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星馳在功夫里的角色沒有名字?甚至用一句話就讓火雲邪神哭了!!!這部電影實在太深奧了...

好問題。通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功夫》的本質。

看電影,要看整體,不要在單個場景里解釋這個場景。火雲邪神拜服的,確實不是武術本身,而是境界,但這個境界,絕對不是武功上的境界。我們慢慢來說。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電影中,主角是沒有名字的。別人對他都是以「你」、「他」來稱呼,斧頭幫老大比較客氣,稱呼他一聲「那個誰」。這是很反常的一個設定,之前周星馳出演的所有電影,主角不是叫星星就是叫星祖,名字雖然不正經,好歹有名字。《功夫》里頭堂堂一個絕世高手,竟然沒有名字。

為什麼會這樣設定?

我們再看一下主角的成長歷程,或許會有點幫助。主角少年的時候,偶然接觸了如來神掌,即武功,從此立志做個大俠。但在一次行俠仗義失敗後,主角放棄並墮落了,對自己以前的夢想唾棄,成了一個小混混,進入了江湖。此時的他,最大的願望是加入江湖上勢力最大的斧頭幫,成為一個穿西服的…..小混混。終於在打劫了少年時幫助過的人,打碎了那顆象徵純真的糖之後,加入了斧頭幫。

是不是有點眼熟?我們少年時都會有一個夢想,然而年齡越大,這種夢想就會越淡。在進入社會之後,我們時時刻刻想著的,是出人頭地。主角蹲在乞丐群里那段演講,說明了這種心態。而要出人頭地,我們勢必要犧牲掉一些東西,比如昔日的戀人,最初的夢想。

然而出人頭地之後的主角並不快樂,他的老闆,就是斧頭幫幫主,總是逼他去干不喜歡乾的事——去打行俠仗義的神鵰俠侶。主角終於爆發了,與這個他不喜歡的路決裂了。然後被打得死去活來,進而蛻變。

在社會上打拚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有個這樣的未來,希望自己能在充滿壓力的環境里釋放,蛻變。所以電影里主角沒名字,不是忘了起,而是為了追求一個強烈的代入感,因為這是每個人的江湖。

這是名字的問題,下面說江湖。

Advertisement

電影里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講江湖,九龍城寨的窮街坊是江湖的一部分,鱷魚幫是,斧頭幫也是,賣唱二人組也是,火雲邪神也是。主角的沉淪也就是在這個江湖裡,在裡面輪回沉浮,最高夢想也不過是想在江湖裡當個高級小混混。

那麼什麼是江湖?

在徐克導演的《東方不敗》里,有個外國人問一個江湖人甚麼是江湖,那個江湖人解釋了半天,才發現自己也不明白。而在我們局外人眼裡,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

苦力強、油炸鬼和老兔子因為躲避江湖仇殺,隱居在九龍城寨,然而一個忍不住,惹到了斧頭幫,慘遭殺害。神鵰俠侶是頂尖高手,也因為比武導致兒子被殺,遂隱居做了包租公婆。等到他們忍不住出手,還是逃不過跟火雲邪神你殺我我殺你的命運。斧頭幫雖然厲害,做掉了各大幫派的首領,然而也是逃不過幫主被殺,被吞併的命運。再看武林第一火雲邪神,雖然一直宣稱自己追求武學真諦,希望自己被打敗,其實追求的不是勝負,是生死。所以才會在小龍女使出大喇叭之後,假裝認輸,然後使出殺手。

江湖,就是人殺人。

而主角,那個誰,是個異類。他被火雲邪神打得奄奄一息,蛻變之後,按照一般的江湖邏輯,應該殺死火雲邪神的。但是他使出一招如來神掌制住敵人之後,對方一認輸,便收了招。即使最後火雲邪神使出殺手,他也是震懾住對方,不下殺手。不殺人的高手,是火雲邪神第一次見到。

說到底,主角從始至終都是有童心的,這從他最後放飛那朵花就可以看出來。這是他與火雲邪神最大的不同,火雲邪神是個為了勝負的武癡,而他,自始至終都是那個大男孩。

那句「想學啊,我教你。」更是震動了火雲邪神,他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人。江湖中人,為了防身,武功被視為絕密,有時甚至師父也會留幾手,不傳給弟子。但主角卻願意傾囊相授,說明他學武功不是為了殺人。他領悟最高明的武功——如來神掌,卻做到了止殺,說明主角已經跳出江湖仇殺之外。這是火雲邪神一生也無法達到的境界,他無法企及,只能拜服在這種境界之下。江湖,因為主角,風平浪靜了。

一如他,或者說我們,小時候的夢想,那個老乞丐告訴他說,拯救世界的重任就交給你了。

他做到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1/node8712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