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管用卑鄙手法:篡改教科書 模糊對華侵略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日本文部科學省18日公布對明年起使用的高中低學年教科書的審定結果。除在慰安婦和南京大屠殺等問題上逃避或模糊責任,新教科書還被要求大幅增加有關領土問題的內容,將竹島(韓國稱獨島)及「尖閣諸島」(中國釣魚島)稱作是日本「固有領土」。這被日媒認為是更反映安倍政權見解的教科書。韓國外交部發言人當天發表聲明,予以強烈譴責,並要求日方立即糾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敦促日本應「以正確的歷史觀教育年輕一代,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日本教科書出版公司編輯的教科書初稿都要接受文部科學省審定。審核人員就教科書初稿是否符合「學習指導要領」、範圍及表述是否恰當等進行審查。學校只能使用經過政府審核並得到批准的教科書。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18日公布的審核結果,全部6套日本史、11套世界史中的5套以及部分公民教科書中將寫入慰安婦問題。關於南京大屠殺,除了目前已經寫明的教科書外,世界史和日本史教科書中也都將有所涉及。但是對於責任的表述,新教科書按照文部科學省的要求進行了修改。
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稱,有的教科書出版公司被要求修改「這些女性都是被強行綁架」的描述。《西日本新聞》說,在實教出版社的《日本史A》中,文部科學省要求對日本政府對其他國家的戰爭補償問題,必須寫明「(日本政府已經)和各國通過條約解決完畢,不會同意對個人進行賠償」。
現由韓國實際控制的獨島
共同社稱,對於南京大屠殺的遇難者人數,有的教科書根據文部科學省的審核意見,增加了「遇難者人數存在多種說法」後獲得通過。原本《日本史A》中使用「殺害了20萬中國人」,並註明也有遇難者人數為30萬人或十多萬人的說法。但由於文部科學省對此不滿意,該教科書中的具體數字被略去,改為「殺害了大量中國人」。
此次日本教科書內容的最大變化是領土問題。據《讀賣新聞》報道,由於日本政府制定了編輯教科書指針的新規則,地理、日本史、現代社會、政治經濟的全部教科書都寫入了北方領土、竹島(韓國稱獨島)、「尖閣諸島」(中國釣魚島)問題。新教科書中關於領土的記述增至現行教材的約1.6倍。
《東京新聞》報道稱,文部科學省新制定的教科書編撰方針要求,在明確寫出北方領土和竹島(韓國稱獨島)和「尖閣諸島」(中國釣魚島)都是日本「固有領土」的基礎上,還要寫明政府主張,以及為解決領土問題而付出的努力等。
文部科學省2014年1月修改了審定標準,要求在涉及近現代史時尊重基於政府見解的表述。前年,小學有關教科書中已經增加了關於領土問題的描述,相關修改在去年公布的初中教科書審定結果中也已得到體現。高中教科書按照新方針進行修改還是第一次。
日本稱中國民兵已登陸釣魚島
日本《每日新聞》評論說,這次審閱並獲得通過的教科書充分反映了日本政府的意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完全按照專家的研究成果等科學編寫。《東京新聞》稱,審核意見甚至包括多項有關日本政府修改憲法,以讓自衛隊行使自衛權的內容。
日本此舉引發韓國強烈反應。據韓聯社18日報道,韓國外交部發言人當天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日本審定通過加大力度挑釁獨島主權,並在慰安婦問題上持逃避責任態度的高中教科書,要求立即糾正。韓國外交部東北亞局局長18日下午召見日本公使抗議審定篡史教材。韓聯社評論說,繼先後審定通過小學和初中教科書加強對獨島主權的挑釁後,日本又拿高中教科書做文章,恐將給去年年底達成慰安婦協議後出現改善跡象的韓日關係帶來不利影響。韓國政府官員18日表示,針對日本此舉,韓國政府將於當天在獨島宣傳片字幕上新增13種語言,加大對外宣傳力度。
「中國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享有固有的主權,這一點是無可爭辯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8日針對此事回應說,日本教科書問題的實質是日方能否正確認識和對待過去那段侵略歷史。
另據美國「防務新聞」17日報道,日本正擴大在釣魚島海域的監控網絡,預計將在3月28日啟用一座新雷達觀測站。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武官山本政志聲稱,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中國海軍或海警力量登島,但「中國漁民」已經登上釣魚島。
誰能阻止安倍?中國有能力但不屑出手
民眾反安倍
在占豪看來,日本今天走向「新軍國主義」的原因有三:
一、日本人島國冒險的性格使然。
島國上的人一般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喜歡冒險。島國之所以喜歡冒險,是因為古代的海洋就意味著風險,而島國由於資源匱乏必須出海,所以這種冒險的民族特性就逐漸養成了。
有這種民族特性的還有英國人等。但是,如果戰友們足夠細心,會發現英國人與日本人在民族性格上有很大差異。
英國人的冒險精神是伴隨著極度保守的民族性格,所以英國人在政治上非常成熟和圓滑;相反,日本同樣是島國,卻不但具有冒險精神,性格上還非常激進。
英國和日本的這種民族性格差異是怎麼來的呢?據占豪的觀察和分析,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歷史因素。
歷史上,英國人在14世紀到15世紀和法國人曾斷斷續續進行了116年的戰爭,兩國的這一長期的戰爭使得英國人雖然具有冒險精神,在性格上卻非常保守。
因為,法國人一直試圖渡海消滅英國,這讓英國人有很強的危機意識,在做選擇時往往會較為保守。
反觀日本,歷史上,陸上大國——中國幾乎從未遠征過日本本土,元朝初期曾有過兩次遠征,但都以失敗告終。
歷史上其它時間,大多情況下都是日本襲擾中國,中國也只是將日寇趕到海里就完事了,日本本土從沒吃過中國的大虧,中國也幾乎沒有給日本任何大的外部壓力。
甚至,每一次日本挑釁國中國失敗後,當日本願意和中國和好時,中國都會張開懷抱歡迎。中國的歷史人文帶來的政治外交態度,使得歷史上的日本本土幾乎沒有什麼外部壓力。
這種格局使得日本人總是能從對外激進冒險中獲得巨大利益,同時又往往不會付出太大的代價,這種歷史因素逐漸形成了日本激進、冒險的性格,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日本戰敗簽字儀式
二、二戰後美國庇護未徹底清算。
二戰後,本來準備對日本進行徹底清算,美國甚至已經打算對日本去工業化。
但是,冷戰大幕的拉開使美國改變了計劃。最後,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不但沒有清算日本,還放過了一些日本甲級戰犯。特別是作為對外侵略最大始作俑者之一的「日王」,甚至未受到哪怕一絲一毫的清算。
1950年,韓戰的爆發一下子將日本的地位拉了起來,日本經濟、工業不但很快得到恢復,甚至連日本的那些軍國主義的遺種也被保留了下來。
戰後頭三四十年,因日本在戰爭中遭到重創,歷史的記憶讓那代日本人都對軍國主義非常抗拒。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新一代的日本人對軍國主義的記憶越來越淺,在這種背景下,日本遇到了發展瓶頸,於是民族情緒疊加日本的民族性格,就再次使得「軍國主義」思潮有了滋生的基礎。
三、美國對霸權的維護,中國的崛起,再加日本經濟的持續衰退,使得日本人有了再次冒險的衝動。
美國為了維護全球霸權,實施重返亞太戰略以遏制中國的發展,這讓剛被中國超過的日本看到了再次抑制中國、發展自己的機會。
日本人認為,借美國之力不但可以遏制中國,還可以給日本在軍事上鬆綁,這樣日本就可以在國際上發揮更大影響力。日本是島國,如果要發揮更大影響力務必要走軍國主義路線,要通過海上的軍事影響力向外拓展空間。
於是我們看到,過去5年當中,「軍國主義」又在日本又復活了。
為什麼安倍能操控日本走「新軍國主義」路線?
日本民族右傾化
安倍之所以能操控日本走「新軍國主義」路線,根本原因有三:
一、日本國內民意情緒右傾化趨勢所致。
雖然日本國內反對安倍走「新軍國主義」路線的人不少,但支持的人更多。
特別是,在日本越來越右傾化的政治大環境下,在民主黨分裂後,在日本已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夠真正挑戰自民黨。一個暫時沒有挑戰對手的執政黨,再配以右傾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日本民意,安倍這個一直有「軍國主義」思想的日本政客是必然會充分利用這一點的。
這是安倍能夠操控日本走「新軍國主義」路線的基礎。
二、美國重返亞太對日本的需要所致。
安倍是一個善於投機的政客,他看準了美國重返亞太要藉助日本的力量,故藉機與美國討價還價,不斷借「中國威脅」來促使美國放鬆對日本的管制。更何況,安倍這麼做,在美國看來是有利於美國遏制中國的。有了美國的默許和支持,這事自然會被向前推進。
三、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發展決定中國不可能用武力阻止日本走「新軍國主義」路線。
中國是不可能和美國主動對抗的,這不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雖然美國在亞太不斷遏制中國,中國也不斷抵抗著這種遏制,並不斷向外拓展空間。
但無論如何,中國都不會主動和美國撕破臉,都不會主動與美國搞對抗,這是由中國的戰略發展利益決定的。這種格局意味著,日本作為美國遏制中國的橋頭堡,只要其對中國挑釁不過頭,中國就不會強力阻止日本走「新軍國主義」路線。
安倍在美國國會演講
考慮到中國如今擁有比日本強不少的軍事能力和綜合國力,中國也不會真的把日本當成戰略對手,基於此,中國也就不會因為日本走「新軍國主義」路線,就真的在現階段下手阻止。
而且,在中國決策層看來,中國有能力在未來對日本的任何挑釁和冒險進行阻止。在這種現實下,以日本人的性格,走「新軍國主義」路線就成了必然。也正是基於此,未來,中日之間最終上演一場戰爭的可能性在不斷增大,而這一切的因,都是因為日本正滑向「新軍工主義」路線。
誰還能阻止安倍?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三股力量可以阻止安倍走「新軍國主義」路線:一是日本人民的力量;二是美國的力量;三是中國的力量。
在這三股力量當中,日本人現在越來越右傾化,差不多一半都對安倍的「新軍國主義」不反感、不反對,以現在日本的民意走勢,民間根本無法形成有效阻止安倍走「新軍國主義」路線的合力。
這一點,表現在日本政壇,就是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可以在短期內挑戰自民黨。所以,日本人民的力量從現在情況看,根本不太可能阻止安倍。
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中國不可以爭取日本的正能量。中國既然現在不準備主動和日本撕破臉,那麼通過外交和輿論,儘量分化日本的國內民意,對未來中國對付「新軍國主義」的日本仍然是有利的。
中國如今的實力可以完爆日本
第二股力量是美國,但以美國堅持重返亞太戰略、堅持遏制中國的態度上看,美國寧可推動一場中日戰爭,都不可能阻止日本走「新軍國主義」路線。在美國人看來,日本人的這種做法會給中國製造麻煩,這對美國維持全球霸權有利。
故從現階段大國博弈利益角度說,美國力量根本也不可能去阻止安倍。甚至,不但不阻止,還會慫恿,現階段美國也的確是在慫恿日本走「新軍國主義」路線。
第三股力量是中國力量,以中國的力量若傾國之力阻止日本走「新軍國主義」路線肯定可以阻止,但中國顯然不可能那麼做,因為那樣不但會打亂中國的大國戰略,對中國來說顯然也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站在戰略視角上看,中國不可能為了阻止日本走「新軍國主義」路線而打亂自己的戰略,更何況中國也根本沒有把日本當成自己的戰略對手。
對中國來說,只會因日本走「新軍國主義」路線而不斷提高警惕之心,提升自己的軍事能力以防止日本未來針對中國冒險,卻不會主動傾國之力阻止日本的這一行為。
上述三股力量,或是不能,或不可能為,故這個世界已沒有人能真正阻止安倍走「新軍國主義」路線。
甚至,哪怕安倍因某些特殊原因掛了或下台了,也會有人堅持安倍路線。所以,對中國來說,現階段已不是去判斷日本走不走「新軍國主義」路線的問題了,而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實力,在未來確保自己安全的事情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9864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