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剛收購了德國機械製造大企業克勞斯-瑪菲集團。一直以來,中國不動聲色地在全球收購多種資產。該集團就是如今中國擁有的許多跨國公司之一。
近年來,中國企業穩步收購國際大公司。不久前,歐巴馬不得不放棄總統下榻著名的華爾道夫酒店的傳統,因為擔心這家如今已是中國人擁有的酒店會有安全 問題。然後是在吉布地在建的大型新海軍中心,許多人認為那可控制經由紅海的世界最大航線之一。還有很多人說,中國在全球參與修建港口設施。
理論上這些設施對中國和東道國有經濟好處,但也可能被用於擴大國際政治影響力和軍事。有專家表示擔憂。比如米歇爾·朱諾-卡蘇亞,他是安全與情報諮詢公司北門集團的執行長,加拿大安全情報局亞太事務部前總監。
中國收購德國機械製造大企業克勞斯-瑪菲集團
卡蘇亞表示,這是中國深思熟慮的長遠戰略目標,它基於簡單概念:購買老牌西方公司;企業運營利潤流回中國;不戰而獲得智慧財產權和市場份額;在收購公 司所在的國家獲得巨大影響力(據《孫子兵法》,影響力強於控制);到海外收購,但不准外國公司在華收購;通過「重要公司」施加影響力,擴大對別國的國內外 政策控制。
卡蘇亞在有關中國影響力的報告里稱,中國的政策就像《孫子兵法》中所講的:「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中國的政策似乎根據的是古老的圍棋
中國影響力如今深入全球資源領域、土地和糧食控制、金融機構、製造業、技術、基因研究、文化產業等等。除了取得技術信息和商業機密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所有這些舉動都可轉化為政治影響力,無論對那些國家的國內還是國外政策。
中國的政策似乎根據的是古老的圍棋。在圍棋中,目標是控制棋盤上最多的地盤。這種遊戲講究耐心和平衡,一個強手必須要變通但果決。西方民主和政策著眼於短期選舉,而中國的戰略是放眼長遠。西方大多數政治人物根本不懂中國不按「西方規則」行事的背後深意,許多位高權重者都沒意識到自己被操縱了。
德媒稱,「德國製造」的標籤在中國非常受器重:上層社會人士駕駛著大眾或者奧迪等品牌的德國汽車,在家庭主婦們的眼中,德國雙人牌刀具或者WMF牌鍋具則是顯示廚房裝備高檔的象徵。如今的中國,早已不再是僅僅消費者對來自德國的產品感興趣的年代,而是越來越多的中國投資者開始收購德國公司。
德國工廠
據德國之聲電台網站1月1日報道,《世界報》文章說,2015年,中國投資商對德國企業的收購熱潮史無前例,總共進行了36次收購。而此前的2014年,中國公司對德國企業進行了30次類似的收購。
「中國投資商併購德國公司也是因為對打入德國和更大的歐洲市場感興趣-至少他們除了對併購德國企業的興趣增加之外,同時也對德國企業的高科技、生產技術和穩定的市場銷售渠道越來越感興趣,」文章說。
《世界報》的文章認為:「正如中國能夠負擔得起並且喜歡購買昂貴進口產品的消費者人數不斷增加一樣,願意前往德國進行投資的中國投資者圈子也在不斷 擴大。最先敢於向歐洲邁出這一步的主要是國有企業和一些與政府關係密切的工業巨頭,如今,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中小企業前來德國進行公司併購,以獲取德國公 司的生產技術和銷售渠道。」
德國工廠
文章說:「為此,中國投資商甚至願意出高價 。2015年,成功的中國投資商為競購有吸引力的德國公司經常比其競爭對手多出價20%或者30%。」
文章說,2015年中國投資商成功締結的36筆收購德國公司的交易中,僅機械製造行業的公司就有15家。
製造國產航母是中國海軍人士的「夙願」。曾擔任中國海軍司令員的劉華清在回憶錄中寫道,幾十年前就代表軍隊向鄧小平請求「應當儘早建造航母」,但被 「資金不足」、「時期尚早」等理由拒絕。之後中國兩代領導人時期雖然都增加了國防預算,但在航母建造上仍遵循鄧小平的路線。報道稱,北京的國際問題專家 說,中國新領導人執政以來,開始認為「與其隱藏軍事力量,不如積極展示」。
「為什麼中國的武器突然升至世界頂級?」德國世界報刊文說,30年前中國的武器還遠遠落後,從1840年到解放前中國失去了軍事優勢,而文革的彎路也使中國失去追趕機會。改革開放後,中國領導層的明確目的就是軍隊需要現代化,必須讓農民軍升級為一支專業的軍隊。
殲15在遼寧號上進行起飛訓練
首先必須是技術的飛躍。從那之後,中國推出一件件高技術的軍事設備。高超音速飛彈試驗是前所未有的傑作,而中國今後的航母節奏也會加快。德國洪堡大 學國際政治學者霍爾特曼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建新航母不應該令人感到驚訝。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積累了技術、財力和人才,中國或許開始迎來先進軍事裝 備『井噴期』。」
「航母起源於一戰時期,為水上飛機整備和雙翼機起飛的水上飛機母艦,發展至今,已成為最大的武器系統平台,是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武器。」香港明報評 點道,當下僅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印度、巴西、義大利、西班牙、中國及泰國等10個國家擁有或正在建造航母,日本現役的直升機護衛艦也有類似航母的 功能。
殲15降落在遼寧號上
文章稱,美國現役的10艘「尼米茲級」第三代核動力航母,都是超級航母;包括中國在內,其他國家所採用的常規動力航母在美國已全被淘汰。俄羅斯現役 僅有一艘「庫茲涅佐夫級」常規動力航母,但已很少出海,俄方將建造重型航母。日本第一艘輕型航母「出雲」號落成後,正在建造另一艘輕型航母,並將於今年下 水,未來甚至將建造中型航母。已擁有兩艘航母的印度未來航母數量也可能增加。
「2001年拉姆斯菲爾德就任美國防長之後,美國曾出現『航母過時論』,但伊拉克戰爭以及阿富汗戰爭使美國國內達成共識,即航母遠未過時。」張軍社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9586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