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冷兵器時代,古老文明孕育了眾多造型奇特同時殺氣瀰漫的「古兵器」,它們有的已經失傳,有的依然在搏鬥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阿茲特克黑曜石鋸劍(Macuahuitl),長度約1米左右,由於阿茲特克文明的冶鐵技術落後,因此使用了這種將打磨銳利後的黑曜石片鑲嵌在木棍上的武器,同樣能夠造成可怕的傷害。目前已無真品,最後一件真品在1884年一次博物館火災中被燒毀。
▼擁有類似設計的阿茲特克長矛tepoztopilli。長度約為一人多高。
▼同樣不使用鐵器為刃的還有玻里尼西亞人。以毛利人為首的島民們使用木棍、木棒輔以鯊魚牙齒的設計,奠定了他們獨特的鯊齒武器文化
▼非洲努比亞古代民族Azande人的武器Kpinga(又名Hunga Munga)。投擲用的飛斧,長度50多公分,通過突出的三刃來確保造成最大的傷害。
▼Kpinga在當時是名貴的武器,只有職業戰士才有資格擁有,成為一種地位的象徵。
▼印度武器拳劍/拳刃(Katar),同樣成為地位的象徵,做工通常十分精美,造型也多變。甚至有以拳劍獵虎的傳統,因為若能用這樣近程武器搏殺猛虎,無疑是真正勇士的象徵。
▼火器流行後,也出現了能夠發射一次子彈的拳刃。
▼印度圓刃/戰輪/環刃(Chakram),傳說中毗濕奴的武器,後來錫克族戰士經常使用。錫克武士通常就把圓刃戴在手臂上、脖子上或頭巾上來攜帶。作為投擲武器,圓刃的好處是在馬背或者象背上也能輕鬆使用。
▼另一種兇險的印度武器鞭刃/卷刃(Urumi),看似散亂無章,這些銳利的鋼條平時捲起,甩出時就成為長劍一般,是南印度喀拉拉邦傳統武術中的「終極武器」。至今仍有雙方持鞭刃和小盾搏鬥的表演,以此來展示雙方高超的技術。
▼埃及鉤鐮刀/寇刀(Khopesh),雖然是從斧演化而來,但用法主要是像劍一樣劈砍。彎曲的造型用來卸去對方的盾牌,只有外面有刃。其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蘇美爾文明。
▼諸葛弩,中國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製作,也稱作元戎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火力很強,主要用來防守城池和營塞。後人對其進行改進,使之成為一種五十矢連弩,威力更大,但是因為生產很複雜,所用的箭矢也必須特製,所以生產量低,後失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1/node65783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