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商業模式讓全世界最富有的人,每天都在關注、分析、思考呢?下面,先讓我們來看看四個經典案例!
第一個經典案例:
在1999年1月15號在浙江杭州一個叫湖畔花園的小區16棟三層,有十八個懷揣著「網際網路夢想」的年輕人聚在一起開了一個動員會。那個屋裡幾乎是家徒四壁,沒有任何家具,只有一個破沙發擺在一邊,大部分人都是席地而坐的。馬雲站在中間整整講了兩個小時。後來成為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兼支付寶CEO的彭蕾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幾乎都是他一個人在講。這個人指的就是馬雲。說我們要做一個,中國人創辦的世界最偉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張牙舞爪的,我們就坐在一邊,偷偷的翻白眼,這就是彭蕾對當時情景的描述。
公司的啟動資金是50萬元,十八個人一起出錢湊的,馬雲說他並不是沒有這筆錢,但是他希望這個公司是大家的。所以這十八個人都出了點錢,各自占了一份不同比例的股份。
在以後很長的時間裡,這些人每個月只拿500塊錢的工資。在湖畔花園附近兩三人一起合租房子,有的人還住進了農民房,吃飯基本就是3塊錢的盒飯,就是這些人創造了阿里巴巴。
在幾年以後的2014年,這家公司上市了。在上市當天成為一家市值超過2314億美金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而這十八個人,每個人都已經成為了億萬富翁。
當然,他們不是阿里巴巴唯一獲得的人,在阿里巴巴成立到上市的這段時間裡,還有無數的機構、個人,包括很多阿里巴巴的員工都投資了阿里巴巴,據統計有幾千個人投資了阿里巴巴,他們都從阿里巴巴的上市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穫。
阿里巴巴從創業時只有50萬人民幣的價值到上市後2314億美元的市值。企業的價值增長了261.48萬倍。
我們在這裡做一個假設,當初馬雲創辦阿里巴巴的50萬元里有我投資了一萬元,如果我能堅守到阿里巴巴上市的時候,我的身價應該是多少?一道簡單的算術題:1萬*15年=261.48億!
1萬元、15年的時間變成了22.6億。一個概念。他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如果你能在股權投資領域裡能找到一個高增長的企業去投資他。那麼賺錢這件事情對於你而言比呼吸還簡單。
馬雲的阿里巴巴是一個員工持股比較多的一個公司,共有4900名員工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權。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後,一夜之間就「創造」了近千位的百萬富翁。
第二個經典案例:
馬化騰1998年成立騰訊的時候,只有7台電腦,幾根電話線。
因為1998年爆發了亞洲金融危機。在這種環境下騰訊日子很不好過,於是馬化騰想把騰訊賣掉。他想以60萬的價格把騰訊賣給搜狐,搜狐看了看說你不值這個價錢,所以它不購買。
他又想60萬賣給新浪,新浪看看說你不值這個價錢,我不買。
後來,他又想100萬賣給潤迅,潤迅是當年非常大的一個做傳呼機的企業,但現在這個企業行業都已經消失了。潤迅看了看騰訊說你不值這個價錢,所以它不要。
最終馬化騰也沒有將他的騰訊賣掉,因為沒有人買。騰訊苦苦的堅持了一年以後終於迎來了第一筆投資。
香港的盈科動力(李嘉誠的兒子李澤楷旗下的公司)在2000年的時候以110萬美元占20%的股份的方式投資了騰訊。在不到一年中獲得1150萬美元的回報,年回報率十幾倍。
但是,李澤楷很快就後悔了,因為,盈科低估了騰訊的成長潛力,把騰訊20%的股權出售給了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2004年騰訊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以後,股價一路攀升,到了2009年,騰訊市值已經達到了3125億港幣,成為了一個市值400億美元以上的巨大公司。
第三個經典案例:
中國百度公司的全體員工,在2005年8月5日這一天,大洋彼岸美國紐約早上百度公司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3個小時之內股份就從發行價的27美元衝到了150美元。
央視電視台中國最權威的媒體報道:百度上市創造了8個億萬富翁、50個千萬富翁、200多個百萬富翁。成為一名百萬富翁乃至億萬富翁,究竟需要多長時間,百度給出答案是3個小時。
第四個經典案例:
70 萬,能在北京買個廁所,也能投出滴滴這樣偉大的公司。
王剛,滴滴的最早期投資人。4 年前,在滴滴只有一個概念的時候,他給了程維 70 萬,從那個 70 萬開始,他陪程維走過了每一個難捱的日子。而 4 年前的 70 萬,如今回報遠超 35 億。
「在遇到最難處理、迷茫和需要外力的狀況時候,只需要給他打一個電話,幾十秒鐘說清狀況,交流一兩句,一個清晰、明確、可執行的方案就從電話那頭傳過來,於是只需要做就行了,剩下的剛哥會搞定。」創業者曾這樣評價王剛。
王剛此前在阿里巴巴任職超過十年,曾主管B2B北京大區、支付寶商戶事業部和集團的組織發展,花名「老聃」。滴滴是他在2012年離開阿里巴巴後孵化投資的第一個項目,此項目也讓他獲得了數萬倍收益。(滴滴並未上市,所以這是帳面估值)
除了滴滴,王剛還孵化、投資了七十多家中國創業公司和二十多家美國創業公司,以獨特的眼光和深刻的商業邏輯協助創業者,成功孵化多個估值過億美金的創業項目。
他還發起並建立了「勝利者同盟」俱樂部,供創業公司CEO之間碰撞想法、資源利益共享並互助成長。
這名投資人為人低調,極少在公眾場合露面,此次是他首次接受媒體專訪,從投資人視角講述滴滴發展背後的故事。
大家會議論:中國畢竟只有一個阿里巴巴、一個騰訊,你說的這些案例有普遍性嗎?
答案是:在股權資本市場中催生的高成長的、傳奇的中國企業有一大片,絕非只是一兩家的個別案例。
據中國海外上市企業協會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海外資本市場上上市的中國公司有1000多家,市值超過6000億美金,也就是4萬億人民幣以上。例如聖元、百度、漢庭、蒙牛、分眾傳媒、攜程等等
以上這些真實發生的、以及在我們這個社會中無數的案例證明我最開始和大家說的一個結論:那就是股權投資是當今中國最賺錢的行業之一。有錢人不是因為有錢才做投資,而是因為投資而有錢!
不僅僅如此,就連投資剛剛起步的BestMeet佰米,不到兩個月,價值就翻了1.5倍。據BestMeet佰米創始人戴非凡先生透露,預計年底,投資價值至少翻3~4倍。
BestMeet佰米是個啥?佰米BestMeet——全球商會精英社群數字管理服務投資商。基於BOC社群大數據生態管理平台,為全球商協會、俱樂部和大型社群提供資源整合,會員體系,活動運營,人脈拓展,網際網路金融等全套服務解決方案。降低社群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匯聚人才資源,保護信息安全。公司核心團隊由留美海歸、原百度阿里騰訊BAT、攜程、貝貝網等骨幹員工組成,公司已獲天使輪投資,投資人來自美國、深圳、湖北、新疆、杭州等地,涉及金融、跨國投資併購、外貿、政府機關等領域。佰米BestMeet與政府統戰部共同打造的長三角歐美同學會青年海歸總商會是長三角地區最高端的海歸精英創新創業交流平台。
佰米之所以是BestMeet,是因為他們最初就準備走國際市場。據內部消息,BestMeet佰米會在一年內走進美國。
在資本市場,一直有人猜測,誰是下一個滴滴?不得而知,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3/node149967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