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馬,打工仔總是存不到錢?!原來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 尤其是第4個,是你一定在犯的錯!

John| 2017-04-17| 檢舉

在大馬,打工仔總是存不到錢?!原來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 尤其是第4個,是你一定在犯的錯!

油價起、路費起、GST,就是薪水沒有起!

你也為存不到錢而煩惱嗎?相信我……你並不孤單啊!

其實導致月光族、零儲蓄的原因有很多,想要跨越這道難題,就要看你有沒有下定決心去面對嚕!

而大馬人「獨有」的「存不到錢」原因,又有哪些呢?

1. 收入過低

這絕對是個問題的癥結點!

根據2014年官方統計,大馬打工族的月收入中位數只有RM1700,而月薪低於RM2000的上班族高達62%!

RM1700 在許多小鎮里生活或許沒問題,但想要在高消費的城市(如:KL)生存,這丁點的薪水很明顯不夠用,

更遑論儲蓄了!想要改變困境,最快的方法大概是換工、加班、兼職或發展第二專長了。

2. 債務太多

很多人存不了錢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收入都拿去還債了!

信用卡 RM300、車貸 RM500、學貸 RM200、房貸 RM2000,薪水發下來還沒扣除生活費,就有超過一半要拿去還債。

可怕的是,根據大馬報窮局(Department of Insolvency)資料顯示,每天平均就有41個大馬公民被裁定破產,

而其中大部分的年齡低於44歲……

3. 缺乏金融知識

金融理財知識已經不是專業人士的專利,而是生活在21世紀人民的「基礎生活技能」。

但可惜的是,不少大馬人對自身的財務狀況懵懂又缺乏責任感,不是完全不理財。

就是人云亦云只會跟大隊買高風險低回報的股票和基金,蝕老本。

而聽見更多的當然是某某某又被財金騙子騙完一生積蓄的傷心事。

其實網路上、書店裡、朋友間大都有不少金融相關資源,想要理好財,就看你有沒有心去挖掘了。

4. 對省錢有錯誤概念

「省小花大」也是很多人的壞習慣。舉個例子,每次汽油起價的前一夜每個油站必定大排長龍,

但如果你有仔細計算過,你就會發現花了長時間省下來的錢可能只夠吃兩片 roti kosong,這其實是很不符合經濟效益的。

想要真正想省油錢,那還不如改變駕車習慣,反而更有效。

5. 對儲蓄「拖延」

大馬人有個很矛盾的迷思,雖然知道儲蓄的好處,但又認為每年的回報率太低,而遲遲不開始存錢。

身為月薪不高的打工仔,每月剩下的錢自然很少,但如果不儘早開始儲蓄,「損失」其實也是很大的。

打個比方,每個月存 RM100 加上3%利率,25年後會有 RM44,712。

但倘若你遲了10年開始,15 年後你只會有 RM22,754。其實平時身邊有點儲蓄旁身也是不錯的,而且真的越遲開始,就越吃虧啊!

6. 沒有儲蓄的動力

在大馬各銀行開設儲蓄戶頭(Savings and fixed deposit accounts),每年最高的利息也只有4%,

這可能還附帶著各種煩人的條件,所以國內很多人寧願高風險投資,也不願被動的儲蓄。

其實儲蓄的作用不在獲利,而是在於「防患於未然」。

每月把一定量的錢儲蓄起來,在緊急需要錢的時候,比起其他投資,儲蓄戶頭裡的錢絕對更能自由的調動。

每月保守存錢的意義就在於這裡。

7. 無心的花費多

來看看輕鬆的一面,身在購物天堂,要我們不 shopping 是不可能的。

不但走兩步路就有 shopping mall,pasar malam、大賣場也到處都是,而且常常大減價。

每次到大賣場本來只想買支拖把,出來結帳時除了拖把,也會「意外」地買了打折衣服、鞋子、文具、生活用品滿滿一車!

除此,出門好友聚會,也常會「不小心」吃了一兩頓 RM30++,又吃不飽的好料;而科技用品的「追新族」更是滿天下了,

這樣下來怎麼可能存得了錢?

其實最主要的一點是很多國人不了解「想要和需要」的分別。上述講的情景,很多時候都只是購物慾望的作祟,

只要在購物方面有一定的自制力,我想絕對可以避免不少無心的花費,錢也自然留得下來了……

好了,上面講的這幾點大家是否都同意呢?其實小弟我也只是依著自己所見所聞來撰述這篇文,並沒有一桿子打翻一船人的意思,

請各位大大不喜勿怒啊~

(更何況上面有幾項我也中槍了,大家都在學習中啊 T.T)

辛苦的大馬人,大家一起加油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3/node147745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