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人不在乎或不知 600億財產無人認領

Jim Ko| 2016-06-21| 檢舉

(本報古晉18日訊)我國至今擁有600億令吉的財產在其繼承人不在意或不知情的情況下,而遭受凍結。鑒於此,樂委機構有限公司顧問羅萬金提醒廣大社會人士,尤其是華人拋開對立遺囑為「不吉利」的錯誤觀念,免得自己最愛的家庭因而陷入生活困境。

他指出,生前沒立下遺囑,一旦財產擁有者去世後,但原本是受益人的家人卻不曉得,也在不懂如何申請有關遺產,以致這些遺產都凍結及存放在政府相關當局。

立遺囑並非禁忌

他補充,那些財產包括動產如股票、銀行存款,至於不動產則為土地、房屋等等。

他舉例,倘若受益人不知道其過世的父母生前有購買產業的話,受益人根本就不曉得有這遺產的存在,又怎麼會去做出追究,至於如果手上擁有相關資料及文件的話,他們是可以去財政部申請。

他表示,當一個人去世,其名下產業都會被凍結,除非有寫遺囑,其產業將交由執行人去處理,如果沒有寫遺囑的話,家裡其中一個成員必須去申請遺產管理證書,只是過程比較複雜,也很花費時間及金錢。

他說,如果一個人在逝世前沒有立下遺囑,可能會引起家庭糾紛或財產將落入他人手中,又或者根本不知道該財產的存在,無人領取有關財產,比如銀行定期存款在7年內沒有人處理的話,將被凍結。

他強調,現今社會很多人對於立遺囑存有錯誤觀念,認為立遺囑是「不吉利」的事,尤其是華裔家庭,所以對於立遺囑很避忌,不敢多過問或做出提醒,更不會自動自發去立遺囑。

立遺囑意識仍不高

他認為,社會人士對立遺囑重要性的醒覺意識有必要加以提升,因為,相信任何人都不希望當自己不在世的時候,自己的妻子及孩子們生活在沒有任何保障下要受苦。

羅萬金稱,在國內特別是小城市人民對立遺囑的醒覺意識仍不高。

「立遺囑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對資產及財物有所規劃,也是一項產業的保障,同時也避免面對不必要的風險,如財產被凍結、需要花更多金錢和時間來處理複雜的繼承手續,並給予孩子及家人留下許多麻煩。」

他稱﹐有了遺囑﹐財產擁有者可以決定自己的受益人﹑如何分配有關財產以及何時讓他們開始受益﹐尤其維持未成年孩子及年邁父母親的生活費﹐更重要的是﹐避免遺產受到爭議或是落入政府手中。

與此同時,他也透露,立遺囑和產業直接割名手續的費用相差大,同時也為節省更多金錢和時間,若立遺囑者逝世後,將會依照遺囑執行書宣布分配及進行割名,同時也可以短時間內完成所有的分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3/node11391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