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的時候有多少存款算成功?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問到成功的點子上。

雖然它是大多數人的想法,但這種想法也決定了這個世界上,富人永遠是少數的。

因為成功不是按照存款來衡量的,即使就算是用財富來衡量成功,要考量的最後一點才是儲蓄。

金融的本質:永遠用你的錢,為比你更有錢的人服務。

所以,當你把錢存進銀行,就是把錢給了比你更有錢的人服務,特別是在這個貨幣大貶值的時代,將自己的財富以貨幣來體現是最最最傻的行為,最後的結果就是你的錢都為比你更有錢的人服務了。

想一想,如果你手握1000萬,如果過了10年20年,像之前30年所發生的那樣,貶值900倍,到那個時候,你哭都來不及!

所以《富爸爸 窮爸爸》系列的作者曾有句名言:「儲蓄全都是輸家的策略!「

這麼講下來,你也就會明白,為什麼前兩年投資那麼熱了吧?為什麼中國的企業跑到國外去買買買了吧?

其實,大家都在玩了命拼了命地去尋找優質資產,把手裡的錢趕緊換掉。

還有就是為什麼前兩年P2P如火如荼,也是同樣道理,想讓自己的錢生的錢更多些。

近來,富可敵國的騰訊和阿里被曝光一個要貸款20億美元,一個要貸款50億美元。

按照咱們窮人的思維,這簡直就是不可理喻,手裡有那麼多錢居然還要借錢,丟人不?!

而且不止今年貸,往年就沒停止過貸款!

借給騰訊和阿里錢的大部分是銀行,銀行的錢從哪裡來?

對!

大部分是最最普通老百姓的存款,國外銀行的情況也一樣,所以騰訊和阿里貸款可以理解為,用外國老百姓的錢,為比他們有錢多得多的騰訊和阿里服務!

而這些外國老百姓根本不可能從它們投資和併購中的高收益高回報中獲太多的利,只是拿走微薄的銀行利息而已。

前些時候,胡潤的一份《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讓多少夢想著財務自由的人們從噩夢中驚醒!

因為他說:

財富自由門檻一線城市達到2.9億,二線城市達到1.7億。

所以,如果光是存錢,有多少人在30歲能夠存夠最少1.7億呢?!

坤鵬論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是到30歲如何才算是成功地財務自由了?

財務自由就是一個人(家庭)不靠工資和他人施捨能維持既往的生活方式,是一種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地說,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必須至少要等於或超過你的日常開支,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最渴望達到的狀態,如果進入這種狀態,我們就可以稱之為退休或其他各種名稱。

要獲得財務自由,你必須既不必工作又能有足夠多的收入,而且這個收入不是來自他人(如饋贈或遺產),不是來自每月上班的工資。

財務自由的標誌是被動收入大於支出。

被動收入都包括什麼呢?

說起來,非常之多,比如:儲蓄利息、理財、房租、股票、保險、基金、期貨、外匯、開公司、投資、分紅、出租、智慧財產權、收藏.......

沒個上百種,也得有幾十種了。

當然,30歲就財務自由並不容易,絕對是鳳毛麟角,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坤鵬論介紹一下如何在30歲能夠財務舒適吧。

第一,先要把你的生活預算起來,也就是將每個月的生活支出做個預算,越細越好,列個Excel表格,甚至可以做個全年12個月的預算,因為有的月份會比平時多支出,比如:逢年過節,然後取個平均數,那就是你月平均支出。

第二,要時刻保證你的存款中有18個月的生活費,因為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這個錢保的是你萬一失業、大病、事故等意外的,而且儘量不要動,一定要選擇最安全的存放,其實就是銀行的定期存款。

這兩步非常簡單,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實現,不管是菜鳥還是老鳥。

第三,把每月剩餘的錢拿出一部分來做銀行理財,因為現在定期存款利率太低了,坤鵬論建議你一定要買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

其實只要保質保量堅持完成上面這些,用不了幾年,你就能夠實現不錯的生活自由了,財務很舒適,即使換工作,也可以讓你輕鬆地挑三撿四。

第四,別聽專家們忽悠,在一二線城市買房絕對是屌絲財富升級的最佳途徑之一,只要土地是國家供給制,房價就永遠不會大幅跌落,錢少你就琢磨買個小房子,只要買了,就是你人生財富的第一桶金。特別是你還擁有公積金貸款資質,在這個貨幣貶值的時代,借錢就意味著賺錢,特別是公積金貸款那麼低的利率。

第五,一定要給自己買保險,一份重疾險,一份消費型醫療險。

第六,有錢人為什麼有錢,因為他們的眼界更加開闊,他們的視角往往是全球化的,比如:咱們現在的存款利率很低,但在越南多年來貨幣一直保持穩定,存款利率高達年化9%,想一下,如果你的錢存在越南,是不是賺得更多呢?!如果再加上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年化超過10%也是沒問題的。

最後總結一下,在銀行中存一筆保證你18個月的生活費;再購買必要的保險;剩下的錢一定要多元化將其拚命轉換成優質資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3/node149870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