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上午乘專機離開北京,應捷克共和國總統澤曼邀請,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應美利堅合眾國總統歐巴馬邀請,出席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四屆核安全峰會。
陪同習近平出訪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國務委員楊潔篪等。
捷克總統訪華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3月28日至30日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捷克這個國家有何特點?當前中捷關係有何亮色?習主席此訪有何意義?……
捷克共和國於1993年1月1日成立,此前曾長期與斯洛伐克聯合為一個國家。二者分離後迄今仍保持密切關係。
捷克總統訪華
捷克是中東歐地區傳統工業強國,製造業發達,在一些高科技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目前,捷克經濟形勢較好,經濟增長在歐洲頗為搶眼。捷克旅遊資源豐富,在音樂、文學、藝術等方面也有很大成就。
問題二:習主席此訪有何重要意義?
習主席此訪將是兩國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捷克進行的國事訪問,也是習主席對中東歐國家的首訪和今年對歐洲國家的首訪,是針對歐洲方向的一 次重大外交行動。此訪將全方位推進中捷各領域互利合作,推動中捷關係上升到新高度,同時將體現中國對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重視,並將促進中國和歐洲整體關係 的發展。
捷克分別於1999年和2004年加入北約和歐盟,奉行經濟上與歐盟加強聯繫、安全上與北約密切合作的對外政策。2013年3月,捷克首任全民直選總統澤曼上任;2014年1月,以社會民主黨為首的中間偏左政府上台執政。此後,捷克積極改善對俄和對華關係。
捷克是最早承認新中國並與之建交的國家之一。1949年10月6日,中國同捷克斯洛伐克建交。雙方1957年簽訂了中捷友好條約。捷克共和國成立後,中國與其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雙方確認兩國建交時間仍沿用1949年10月6日這一日期。
捷克總統訪華
捷克新政府成立後,中捷關係發展迅速。2014年4月,捷克外長扎奧拉萊克訪華。這是捷克外長時隔15年再次訪華,標誌著中捷關係實現轉圜。此後, 雙方高層互訪頻繁。習主席和澤曼總統迄今已會晤數次,澤曼總統兩度訪華。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以及捷克總 理索博特卡也都訪問過對方國家。當前,中捷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捷克總統訪華
捷克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第二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額為110億美元,在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這一成績來之不易。中捷兩國去年11月簽署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
隨著兩國間高層互動的展開,雙方在金融、航空、機械、環保等領域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文化體育和科學教育等領域的交流活動也空前活躍。中國銀行入駐捷 克,北京至布拉格直航開通,華信能源有限公司、西安陝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投資捷克等,是近年來中捷成功合作的典型案例。
澤曼總統上任以來改善對華關係的態度始終鮮明、堅定。去年9月澤曼總統第二次訪華,是唯一一位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 周年閱兵活動的歐盟國家元首。捷克總理索博特卡在改善對華關係上與總統立場一致。他在不同場合表示,希望捷克在中國與中東歐合作中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捷克 眾議長哈馬切克也是改善對華關係的積極推動者。
捷克總統訪華
中國與中東歐「16+1」戰略合作正不斷加速。捷克地理位置重要,在中東歐地區分量和影響力突出。中捷合作如果取得長足的、突破性的發展,將對中國同中東歐合作起到帶動和示範作用。
首先,中國與這一地區友好交往源遠流長,許多當年建立的合作項目至今仍在發揮良好作用。其次,雙方經濟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廣闊。與西歐國家相比,中 東歐國家經濟相對落後,更需要中國的投資和市場,與中國開展全面合作的意願更強烈。同時,中國產能也需要走出去,中國的產品和投資能滿足這一地區的需要。
捷克總統訪華
捷克是中東歐的重要國家,中東歐是歐洲的重要部分,因此,提升中捷合作水平對中國和歐洲整體關係發展也是一種推動。發展中捷關係表明,中國不但重視 同歐洲大國發展關係,也看重同歐洲較小國家的關係。另一方面,在16個中東歐國家中,捷克是靠近西歐的國家,也是中東歐地區比較發達的國家,因此加強中捷 合作能為中國進入西歐市場創造良好機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