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這件小事,說小不小,說大不大,用科學是沒有辦法完全解釋,因為它更是一門藝術,但是又需要我們保持一顆理智的心,不能衝動行事。也不要嫉妒別人比你賺得多,因為你是在和自己比,你投資的目標就是為了能夠的銀行卡里數字變大。(微信公眾號:格局商學)
別把投資想複雜,也別把投資想簡單,認真對待,摸索適合自己的方式,做好以下這3件小事。
第1件小事:一定要低買,實現高賣。
商品的價值體現在交換,物以稀為貴,這個我們都懂。投資也是如此,你要現在布局,找到未來稀有的企業,或者能夠壟斷市場的企業,又或者能有強定價權的公司。
投資是投資未來,而不是當下,花時間去研究公司行業,找到低點,讓時間,讓賺錢機器為你帶來收益,在合適的時間買入,在獲得自己該賺的錢後賣出。
你大概會問,這個合適的時間,較低的價格怎麼確認。一個簡單方法就是,當所有對股市都避而不談是,是找到地點的時機,當你身邊所有的人都在討論股票時,賣出的時間就很近了。這個指的是長周期,大波段。
比如巴菲特說過: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投資不能人云亦云,要和大眾背道而馳。有時也可以嘗試做第一個是螃蟹的人。
第2件小事:必須有足夠的耐心
對大多數人來說,短線反倒是加速自己口袋裡的錢變少,你也不希望只是賺點錢就跑,如果你看了足夠多的那些「股市明星」的事跡後,你會發現:流星很多,恆心很少。從長期來看,大機率是虧損的。
國內有收益率超過巴菲特的大師,叫劉元生。可能你對他知之甚少,不妨來看看他的偉績。上個世紀90年代,他用外資外資身份開設A股帳號,400萬港元認購了萬科360萬股,經過了28年,經歷了A股市場的牛熊轉換,以萬科2016年6月27日的市值2697億計算,其財富至少已經增值到27億。從360萬到27億,劉元生賺了749倍。你能想像嗎?
劉元生
劉元生曾說:「這個情況可能在中國比較罕見,但在國外還是比較普遍的。如果你30年前買了美國的IBM、可口可樂、蘋果的股票,那麼長期以來,你的回報都很好的。所以我一直鼓勵年輕人,做投資要真正作為投資,不要投機,要看遠一點。」
而大多數因為一點點的漲跌而激動不已,特別是股票一跌,就想著要不要清倉呢?一有風吹草動就擔心得睡不著覺。相反地,如果你能找到好的上市公司,買入並堅定的持有,用你的耐心去消滅自己內心的躁動,不要花時間去盯盤,不因為股票的跳動而影響自己決定,淡定一點,做好長期持有的打算,時間也許會給你豐厚的回報。
第3件小事:遠離槓桿,閒錢投資
投資失利源於實力跟不上貪婪,如果能夠做到,想著只賺屬於自己的收益,該買時候果斷買,該賣時候不留念,獲利的可能才夠大。
之前認識一位朋友,他全職在家炒股,作各種短線操作。更可怕的是,他還進行了槓桿交易。後面詢問了他的近況,他說他破產了。
有多少能力辦多大的事,越貪心越賺不到錢,如果你是用閒錢投資,面對股價的上漲能夠抵制誘惑,不去槓桿,而是踏實的用自己閒錢進行投資,股價下跌也不會對你生活造成影響,股價上漲更是錦上添花。
所以,遠離槓桿這個披著天使外衣的魔鬼,用自己的閒錢去進行投資。
寫在最後:
如果你能做到上面3件小事,相信你的投資生涯不會差,等待的過程是煎熬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用足夠的耐心等待黎明甚至太陽的升起,千萬別在黎明前夕倒下。
買股票前想清楚為什麼要買,而不是稀里糊塗買了,買個菜都要挑挑揀揀的,買股票前是不是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研究這家公司?
時間花在哪都是能看得見的,也相信時間會給你回報。格局祝你能夠在投資這件事做到極致。做好這3件小事,投資就不是難事了,那收益還會離你遙遠嗎?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