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是真實存在的,只是沒有傳說中那樣神奇,都是影視劇誇大其詞的。
個人認為,就是一些毒草、毒藥、毒蟲熬製成的慢性或者急性的毒藥吧。
「蠱」,從各種傳說所描述的癥狀來看,除了涉及到急性或慢性中毒癥以外,一些原因不明且較難醫治的慢性咳嗽、咯血、面色青黑而形體消瘦,以及表現為內臟不適、腸鳴腹脹、食欲不振、精神異常等癥狀的慢性疾病,也都被認為是著了「蠱」。
考察其中似有屬於肺結核、肝炎或肝硬化等傳染或感染性疾病,或腫瘤及營養與代謝失調類疾病,以及形形色色的心身病、焦慮癥或抑鬱癥等精神疾病者。
《嶺南衛生方》:制蠱之法,是將百蟲置器密封之,使它們自相殘食,經年後,視其獨存的,便可為蠱害人。
「蠱」
在這里指由蟲毒結聚,絡脈瘀滯而致脹滿、積塊以及營養不良的狀態。就是提煉毒蟲吧,就看那種毒蟲最毒,用來害人,其他沒什麼了。
《赤水玄珠·蟲蠱》:「蠱以三蟲為首」;「彼蠱證者,中實有物,積聚已久,濕熱生蟲」。
說的應該是 寄生蟲病, 大概與蛔蟲、絳蟲或血吸蟲病等相關。
古代環境衛生與食品衛生的意識和條件低下,所以寄生蟲病多發。
《證治匯補》:「脹滿既久,氣血結聚不能釋散,俗名曰蠱。」
這里講的應該是 肝硬化腹水以及腫瘤等病癥相關。
諸如下腹熱痛、尿色白濁的泌尿系統病癥,以及因[色.欲]過度、神魂顛倒而導致的心身失調等等,也被稱之為蠱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1/node134884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