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電視上看見立法委員拿出長得像中文卻又不像中文的台語字,質詢教育部官員時,就會覺得現在的小孩子真可憐,國語、英語、台語、客語,萬語其發的結果,究竟是樣樣精通還是什麼都不通?當然,從小就開始學語言,的確是會稍微吃香點,只是有時候難免慶幸自己不是出生在這個年代,否則搞不好光是各式各樣的母語就應付不來了,哪裡還輪得到什麼外語!
不過說到語言,你知道世界上最難的語言是哪幾種嗎?嘿嘿!可包括咱們每天說的中文喔!
1. 日語
根據美國對外事務研究所(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表示,日文是英語系國家的死穴,不只是因為日文字和中文字一樣,都算是以形為主的語言系統,想要流暢的看完一篇日文新聞,至少得先背上兩千個日文單字,還因為日文又分成平假名和片假名兩套書寫系統,每種都有46個清音,並根據誰在誰前、誰在誰後等各種不同狀況,而有不同發音。
當然,這並不是日文最困難的地方,和英文的現在式、過去式、未來式相比,日文表達動詞時態超過15種方式,而且不只動詞會區分時態,就連形容詞、副詞都會有時態上的變化,更別說日文中還會根據說話對象的不同,動詞、名詞、代名詞方面還要區分敬語和非敬語,想要說得通、說得溜、說得有禮貌、說得符合你的身分地位,真的不容易。
2. 俄語
和不少拉丁語系的語文比起來,少了格詞變化的英文單純很多,所謂的格詞就是同一個單字放在句子中不同地方時,需要加以「變格」,像在英文中,為了彌補格詞的不足,便直接規定了句子的句型,比方說「A dog bit Bill」和「Bill bit a dog」這兩句話,按照主詞接動詞接受詞的句型,很容易就看得出來前者是一隻狗咬了Bill,後者是Bill咬了一隻狗。
然而在德語中,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德語句子的結尾一律要變格成形容詞,所以當你要使用形容詞時,你必須先想清楚這個字要放在主詞還是受詞前,是間接受詞還是所有格,然後加以變化,另外因為德語的名詞還分成陰性、陽性、中性,也就是說每種「性」都有自己的用法規矩,所以即使你只是想簡單形容某個東西很好,你就有7種說法。
說了老半天,這還不是重頭戲!德語的規矩雖然多,卻遠不及俄語多!至少在德語裡面,這些形容詞的變格和名詞之間的關係,還有跡可循,但在俄語中,光是書本的書這個字,就有Kniga、knigu、knigy、knigoy、knig'e等不同說法,而且根據這些字在句子中的位置、或使用的介系詞不同,還有其他更多格可以變。
聽起來很有沒有一個頭兩個大呢?據說,另一個複雜程度和俄語有得比的語言是拉丁語,但拉丁語好歹和英文同宗,不用另外學字母,而且這年頭大概只有教宗、神父在驅邪唸咒時會用得到拉丁語,不像俄語俄國的官方語言,突然有種為俄國小朋友掬一把眼淚的感傷啊!
3. 阿拉伯語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一定能深刻體會到,一旦牽涉到詞形變化,這些複雜的規則真的會讓人腦筋打了個結之後再繼續扭曲變形,就拿阿拉伯語來說吧!阿拉伯語就像其他歐系語言一樣,名詞也分要分「性別」,就算是非動物的名詞也一樣,像是在阿拉伯語裡面,太陽算是陰性名詞,所以如果要拿形容詞來形容太陽的話,也一定要挑陰性的形容詞。
除了名詞要分公母之外,阿拉伯語對於複數名詞也有非常複雜的規定,不像英文只要在名詞後面加個「s」或「去y加ies」,阿拉伯人不只不加「s」,就連母音的位置都要給你來個大風吹,像是阿拉伯語中的男生,單數是walad,複數是awlad,阿拉伯語中的書本,單數是kitaab,複數kutub。
但阿拉伯語中最最讓人頭痛的地方,應該還是在它本身就有分傳統阿拉伯語和現代阿拉伯語兩種,傳統的阿拉伯語,就是你在學校唸書時教科書裡面用的語言,現代的阿拉伯語,則是你每天走在巴格達街頭耳朵會聽見的語言,也就是說,在阿拉伯的世界裡,不是文盲並不代表你不是耳盲,不是耳盲也不代表你不是文盲喔!
4. 中文
的確是有那麼一點難以理解啦!畢竟和上面那些動不動就要分公母陰陽,或是變格、改母音的奇怪規定比起來,中文真的單純多了,當然,中文字不像英文字那樣,看字就能辨音,聽音就能辨字,想要閱讀一篇基本的中文文章,至少得要先認得四千個中文字才行,而且還要不時面對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狀聲詞,猜看看到底這些「啦」、「喔」、「哦」到底代表什麼語意,但是相較而言,中文的文法簡單多了。
不過......聽說咱們中文困難的地方不是在於寫字,而是在於音調,咱們從小學到大的一聲、二聲、三聲、四聲,據說就常把老外整得七葷八素,而且明明同一個字,不同的語調,不同的抑揚頓挫,不同的高低起伏,往往衍生出不同的意義,對於習慣看人臉色不習慣聽人音色的老外來說,可能這才是中文世界最大的進入障礙吧!
《 對英語系國家而言最難學的語言是?》
學習語言是件不容易的事,而學習某些特定的語言更是難上加難。對於講中文的國家而言,就算把英文列為最不受歡迎的科目之一,相信也不為過。但對於那些英文是 母語的國家來說,哪些語言才是他們的罩門呢?哪些語言對他們來說又是輕而易舉就能學起來的?難度其實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
除了大人物之前介紹過的「世界上最難學的4種語言」以外,下面的圖像以各種因素分析出了這些以英文為母語的外國朋友所認為最簡單、中等,以及最難學的語言。中文很不意外的被列進了最難學的語言之一,要達到精通程度必須花上超過一年半的時間……嗯,我們英文可是學了12年還是無法精通啊(翻桌)!
影響學習語言難度的因素包括了:
‧要學的語言和你的母語或已經知道的語言差多少。
‧該語言的複雜度。
‧一個禮拜能空出幾小時的時間來學習該語言。
‧你手上有多少學習該語言的資源。
‧你有多積極。
簡單區(23-24周,575-600小時可達到精通程度):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義大利文、羅馬尼亞語、荷蘭語、瑞典語、南非荷蘭語、挪威語。
中等區(44周,1,100小時可達到精通程度):北印度語、俄文、越南話、土耳其語、波蘭話、泰文、塞爾維亞語、希臘語、希伯來語、芬蘭語。
艱難區(88周,2,200小時可達到精通程度):阿拉伯文、中文、日文、韓文。
阿拉伯文:因為阿拉伯文與歐洲的語言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