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遏制中國的最終結果只能是,丟掉世界,拖垮自己!
為了遏制中國,美國極力的打造對華包圍圈。所以也就有了釣魚島危機、南海風雲、半島危機和台海風雲。對中國而言,這些問題確實會帶來干擾和壓力。美國會認為,只要在中國周邊構築起包括圈,以美軍強大的實力必然會令中國屈服。可惜,美國的算盤打錯了。
首先美國小看了中國維護主權、安全的堅強意志。軍事威脅與訛詐反而更加激起了中國的鬥志。在南海和東海,中國實際上已經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已經牢牢掌握了軍事戰略的主動權。而美國,除了派艦機騷擾和與盟友聯合軍演之外,基本上是黔驢技窮。
其次,美國低估了中國的實力和發展速度。只幾年的時間,中國已經基本上掌握了拒止反介入的能力。不但可以自由出入第一.島.鏈,隨時還可以向第二.島.鏈出擊。武力威懾對中國根本不起作用,美國反而心虛於中國的反介入拒止能力。重返亞洲戰略平衡基本上還處於紙上談兵階段。
雖然目前中國周邊的局勢不穩,但一切盡在中國的掌控之中。美國重返亞洲泛力,而中國在與美國的亞洲博弈中卻遊刃有餘。由於美國在亞洲無所作為,中國自然也就不屑與美國纏鬥。從近來一系列的外交舉措來看,面對美國的包圍圈戰略,中國開始跳出圈外斗美國。中國之所以跳出圈外斗美國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複雜的國際形勢對美國來說是一個大麻煩,而對中國則是可以有效利用的外部條件。
烏克蘭危機,引發美俄關係緊張,中國藉機強化了與俄的關係,等於直接為俄提供支持。這增強了俄與美國對抗的決心。俄羅斯強力出兵中東,打亂了美國的中東計劃,美俄關係更難緩和。這是激化並充分利用美俄矛盾,間接打擊美國的遏華戰略。
經濟危機、難民潮、分裂傾向,使得歐洲陷入重大的困境。美國根本不顧歐洲朋友的死活。無奈歐洲只能轉向中國合作。亞投行、亞洲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建設正是歐洲發揮自身優勢和體現價值的地方,中歐雙方一拍即合。此舉等於拆美國霸權的台柱子。
此次中國阿拉伯之旅,在加強中阿合作的同時,給阿拉伯世界注入真正的正能量。中國繼俄羅斯之後強力介入中東,將徹底打亂美國的戰略計劃,這等於是攻美國之必救。
目前中美博弈的情況是,美國緊盯著中國周邊不放,雖然個別國家積極配合,可美國卻不敢大動真章。令某些蠢蠢欲動的國家左右為難。何況中國提出的足以造福亞洲的互聯互通和一帶一種建設又極具誘惑力。美國在亞洲占不到便宜,而中國卻已經滿世界的出擊,已經對美國維護的秩序形成嚴峻的挑戰。
反過來,中國與歐、非、美洲以及阿拉伯世界關係越來越密切,改變世界格局和秩序已勢不可擋。中國搞定了歐、非、中東,回過頭來就可以輕鬆控制東亞。完全聽命於美國的也只有小日本。連菲律賓和越南都不得不搭上中國列車。美國已經被中國嚴重的孤立。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局面,一方面與美國的獨霸世界戰略不得人心有關。另一方面就是中美戰略思維差異所致。
基辛格博士才是美國真正的明白人。他前不久在談到中美關係時指出:在大多數歷史時期,美國得天獨厚,擁有各種豐富資源,對於動員這些資源也是得心應手。這使美國形成一種思維方式,認為每個問題都有解決方案,均可得到解決。因此美國將更多的努力放在相對短期的問題上。中國則不一樣,中國人有系統思維,認為每個問題的解決都會涉及另外一個問題,因此中國人更習慣於概念化地思考問題。
美國是全球稱霸戰略,理應放眼世界,但卻把戰略目光集中於中國身上。只注重於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中國雖然重點在於發展自己,防禦美國的打壓,但放眼的卻是世界。
中國充分利用不利於美國的世界性難題,甚至可以借題發揮,轉移危機的焦點,使美國難以集中精力針對中國。中國沒有稱霸世界的野心,更不想與美國爭霸。如果美國不對中國進行戰略打壓,中國很難在世界範圍之內給美國出難題,更不會急於改變世界格局和秩序。正是美國的打壓政策,使中國不得不做出強有力的反擊。
美國遏制中國的最終結果,只能是丟掉世界,被中國拖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89524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