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聞周刊報道,美國「南方森林世界」博物館有個奇怪的展品:一隻可憐的小狗。它的歷史並不久遠,只是從1960年開始,但由於特殊的環境因素,這隻小狗居然變成了木乃伊。

1960年左右,這隻獵狗不小心衝進了一棵橡樹底部的樹洞,並下滑了28英尺(約8.5米)。樹洞越來越窄,小狗被卡住了,它永遠留在了那裡。直到大約20年後,伐木工人砍伐了這棵橡樹,在將其裝載到卡車上時,工人發現一隻狗從樹中望向他們……

伐木工人保留了這棵樹,並把它捐給博物館。西佛羅里達大學的生物學家克里斯蒂娜·基爾格羅夫(Kristina Killgrove)解釋說,橡木中含有單寧,這是一種天然的乾燥劑,一般用於鞣製動物毛皮,防止腐爛。乾燥的環境阻止了微生物活動,因此小狗的屍體沒有腐爛。

克里斯蒂娜說,如果妥善保存,小狗的屍體可以一直維持原狀,永遠在玻璃後面望著參觀者。類似的現象在自然界並不罕見,例如加州的一個乾草場上,曾經發現一頭「木乃伊」公牛,它的內臟和大腦都腐爛了,但毛皮和肌肉卻被風乾。
百科:
木乃伊,即「人工乾屍」。此詞譯自英語mummy,源自波斯語mumiai,意為「瀝青」。世界許多地區都有用防腐香料處理屍體,年久乾癟,即形成木乃伊。古埃及人篤信人死後,其靈魂不會消亡,仍會依附在屍體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王等死後,均製成木乃伊,作為對死者永生的或用香油(或藥料)塗屍防腐的方法,而以古埃及的木乃伊為最著名。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殮藏屍。表示對死者的敬意。
古埃及,在很早的時候,因文化原因,把國王或大臣的屍體製成乾屍即木乃伊保存下來,沒有很高的醫學水平,做不到這一點。與古代中國不同,制乾屍在古代埃及甚至形成一種風氣。
此外,人體冷凍技術亦被一些學者稱為製作現代化的木乃伊技術的一種。如果有人死去,他的屍體首先被送到一個被稱為「衣部」的地方:專門凈化屍體。屍體被蘇打水清洗過後,就送到叫「詿拜特」(意為純潔之地)或「培爾—那非爾」(意為美麗之屋)的地方,完成香料的填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1/node180486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