『需要』是來自身體,『想要』是來自慾望。

當你口渴時,你喝水是需要,喝奶茶是想要。

肚子餓了吃飯是『需要』,下午茶吃炸雞排只為了滿足口浴室想要。

上下班搭公車跟捷運是需要,搭taxi是想要。

買車是需要,買豪華名車是想要。

買衣服上需要,但是衣櫃裡的衣服已經多到2個星期都穿不完,卻又買了一件是想要,這個『想要』就是慾望。

慾望總是想要更多,雖然身體已經足夠了,但嘴巴還是覺得不夠,然後你就會吃下許多『不需要』的東西。

 

『想要』總是超過『需要』

『需要』非常簡單而且很少,你需要什麼?

食物,陽光,空氣,水,需要房子住,需要休息睡覺。

這些基本自然的需求都是簡單的東西,『需要』是有限的,『需要』很容易,滿足。

 

但是『想要』確實無窮得。

當人年紀越大,『胃口』也會跟著變大,沒錢想要變有錢,有錢了卻想要更多的錢;住公寓還想買別墅;當員工時就想當老闆;當職員時就想當經理;當了經理就會想當總經理....

想東想西,想要這個也想要那個,想陞官,想發財,想地位,想名氣...沒有盡頭但想要更多。

就像吸毒一樣,劑量越來越重才會興奮。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到,許多人錢賺得越多,負擔反而會越重。

當前賺的越多,『想要』的東西就會更多,就必須去賺更多的錢去支付所謂『想要』的東西。

當你把時間和精力都投資在『想要』的事物(慾望)上,

又哪來多餘的精力去滿足真正的『需要』(身體,健康)?

 

『需要』是生理層面,來自身體;『想要』是心理層面,來自慾望。

『需要』來自自己,『想要』來自別人,比方說得知同事換了新車感到不愉快,你就會想要換更貴更拉風的車。

就這樣你心裡的『慾望』就產生了,即使你不需要,但你還是想要。

試著去想想去分清楚 什麼是想要,什麼是需要。

 

需要一間房子,一張床,可以睡個好覺並不是慾望。

那慾望是什麼?慾望是想要一棟更好的房子,更美的裝潢,更華麗的床,更多人的羨慕。

『慾望』很複雜,總是想要更多不需要的東西。

 

所有的瘋狂都是因為慾望,而不是需要。

人們真的瘋了,他們不斷滋長他們的慾望,

這個慾望可以是時尚流行的東西:進口汽車,名牌包包;

也可以是地位,名譽等等。

 

事實上,你有九成以上的生命都浪費在那些東西上,一直渴望著那些身體根本不需要的東西,不斷的去欲求那些奢侈卻不需要的東西。

 

只要你留意看看自己,就會發現自己一直被慾望控制著。

你前陣子買了新手機,物美價廉,你非常滿意,過不久,你的朋友也買了新手機,於是你開始比較,從外觀,功能,價錢,他買到的無疑是比你得更好,因此你非常失落。

但你的手機跟他的手機差不了多少,你的失落為何而來?對,是慾望。

你的慾望在作怪,想比別人更好。但它們不是我們真正的『需要』。在100個慾望裡有99個都是不必要的。

 

瞭解『需要』與『想要』的差別

有些東西是你真的需要,可是有些東西看起來只是好像需要。

『需要』和『想要』其實沒那麼難分。

當你想要某些東西的時候,例如新衣服、鞋子、名牌手錶等等...

可以先問問自己幾個問題:

1.在看到這東西以前,我就曾經渴望過它們了嗎?

2.我的生活曾經因為缺少這個物品而造成困擾嗎?

4.如果真的需要,是否能在生活中找到代替品?

5.獲得了這個物品,生活品質是否會明顯變好?

6.還是當我看到這個東西之後,才萌生出『想要』的意念,但事實上我並不真的需要?

舉個例子:前幾天在運動用品店看到一件防雨的風衣在大特價,我很喜歡,而對於常在戶外活動的我來說確實像是個必需品。於是我開始思考:「嗯,真實用的衣服,我的衣櫥裡確實缺一件風衣... 不過平常下雨就淋雨啊,好像也沒這樣就感冒... 但是上山可能會用到欸?... 啊房間不是有一套500塊的達新牌雨衣,更防風防雨啊!...可是穿起來不舒服欸... 啊要那麼舒服幹嘛?不是很喜歡拓展自己的舒適圈嗎?...」經過了5秒鐘的爭戰,「想要」被打敗了,我不帶遺憾地拋下特價的風衣--不管再怎麼便宜,都不是我需要的。

 

 

這個不斷膨脹的世界不停把「想要」包裝成「需要」灌輸給我們、被各種促進消費的廣告不停轟炸、那些特價或限量的商品充滿誘惑,我們就像被無臉男手中的金塊吸引的青蛙,一步一步貪得無厭,最後反而被慾望吞沒。更可怕的是,這麼多的慾望被製造出來,帶來的是被養大的胃口、更多的浪費、更多被污染的自然環境。

想要分享我的小方法:忍、靜、等。

「忍」:消費往往是一種衝動,這時候先試著忍住。

「靜」:冷靜下來仔細判斷,是需要還是想要?如果只是想要,慾望通常會慢慢淡掉。

「等」:如果發現確實是需要而非想要,請試著再等一等。

 

而這等待的過程也很重要,可以讓我再三去思考確認:真的需要嗎?而不會馬上放縱「想要」帶著我去消費。

 

哇!這種生活也太無趣了對吧?是啊,所以我也常常會順從自己的慾望:雖然不餓但買了包薯片吃;雖然可以跟圖書館借但還是買了本書;雖然不買不會死但我還是買了新模型當紀念... 諸如此類。

 

但這文章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讓大家只買需要的,想要的一點都不去碰,而是必須去釐清需要和想要,以及想要的背後要付出的代價。

不要為了先滿足自己的『慾望』。剛拿到薪水就開始花錢去買了『想要』的東西,月尾就開始當月光族,吃泡麵?能省則省的過日子連身體最基本的「需要」的無法滿足,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先滿足身體的『需要』,有餘力才去滿足『慾望』的『想要』。跟過於追求物質,別人有什麼,自己也想要有,而且還要比別人的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3/node16091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