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人趕走,被社區拒絕,被社會歧視…印度的寡婦有家卻不能回。。。

John| 2016-09-14| 檢舉

被家人趕走,被社區拒絕,被社會歧視…印度的寡婦有家卻不能回。。。

印度有一個地方叫溫達文,這裡住著20000多個女性,她們都是被自己的親人遺棄,被社區拒絕的寡婦。

那麼,印度的寡婦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印度的大多數保守人士都認為,如果一個女人的丈夫已經死了,那她就不應該再繼續活下去,因為她沒有留住丈夫的靈魂。

寡婦在印度一直受到排斥和迫害,其中最古老也最清晰的例子應該是殉夫

這是一種已經過時的印度喪葬習俗,丈夫死後不久,寡婦必須在柴堆上犧牲自己,或選擇其他的自殺方式。

總之,人們認為,丈夫死後,寡婦沒有理由活下去。

儘管1829年,英國殖民者取締了這一習俗,但還是在很多地方影響深遠,尤其是農村。

而且根據印度宗教傳統,寡婦不能再嫁,必須穿上悼念的衣服,戴上珠寶,躲在屋子裡。

寡婦成為了家庭最大的恥辱,她們失去了宗教生活的權力,在社會上也會被孤立。

於是,很多寡婦只能千方百計地去離德令哈市以南100公里的溫達文。

這是一個由政府、私營企業和非政府組織聯合運營的寡婦收容所。

很多寡婦在她們原來生活的地方要麼是被家人遺棄,要麼就是被他們的法律忽視,

所以她們通常會前往大城市,經常在那些地方消失。

一些人會去瓦拉納西,而其餘的人都會去溫達文,這是很多印度寡婦心中的主奎師那居住的地方,

據說他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寡婦們都知道自己將永遠不能回家,而這裡就是她們終老一生的地方。

但是在到達溫達文前,許多寡婦完全迷失了。她們必須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獨自面對著這個世界,

她們被家人拒絕被社會邊緣化,只能在孤獨的等待和殘酷的痛苦中死去。

但是在寡婦社區里她們是受歡迎的,大多數的她們都一點點走出了陰影,開始重建並管理自己的生活,擺脫了孤立無援的境地。

Meera Sahbagini修道院就是一個很多寡婦生活的地方,由220個寡婦在60年前修建。

這裡的生活有著獨特的時間表。

她們每天都要進行一次勾帕嘎亞垂,這是是印度教的一種禮拜(晨禱)。

「每天早上,我們5點多就醒了,我們當中的一些人回去河岸邊洗衣服,做第一個禮拜儀式,

然後我們回到道場,唱宗教歌曲歌頌斯克利須那神和他的同伴拉達。」

唱完巴贊(宗教歌曲)之後,婦女們會開始祈禱,然後開始她們一天的生活。

她們兩個或三個人一組,一起做飯,然後一起在房間或者道場的走廊吃。

飯後她們會繼續讀宗教書籍並且繼續祈禱,慢慢的也建立了很多信心,而這些信心是幫助她們面對每一天的困難的力量。

72歲的拉麗塔在Meera Sahbagini修道院已經修行了12年。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不得不乞討獲取食物,但是我54歲的時候,我的丈夫死了,

我被我的親人趕出了房子,我不得不流落街頭,然後有一個好心人幫我買了一張來溫達文的票,我來到了這裡,再也沒離開。」

68歲的圖爾西正在道場長拜讚歌。

她 來自加爾各答附近的一個村莊,她的丈夫去世之後,公婆趕走了她。她只好帶著孩子到了一個很貧窮的地區。

很快,她的一個兒子以帶她來溫達文參拜斯克利須那神 為由來到這裡。

參觀完寺廟之後,他告訴她留在溫達文是她最好的選擇,儘管她不想。

她現在已經在這裡12年,但是她的兒子離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91歲的Shanti Padho Dashi是Meera Sahbagini修道院最古老的居民之一,她在25年前從西孟加拉邦來到溫達文。

隨著印度的文化更加進步,寡婦的待遇也在慢慢變得更好,但是她守寡的恥辱感還是很強烈,

因為歧視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並且不會很快就消失,尤其實在農村落後地區。

現在,溫達文的寡婦們上街買菜都要穿著白色的衣服,她們總是被社會拒絕,因為她們被認為會帶來不幸,

有些人甚至會在看到一個寡婦走在街上的時候趕緊躲開。

但是近些年來,當地的非政府組織一直在為寡婦提供資金支持,並且主導了很多項目和媒體行為,

在全國範圍內引起大家對「歧視寡婦」這個問題的關注,並呼籲大家寬容一些。

寡婦們也不再是逆來順受。

比如Meera Sahbagini修道院裡的寡婦門也會慶祝胡里節。這是印度教傳統節日,

每年的2月底或3月初也就是印度歷12月的月圓之夜舉行。

當天人們會用五顏六色的氣體、液體、固體塗滿眼前每一個會動的東西三次以上。

這個節日一般代表著豐收和希望。

但是傳統禁止寡婦參加慶祝。不過現在寡婦們的心態改變了,她們開始「違抗」這個禁令。

而胡里節在印度還有一個重大的社會意義:在節日期間,不管身份、階級,不論年齡差異、

性別差異、地位差異,人們都會打成一片,一起慶祝節日。這對打破歧視的壁壘來說是很好的機會。

「如今的我是開心的,有這麼多女人在我身邊,我不再孤獨了。」

60歲的Prema說:「我們已經學會生活在一起,互相幫助,我們成為了朋友,真正的朋友,

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經歷過什麼,我們都在向前看並且努力永不回頭。我們從不會談論過去。」

(在一場於亞穆納河邊的銀行旁邊舉行的傳統女性的每日的祈禱和慶祝活動——阿爾蒂中,一位婦女太開心,跳進了河裡,大家把她拉了上來。)

其實,歧視寡婦只是一方面。在印度,女性似乎總是處於弱勢、受害的一方,每年發生在印度的強姦案數不勝數,

還有很多傷害的女性的行為也令人髮指,比如潑硫酸。而且在印度的習俗中,女性是卑下的,在有些地方,童養媳、

獻身宗教的「妓女」這樣的現象依舊存在。

有一個說法,說印度是最不適合女人居住的國家。

我不完全同意,但是一些落後的傳統習俗確實對女性存在很大的迫害,

經濟進步很重要,但是文化思想進步更不能落下。

不管是在哪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1/node12598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