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上的重大發現大多是通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來發現證實的。要論腦洞之大,當推網絡科幻作家們!幾年之前小編就看到某本科幻小說中寫到人類可能生活在比我們高級的生命體所構建的空間內,我們的存在和發展可能都是按照設定好的「規則」來進行的。
近日,日本一位科學家就提出了與以上相似的猜想:人類所處的空間或為虛擬空間,即宇宙只是一個巨大的虛擬程序,人類只是這個程序中的一個算法。
這位日本科學家提出來的觀點看似荒謬、不切實際,實則細思恐極!或許,我們真如「世界三大難題」所描述的那樣:「我是誰、從哪裡來、將要到哪去」我們是誰?真的是「生物」嗎?如果網遊中的角色、寵物能有自己獨立的思維的話,或許他們也會認為自己是「生物」。由此可得,那麼我們人類跟網遊角色相比或許可能是高級一點的「生物」。再以這個觀點往下思考:我們對所處空間的既得探索又是真的嗎,宇宙是由一個密度無限大的質點爆炸形成,那麼質點所處的空間在爆炸後又在哪裡,爆炸前的空間又是從哪裡來的?凡此種種,都不是我們現有的科學理論所能解決的,所有看似荒誕的觀點我們都應該重視。
提出這個觀點的日本科學家用一個數學模型解釋到:把人類所處的宇宙看成一段「網絡編程」,那麼其中的引力是由一段段的程序語言「弦」所產生的。在這個程序中,宇宙設有9個虛擬裝置點,分布於宇宙的邊緣地帶。且這個虛擬世界是有「智力」的會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
整個觀點著實散發著一股可怕的氣息,令人害怕。這種感覺是源於對未知事物的敬畏與好奇,也許真相在未證實之前都會被人當成謬論。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再到現在的宇宙觀,隨著科學家們不斷的探索,更多的未知也都將被證實或推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1/node132628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