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恐懼時身體會如何反應?大腦釋放化學物質迅速應對威脅

Liverpo ...| 2017-12-29| 檢舉

人在恐懼時身體會如何反應?大腦釋放化學物質迅速應對威脅

 

恐懼是一種自發性反應,能讓我們迅速應對潛在的威脅。

由於文化的影響,人們可能會對一些特定的事物感到恐懼,如黑貓或恐怖小丑等。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中心的神經精神病學家凱瑟琳·布朗洛維博士解釋稱「通常來說,這些都是可能會讓你喪命的東西。如登高、猛獸、閃電、蜘蛛、在漆黑的小巷中追在你身後的人,等等。人們一般會對這些事物做出特定的恐懼反應。」

 

 

 

人為何會恐懼

首先,恐懼是一種生存機制。當我們的感官覺察到某種事物可能會對我們造成威脅時,大腦便會激活一系列身體反應,讓我們奮起抗爭,或是趕緊逃脫。這種反應常見於哺乳動物身上,名為「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

布朗洛維指出,恐懼是由大腦顳葉中一處名叫杏仁核的結構進行調節的。當緊張的情緒激活了杏仁核之後,杏仁核便會讓你暫時無法做出清醒的思考,好讓身體調集起全部能量、應對威脅。

「大腦釋放出的神經化學物質和激素會使心率上升、呼吸加快、腸道的血液減少、更多的血液流入肌肉,讓你做好戰鬥或逃跑的準備。」布朗洛維解釋道,「它讓大腦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戰鬥或逃跑』上。」

 

 

 

恐懼時的反應

身體在面對可能致命的事物時,有一些反應是從遠古的祖先那裡繼承下來的,但如今已經用處不大了。當我們的皮膚由於恐懼而出現雞皮疙瘩時,胳膊上也會寒毛直豎,但這既不能幫助我們和敵人戰鬥,又不能幫助我們迅速逃離。但在遠古時期,人類祖先身上本來就生著厚厚的毛髮,如果毛髮豎了起來,就會使體型顯得更大、更嚇人。

嚇得呆若木雞也是一種常見的反應,就像被車燈照到的鹿會嚇得一動不動一樣。布朗洛維指出,正被天敵追捕的動物身上常常出現這種行為。「如果你一動不動的話,天敵就有可能看不見你,不會注意到你,你或許就能逃過一劫。」

我們在感到恐懼時的情緒反應也是有用處的。它能讓我們更加警惕,讓身體和大腦集中精力、保護自身安全,直到警報解除而已。

就連嬰兒也會感到恐懼,他們可能會害怕吵鬧的聲音、突然的移動、以及陌生的面龐等,幼兒則會害怕一些成人知道並不存在的東西,如床底下藏著怪物、或衣櫃里藏著繃帶怪人等等。布朗洛維指出,兒童要到7歲左右,才能區分真實存在的威脅和想像出來的威脅。

 

 

 

直面恐懼

與其它動物不同的是,人類能夠對恐懼情緒進行分析處理,一旦判斷出自己並非身處危險之中,便不會再害怕了。「我們也會受到驚嚇,但我們不會像受驚的兔子那樣直接跑開,而是會對情境做出重新評估,並意識到自己並不需要戰鬥或逃跑。」布朗洛維說道,「然後就一切照舊。」

有些人甚至會故意讓自己體驗驚恐的感覺,如看恐怖片、坐過山車等。布朗洛維指出,他們追求的是恐懼感褪去之後、在身體釋放的化學物質影響下產生的狂喜感覺。

「『戰鬥或逃跑』的信號解除之後,大腦會釋放出特定的神經介質和激素,讓所謂的『戰鬥或逃跑』系統緩和下來。」布朗洛維說道,「心率和呼吸頻率都會下降,雞皮疙瘩也會褪去,你的身體內部認知系統會放鬆下來,這種感覺十分美好。」

而在現代社會中,有許多壓力是古人從未經歷過、也根本想像不到的,如財務壓力、對自己表現的焦慮、以及其它一系列令人恐懼和擔憂的社交壓力等。布朗洛維指出,和古人感到恐懼時的表現相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恐懼就顯得不那麼要緊了。「這能讓人更好地判斷事情的輕重,」她說道,「如果你打算和老闆討論一下升職的事情,結果一下子嚇得屁滾尿流,那麼和老闆談話本身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2/node17725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