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是戰爭還是自然災害?

樓蘭古國概述

樓蘭古國建立於公元前176年,到公元630年卻突然神秘的消失,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一直是人們多年來探索未果的神秘事件。

樓蘭古國位於新疆羅布泊西部,在古代絲綢之路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在絲綢之路的年代,樓蘭古城通過商業致富,使樓蘭人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中原的商品和文化也借著絲綢之路傳入樓蘭,給樓蘭帶來了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樓蘭古國成為了當時西域三十六國中的一個獨立的國家,然而在存在800年之後卻神秘的消失不見。

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究竟是外敵的侵入還是自然災害的毀滅?樓蘭古國的人民又去了哪裡?世界奇聞網(www.qiwen.org)為您揭秘

樓蘭古國遺址的發現

樓蘭古國遺址是西方的冒險家首先發現的。在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西方冒險家將目光投向了位於亞洲中部、沉寂了一千餘年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1900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和同伴第二次來到這裡探險,他們艱難地走到羅布泊北岸,準備在附近挖掘淡水,發現鏟子丟了,隨行的嚮導艾爾迪克返回去導找,半路遇到了大沙暴,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狂風過後,一座泥塔、房屋組成的古城奇蹟般的展現在眼前。

轉年,斯文•赫定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開始了對這座古城址的挖掘和探索,希望能夠從遺蹟和文物中再現昔日的繁華。根據挖掘出來的字樣,斯文•赫定推斷這座古城原名可能是「樓蘭」。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中國學者馮承鈞也就樓蘭名稱的來歷問題撰文,指出「樓蘭」來源於這裡的湖泊「羅布泊」的古名,因為在《水經注》第二卷中引用《西域記》中的提法,稱「羅布泊」為「牢蘭」海,「牢蘭」與「樓蘭」當為一個名字的不同譯法。

繼斯文•赫定之後,各國探險家紛至沓來,其中包括英國的斯坦因、美國人亨廷頓、日本人桔瑞超等,他們發現並帶走了大量的古文物。斯坦因在1906年根據從樓蘭發掘出的漢文,推算樓蘭古城大約在公元3世紀至4世紀的時候就被放棄了,他還特別指出「文書上同樣可以確證此遺址的地名就是中國古代史書上提到的樓蘭」。

從斯坦因等人挖掘出來的木雕、浮雕、上漆家具、青銅藝術品、精美的女士繡鞋,以及在距離樓蘭遺址約四英里的地方發現的古代墓葬中出土的各種隨葬器皿和精美華貴、色彩艷麗的絲、毛織物,可以看出這裡的物品明顯帶有漢代風格和中西方交住的痕跡。結合一些史書上的記載,說樓蘭地處交通要道,向北可達庫爾勒地區,向南可至羅布泊南面的米蘭娜國,向東則直接有幹線與敦煌相通。

這些實物和文獻記載可以幫助我們初步確定樓蘭曾經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交通樞紐和商貿重鎮。那時的樓蘭,是羅布泊綠洲上的一個王國,伴隨著漢朝統治的介入和絲綢之路的開闢,更成了南來北往商家的必經之地,樓蘭地區流通著前來交易的各國的錢幣,織鋪、香料、琉璃等等,呈現出一派商旅雲集、經濟繁榮的富足景象。

按照出土的文書和我國著名史書《史記》中《西域傳》的記載,可以推斷大約在公元前77年,漢昭帝為了加強對樓蘭的統治,派大將軍殺死了樓蘭的國王,立國王的弟弟為王,漢軍也開始派兵在此駐紮戍邊。東漢時期,樓蘭國日趨強盛,吞併了一些小國,成為包括原樓蘭國在內的一個大國。

東漢時期還在樓蘭城內設置西域長史,並一直延續到魏晉。這一時期,西域長史對樓蘭地區的居民建立各種制度,使當時的社會生活帶有明顯的漢族色彩。從後來發現的樓蘭城外人工渠道的痕跡判斷,那時的樓蘭曾經也是滄海桑田,有著相當規模的農業生產,這一點可以從中國考古工作者挖掘到的木簡上得到證實,那上面清楚地記錄著二十多個屯田將耕種數百畝田地的詳細記錄,到了東晉後期,中原地區群雄爭權,戰亂連綿,朝廷忽視了對西域地區的統洽,樓蘭也漸漸與朝廷失去了聯繫。

再到公元6世紀前後,中國史書上就已經找不到關於樓蘭的記載了。至唐代再次出現關於樓蘭戰事的記錄時,那裡已經被描述為一片荒漠,王昌齡在詩中寫到「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也將樓蘭形容為「城郭巍然,人煙斷絕」了。

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猜測

關於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有很多揣測,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對於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最盛行的說法是由絲綢之路的變遷造成。兩晉之後,絲綢之路改走北道,中原在樓蘭的駐兵和屯田事業也從此向北轉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樓蘭古城便慢慢被廢棄,最終銷聲匿跡。

也有人認為是戰爭摧毀了樓蘭城。作為重地,歷史上匈奴、吐蕃、月氏等國都曾統治樓蘭。在樓蘭城周邊的多處墓地可以看出,在同一區域同一時期的墓地葬有不同的人種。有可能是樓蘭被占領後,占領者實行了屠城,然後撤離,樓蘭因此慢慢被風沙湮沒。

除此以外,人們還認為當時的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是大自然的災難造成的,關於這種災難,有些人認為是乾旱引起的,當時從樓蘭國出土的文書上還可以看到,樓蘭的水源確實日益匱乏,一些文書上記載了號召大家節約用水的文字,水源的緊張必然導致農業生產力的下降,糧食不足,也必將逼迫久居在這裡的人們另外去尋找新的家園。當然,這種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不是突然發生的,它必然與人們忽視和破壞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有關。

由於水源的缺乏讓樓蘭古國附近的地方變成了荒漠,當地的居民只有棄城而逃。

還有人認為是由於洪水,有人認為,在1600年前羅布泊窪地及其周邊有大面積的森林,種類繁多的植被,飛禽猛獸出沒於此,生態環境與現在相差極大。這一時期,塔里木河、孔雀河等河流水源充足,孔雀河與樓蘭古城平行且只有22公里左右,若是樓蘭城缺水,完全可以引孔雀河水入城。

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之謎

近段時間,中科院羅布泊環境鑽探科學考察隊對羅布泊進行了全面的環境科學考察,之前中國也有很多次的考察,其中包括了著名的彭加木,但是都不全面。這次最近的考察隊認為,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很有可能是由於乾旱的原因造成的,但是造成這種乾旱的原因很複雜,既有全球性的問題,也有地域性的問題,還有其他自然和認為方面的因素。

全球氣候旱化

樓蘭古國消失的時間正好是全球旱化加劇的時期,樓蘭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國北方,甚至是世界氣候出現旱化的大背景下發生的,它不是一個孤立的空間,只是由於樓蘭處在乾旱內陸,這裡人文與自然環境的變化更顯著罷了。

青藏高原隆起

在距今7到8萬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這種隆起對中國西北部的氣候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由於羅布泊所處的地理位置位於東亞西北內陸,每年,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幾乎都很少到達這裡。

在地域性因素中,還有一點必須值得注意,據說從近來的遙感資料判斷,孔雀河上游曾發生了一次大的滑坡事件。這次滑坡整個堵塞了孔雀河的河流通道,致使羅布泊的來水被斷。

人類過度開發

當時由於建造樓蘭古城的時候消耗了很多樹木和蘆葦,10萬多平方米的樓蘭古國需要消耗的自然資源是相當恐怖的。在這期間,再加上人類活動的加劇以及戰爭的破壞使得這裡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

傳說中的其他原因

樓蘭的消失與羅布泊的南北游移有關,斯文•赫定認為,羅布泊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歐洲人種部落生活在樓蘭地區,1500多年前樓蘭再次進入繁榮時代,這都和羅布泊游移有直接關係。

樓蘭被瘟疫疾病毀滅。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樓蘭城內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

樓蘭古國拓展閱讀:

從眾多考古學家以及探險家所攫取的考古資料分析,當時在樓蘭古國已經有了貧富差距之分,普通老百姓住的房屋條件比較簡陋,但是遺址中留下的大量做工精細的木製品和古錢幣又提醒人們,樓蘭城中也不乏富甲一方的人家。

在廢墟中發現的大量木工由於手藝精湛足以顯示當時樓蘭古國繁榮的經濟狀態。而且從整個城市布局來看,樓蘭古國已經形成了標準的城市。

1980年,考古學家在羅布泊鐵板河發現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古屍,女性的皮膚為紅褐色,還稍有彈性,面部輪廓非常明顯,眼睛大而深、鼻樑高而窄、下巴尖而翹。經過圖像處理後,生活在數千年前的一位美女,栩栩如生地出現在人們面前。由於這具古屍是在樓蘭地區發現,人們給她取名為樓蘭美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1/node100195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