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與理財的區別在哪裡?】共同點:投資和理財最終目的都是積累財富。
不同點:
1、投資是用錢去賺更多的錢,理財是把錢合理安排以保證有更多的錢。
2、投資追求短期收益而理財追求長期收益。
3、投資的優勢是很快賺取現在的錢;理財的優勢是長期擁有自己的錢。
4、由於投資是有風險的,所以在投資的同時,要做好儲備。這個過程叫理財。
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很多人都表示要學習理財,但是卻沒有搞清楚到底什麼是理財。大部分人在談到理財的時候,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而實際上,理財的範疇會更廣。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學習理財,今天我們先來正本清源,從最基本的概唸著手,重新認識理財和投資。
什麼是理財
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就是打「理」自己的「財」產的意思。如果要書面化一點的解釋:理財,指的是以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為目的,對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理財是理一生的財富。
很多人之所以會將理財和投資混淆,是因為理財當中也包括投資,很多時候我們也經常把理財稱之為「投資理財」,可見理財和投資的聯繫是非常緊密的。
什麼是投資
投資,指投資者當期投入一定數額的資金而期望在未來獲得回報的過程。簡單理解就是,金錢轉化為資產的過程,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用錢來賺錢。
投資既包括個人投資,也包括企業投資和金融機構的投資,在這裡,我們只討論個人投資的部分。而在個人投資當中又可以分為個人資產管理和個人專業化投資。資產管理傾向於用一系列不相關的資產來配置投資組合,目的是賺取投資市場的平均收益。而專業化投資卻企圖戰勝投資市場,賺取超額收益,所以專業化投資在操作手法上會更為複雜,同時,也操作得更為頻繁。
理財和投資的關係
簡單來說,投資只是理財的一部分,但不意味著就是理財。投資是放棄了一部分的收入,去爭取更高收益的行為。而理財則是注重資產的最優配置,既要綜合考慮不同投資者的資產負債情況、人生財務規劃、風險偏好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平衡收益率和風險,優化投資組合。
理財其實是一種戰略,注重的是資產的布局,通過各種資產的互補,以實現家庭財務的平穩發展;投資則是戰略的運用,是一種戰術,是理財規劃的具體執行,僅僅是理財的一個部分而已。
理財包括了現金流管理、風險管理和資產管理這三大模組,而資產管理也同屬於投資的範疇。也就是說,只有在資產管理這一個模組當中,才與投資產生了交集。
理財與投資
要做資產管理的前提是,首先你得有足夠的資金去購買資產。所以,我們先要嘗試增加收入,減少開支,然後用節餘下來的資金去購買資產。這整個過程,實際上就是現金流管理的過程。
每個人一出生就需要花錢,這表現為現金流出;同時也需要靠賺錢來補充資金,這表現為現金流入。因此,不管你是否有錢,也不管你是否打算投資,都必須對現金的流入和流出進行相應的管理。也就是說,即使不參與投資,每個人也都需要理財。
當然,理財只是做現金流管理是不夠的。因為未來有可能發生各種事件,造成現金流產生不確定性。例如:失業造成工資收入中斷,也就是現金流入減少;意外和疾病造成額外支出,也就是現金流出增加等等。這些風險都是我們在理財的過程當中需要管理和控制的。
對於現金流管理當中的增加收入和減少開支,這裡分別總結為「開源」和「節流」;風險管理也被稱之為風險控制,簡稱「風控」;再加上用來做資產保值、增值的「投資」。這樣就構成了「理財四大金剛」,其中的四大塊分別為:開源、節流、風控、投資。
理財更多的是對人生的規劃,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和經營,它對普通人來說,比單純的投資更具有實際意義。簡言之,理財是長遠和全盤的財富規劃,將伴隨您走過財富人生。
讀者們分享給朋友們/facebook等等會成為小文持續post文,持續更新的動力。
原文網址:make2ndincome.com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3/node15988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