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卸任前對華驚人布局:北京要小心了

中國歷史證明,華夏上升期時,不會出大問題,就怕到極盛後驕傲而內鬨。然後走向衰落,上升期間,敵人越強,反而越努力,淡定。中國還沒到最強時,正 處於這個階段,有這麼多強敵陪練,也是好事,「基礎牢」,將來崛起後也更穩當。有美這個帶頭老大作中國對手,某種程度是考驗華夏智慧與再驗證華夏的歷史規 律。

只要要沉住氣。客觀分析利弊,因勢因時,不盲目不雞血。不要有兩個極端,看到我們有點成果就不知道天多高,以為我們已經崛起成老大了,也不要遇到困難就灰心喪氣,擔心的要死,怕的要命,而是保持客觀,清醒。

一、美穩定加勒比海,中南美洲目的。美在加勒比海,在南海,東海,地中海,這些動作的背後,都是布局,如果我們只從我人的觀點出發,很難看到全部。

美布局周期很長,能否達到它的目標,很難說,但中國要清楚美布局用意。目前美在中南美洲,以與古巴緩和或是和解為標誌,甚至歐巴馬在古巴受到一定委 曲,勞爾拒絕與其握手,也能忍受,說明他為布局可以有所犧牲,忍讓。一些委曲,面子上的都可忍受。這說明美不只有霸道,還有術略。

具體分析下來,是美在利用左翼在中南美洲的退潮,在為下一個二十年提前布局,以準備迎接中南美洲中間偏右的的政權上台。

美以穩定周邊環境為標誌,目標是一將來的資本利潤謀取空間作準備性開拓,二則是加固後院後為其它方向角力提供穩定的基礎。

二、美在亞洲歐洲目前布局。與美穩定自己身邊相對應的是,在歐洲、中東,亞洲則是以破壞者,搗亂都身份出現,讓其它地區動盪甚至出現混亂,破壞競爭對手穩定發展。讓自己身邊穩定,讓別人身也亂飛目標都是為市場。商品市場與資本市場。

以南海東海為例。舉幾個數據大家可看明白

(一)過境南海的每年貿易商品量大概5.5萬億$。

(二)、中國與東協的貿易量6000億/年,且平均年增長率在30%以上,與棒子自貿區建成後貿易量大概3000億$/年。且年增長時在18%,與 倭國的貿易額度大概2700億$/年,與袋鼠國貿易量1700億$/年,與毛子的是1900億$/年,與三哥的2000億$/年。以上占中國貿易額度的大 概一半。

綜上分析美第一波對華戰略,是以破壞遏制中國基礎市場穩定為核心,搞亂南海的目標是為明、後年的TPP為軸的戰略強行推廣作準備。通過市場遏制中國市場,制定規則達到其目的是第一波次。軍事為威懾手段,對準我們的傳統市場。

目前一些朋友興高采烈的認為美不敢對我採取軍事行動,並認為美軟了,以上因素是主因。同樣,相對弱勢的我們,同樣在這種條件下不會對美有軍事行動。 美做為霸權國家,他清楚的明白中國的軍事對應方式。這點可從以建立中美軍事熱線為標誌看出,也就決定他目前對華不會是軍事手段解決為底線,而是以軍事威懾 為基礎的市場遏制為手段。

我們對周邊市場的顧慮與國家目前產業布局的情勢,對美南海作為作出果敢的決策是有一定難度的,看問題不能僅僅從軍事角度,而要綜合。隨美在南海軍事 部署的深入,東協相關國家一定會在搖擺中對我國提出更加高的價碼。這是我們目前的困境之一。以我們目前國家戰略看軍事解決不能根本性的解決問題,而這樣拖 對我又不利。並不是我們沒有辦法。而要實行同樣的是需要長周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9801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