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貓城的砂拉越古晉,竟然有好幾處著名的猛鬼地帶,不止吸引香港攝錄隊前來拍攝,而且還在鬼屋內進行招魂儀式……
第18站:馬來西亞古晉
歷史:古晉是東馬砂拉越首府和主要港口,但據傳熱鬧的城市卻有幾個猛鬼地帶,而且還有一條「猛鬼路」。
傳聞中,古晉有好幾處著名的鬧鬼地帶,到底是否真的有鬼,有人說得恰有此事,也有人說這是一派胡言。不管有沒有鬧鬼,我們現在就去一一探訪古晉傳聞中的鬧鬼地帶……
恐怖鬼屋·靈異節目招魂
古晉的一些鬼屋在經過YOUTUBE的播放後,變得有點名氣,甚至還吸引香港靈異節目-怪談前來古晉拍攝,並播出了關於古晉其中一間鬼屋的片段,當時引起了網民極大的好奇心,到底這間鬼屋是在古晉的什麼地方。據說,短片中有提到地點是距離古晉市中心約1小時45分鐘車程。
據一名看過短片的古晉網民指出,從這樣的車程來看,地點遠在三馬丹一帶了,雖然許多人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可是,據說地方不確實而且太遠了,所以有不少冒險家唯有暫時打消求證的念頭。
不過,根據一些曾經到訪鬼屋的人說:「雖然是大白天,但是,看見鬼屋就在眼前,多久以來的謎終於可以解開,心情當然是緊張又興奮,還帶點害怕,畢竟要接觸的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東西。」
雖然被人形容為鬼屋,但是在外觀察到的只是沒有那麼茂盛的雜草,屋子前面還有人鋪上了碎石子。感覺上和視覺上還沒有到令人驚怕的程度,只是看到這樣的情形,心情夾雜了興奮、緊張、害怕等等的情緒,甚至有冒險者握著手機的手不停的顫抖……
雖然只是紙上談兵的在描述鬼屋的故事,但是對那些勇敢的冒險者來說,為了尋求刺激,往往會有越靠近真相的時候,心裡就越來越發毛的感覺。
曾經經過鬼屋的人過後這樣形容,外面的太陽猛烈,可是進到屋子裡面的時候,居然是涼風陣陣,一陣陣的涼意讓毛孔悚然,不知道是心理作用還是什麼的,真的覺得毛毛的。
有人曾經在鬼屋地上看到小撮頭髮,還有凌亂的祭品,這令人不禁想起去年怪談的工作人員在這裡進行的招魂儀式,讓主持人嘉琪一個人留在這個房間,看看是不是可以召喚到自殺死者的靈魂,結果真的出現了不可思議的現象。
還有那塊留在牆上的「屍斑」。留在牆上的「屍斑」,是死者在吊頸死的時候,屍身靠在牆上腐爛的屍水、膿水所留在痕跡。
悲慘鬼洞·義軍葬身地
古晉老一輩居民指出,在英國殖民地政府時代,這座還屬於偏僻地區的山丘,不時傳出鬼話連篇,常有附近居民說,每到夜晚就聽到鬼哭聲;也傳出有人撞鬼及中邪等,當年的人心惶惶。
再來就是石隆門一帶有一個名為「鬼洞」的洞穴,見證著當年義軍家眷們慘遭詹姆士下令放火殺害的悲劇故事。由於傳言指有人經常聽到洞內傳出恐怖的哀嚎聲,而且這裡曾經死過很多人,因此取名「鬼洞」。
詹姆士軍隊當年追擊華人義軍,幾乎將石隆門夷為平地。華人義軍策劃者劉善邦便攜帶其他生還者撤退,有的退到邊界,有些則帶著家眷婦孺老幼躲在石隆門的山洞中。
當年詹姆士軍隊追擊華人義軍,結果策劃者劉善邦和大量義軍喪命,後人便起了一間「善邦廟」一紀念這位先賢。
他們的藏身之處最終被發現,詹姆士軍隊下令在山洞口處放火,導致所有避難者皆被燒死或被熏死,傳稱當時在山洞內的犧牲者近千人。
事後,新堯灣和山洞犧牲者的屍體無人收理,以致這一帶臭氣衝天,臭味久久未消散。之後路經此地的友族,就把這個地方稱為「Bau」,這個名字也被沿用至今。
為了紀念劉善邦這位先賢,當地居民後來也建立了一座以他為名的「善邦廟」。
冤死鬼家·遺照會轉動
據說,一個鄉村地區的一間木屋被火神光顧, 屋子大部分被燒毀, 家裡的一家7口因來不及逃生也被活活燒死, 僅存的是屋內掛在牆壁上一些祖先的人頭照片以及全家福。不過, 這些照片有些已被燻黑, 但也無人理會了,就這樣任由它繼續掛在牆壁上。 火災發生後, 工友們就將被燒的木屋清理, 並將大門深鎖起來。
直到有一次, 孩子們在玩捉迷藏時,發現到掛在牆壁上的照片排列整齊, 而且不沾有灰塵及蜘蛛網, 似乎有被打掃過。就在疑惑的當兒,大夥被眼前的一幕嚇壞了,那照片中人像的臉竟然會動,好像是在笑,他們瞪大了眼睛, 捂住嘴巴嚇得不敢出聲。
過了幾天,這群孩子再次去該間木屋,以確定同伴們是否也看見這情景。
一家七口被祝融燒死,事後有小孩在木屋附近玩捉迷藏,結果看到屋裡照片中的人會移動,並向他們微笑。
為了一探究竟,全部人都從窗口望進去,當時並沒發現什麼異樣,漸漸的,屋內一些聲音開始陣陣傳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的,也不知是什麼聲音,唯有繼續等待。
這時他們看好像有一些影子飄來飄去,大家仔細一看,不得了,一群無頭的影子在屋內,有大也有小,似乎是大人與小孩的影子。看到這畫面,大家都嚇得魂飛魄散,確定是撞鬼了,頭也不回就趕快逃離現場……
如果你有機會到古晉一游,自問膽子還大的話,歡迎到古晉鬼屋,鬼山,及鬼洞探測膽量。
政府承認鬼山路
供奉地母娘娘鎮壓
古晉除了鬼屋外,處於古晉鬧市的這個山丘地帶,曾是著名猛鬼區,令當時被鬼鬧的人們心有餘悸,就把這個地帶稱之為「鬼山」。
奇怪的是,被古晉老市民稱為「鬼山」的山丘地帶,竟獲得州政府認同,乾脆將該區命名為「鬼山路」(JALAN BUKIT HANTU),紀念這個相傳曾有猛鬼出沒的地方。
一直以來,沒有市民要求更換這個看來刺眼、聽來刺耳的路名,可說又是一怪。
據知,早年的當地居民,為了鎮壓不斷出來鬧事的「猛鬼」,由一名齋姑在那兒建了供奉地母娘娘的齋堂,從此當地不再有「猛鬼」出沒,恢復寧靜。
今天的「鬼山路」是個住宅區,建有高尚房屋;早年簡陋的地母娘娘齋堂,數年前重建,成為美侖美奐的地母宮,香火鼎盛。
據知,早年的居民為了鎮壓「鬼山路」(JALAN BUKIT HANTU)不斷出來鬧事的「猛鬼」,而供奉地母娘娘,從此恢復寧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2/node17014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