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西方人這麼怕小丑?
這些日子,西方老百姓還真有點「水深火熱」。
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在內的許多國家,都遭遇到了小丑的「真實攻擊」。多的時候,一天可能會有好幾起這樣惡性襲擊的事件報告,讓警方深感頭疼。
而很多小丑的受害者都說,自己經歷了「一輩子都難忘的噩夢」
從今年8月開始,美國和加拿大許多地方的警察都接連接到小丑襲擊路人的報案:到了夜晚,一些打扮恐怖的小丑會街頭遊盪,跑去公園和學校恐嚇路人,還引誘小孩去樹林。
然而這並不是什麼萬聖節玩笑,是有組織的恐怖惡性傷人事件,至今原因不明...
通過澳洲、美國、英國媒體和社交網路的反饋,他們的打扮,一般都是這樣的...
、
雖然假扮小丑的惡作劇在西方國家經常發生,傳承著小丑的特殊文化和惡搞精神,但還是有很多人對這種嚇人方式深惡痛絕!
如果你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玩笑,老外的膽子也真是小。」那麼噠噠君強烈建議你戳下面的視頻↓...然後告訴噠噠君,如果你被這麼「惡搞」會作何感想?
當然,上面的惡作劇也只是一個不會傷人的玩笑,最多在YouTube上騙騙點擊量也就罷了。
糟糕的是,這幾個月,越來越多的犯罪者開始假扮小丑,並惡意襲擊路人,這一行為甚至成了風氣,在各地都引發了模仿犯罪
在Facebook上,澳大利亞的「小丑幫」還成立了主頁,挑釁全澳人民,表示自己會隨時出現並威脅要殺人。
因為襲擊者化裝成了小丑掩蓋了真面目,所以除非抓了現行,否則警方很難去逮捕他們。而英國警方已經明確表示,故意嚇唬人引發騷亂和恐慌也可能會被逮捕,希望藉此能起到阻嚇作用。
同時英國警方還建議市民請大家盡量不要在夜間獨自出行。一旦發現小丑請立即報警。
這種模仿犯罪,不僅會給受害者帶來身體上的傷害,更可惡的是會給很多人造成一輩子都難以忘掉的「噩夢」。
很多西方人從小就特別害怕小丑(就像我國很多青年都對馮遠征老師有著難以言說的陰影),《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里對大腦的隱喻讓人拍案叫絕,而看過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幾乎每個西方人的潛意識裡都關著一隻「小丑」。
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的精神疾病列表中甚至有"小丑恐懼症(Coulrophobia)"這一條,這種恐懼症最早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心理學家認為,對小丑的恐懼感通常來源於孩提時代。「小孩會本能的恐懼擁有正常身體,但是卻有著不正常臉的人」。大多數人長大後都能克服兒時的恐懼症,但這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在西方國家,大約有2%的成人患有小丑恐懼症。
為什麼小丑這一形象會給孩子帶來這麼強烈的傷害?或許並不是這個角色本身的「錯」。
最早關於小丑的起源的傳說,有說是1869年美國雜技演員湯姆.貝林,他想醜化馬戲團班主,於是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副愚蠢的模樣,卻收穫觀眾的意外好評。因此他決定以後都模仿這個造型進行表演,讓「小丑」這一形象傳播開來。
不過這一說法遭到嚴謹的歷史學家的質疑,因為「小丑(愚者)的表演藝術」,在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就有記載。
但是噠噠君感覺,小丑表演形式的本身不會帶來任何「恐懼感」,觀眾對小丑的源源不絕的想像和「腦洞」才是罪魁禍首——一個舞台上一直積極和善、眾樂樂的喜劇演員,是否藏著一個長期飽受煎熬、痛苦扭曲、及其壓抑的內心?
而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習慣掩蓋自己真正面目,總呈現出滿面笑容的樣子,那好像還真有些危險了。
有意思的是,在蝙蝠俠系列作品中,最為人熟知的反派、蝙蝠俠最大對手——小丑,在漫畫中的初始設定就是喜劇演員出身,在《蝙蝠俠:致命玩笑》這本書里,對小丑性格成型前的生活進行了大量描繪,交代了他在性格激變前後的人生經歷。
在成為小丑前,傑克(Jack)立志成為一名喜劇演員,卻因技藝不佳找不到工作,面對懷孕的妻子,迫於生計走上犯罪之路,正在籌劃犯罪之時,警方傳來了妻子因家用電器漏電致死的噩耗...
失去生存意義的傑克,本想就此放棄犯罪計劃,誰知道被趕到的蝙蝠俠追逐,躲逃時掉進了盛滿化學物質的容器中,遭到毀容,成為了日後小丑的模樣。
曾經不得志的喜劇演員陷入瘋狂,開啟了其後漫漫犯罪之路。人們記住了他的名言「這世界不過是一個可怕的黑色笑話」、還有《黑暗騎士》里的「Why so serious?」,更記住了這個被化學毒液所扭曲的經典小丑形象...
蝙蝠俠系列作品將小丑這個角色的複雜、瘋狂和恐怖表現的淋漓盡致。而縱觀好萊塢影史,跟小丑有關的電影多不勝數,各類瘋狂的小丑手挽手、肩並肩,構成一部部美國人的「噩夢史」...
《外太空殺人小丑Killer Klowns from Outer Space 》(1988)
《小丑回魂IT》(1990)
《死亡小丑Dead clowns》 (2003)
《傷心小號曲Balada triste de trompeta》 (2010)
《小丑3D Gingerclown 》(2013)
《美國恐怖故事:畸形秀 第四季American Horror Story: Freak Show Season 4》(2014)
拜這些影視作品所賜,小丑這一形象在西方人眼裡變得愈發的恐怖,這也造成了惡性循環:銀幕上小丑的恐怖形象越多...
就算是在現實世界中,小丑背後(真實)的樣子也無人知曉,反而更加劇了小丑的神秘感,和人們對小丑的恐慌。恐懼感越大,人們越相信那些恐怖的小丑形象是真實的,而它們也會隨之越傳越廣。
而說到現實世界,也卻確實有過真實的小丑犯罪的例子,在一部講述上世紀70年代發生的真實案件的紀錄片《改變歷史的罪案:殺人小丑》里講到,約翰·韋恩·蓋西是一名美國連環殺手和強姦犯。他在1972年和1978年之間,對至少33名年齡由14歲至21歲的男孩及年輕男性進行了性侵犯和謀殺。
蓋西先後將26名受害者埋在他家的供電管道空間,3名埋在他房產的其他地方,並將最後4名已知的受害者的遺體丟棄在附近的河裡。而在面向世人的籌款活動、遊行和兒童政黨等慈善活動中,這個殺人魔卻又扮演著一個他自己設計的形象「小丑坡格」。
因此,大眾便給予其著名外號——「殺手小丑」(Killer Clown)
最後說回全球各地的「小丑恐慌」,不幸的是,這一現象目前還沒有消停的跡象,截止噠噠君發稿的前天(10月11日),英國媒體報道了一起一位孕婦因收到小丑驚嚇而早產的事件。
昨天(12日),《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道一名男子Simon Chinery在晚間遭到一名打扮成「恐怖小丑」的人持刀攻擊,Simon說,他看到「小丑」持刀沖他而來,於是進行還擊,在奪刀時手被割傷。而他的傷勢嚴重,可能很難完全康復。
在接受採訪時,Simon說:「模仿小丑攻擊的行為應該停止了,感覺自己經歷了一輩子都難忘的噩夢,小丑恐慌正在失去控制...」
最近,麥當勞公司表示,他們會盡量減少麥當勞叔叔的公開露面,因為人們現在都被小丑嚇壞了。
麥當勞沒有說明叔叔會被雪藏多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