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擊敗國際巨頭:保住中國「糧食主權」

2月4日報道,中國最大海外收購已塵埃落定!中國化工集團公司(ChemChina,下稱「中國化工」)斥資近三千億元人民幣拿下了全球第一大農藥公司瑞士先正達(Syngenta)。

這一併購來之不易,除了金額巨大外,競爭對手非常強勁。此前,美國的轉基因巨頭孟山都也對先正達虎視眈眈,欲將其整個吞下。不過,先正達拒絕了孟山 都,選擇中國化工。如果孟山都最終拿下先正達,則其在種子基因工程領域將獲得前所未有的優勢,這對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而言,將是非常不利的形勢。相反,如 果收購成功,中國化工將成為一家轉基因種子生產商,同時也將直接挑戰孟山都的龍頭地位。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簽訂儀式

如此大的一筆收購令業界震撼,而作為該收購的操盤者——中國化工董事長任建新卻鮮為人知。任建新1958年出生於甘肅蘭州,正如當地的特產——蘭州 拉麵一樣十分低調。但也如同蘭州拉麵已在中國南北遍地開花一樣,作為中國化工的開拓者和掌舵人,任建新帶領中國化工早已放眼至全球,並收購了海外多個行業 的多家公司。

「創業」資本僅為8個人、一萬元、一份價值250元的專利

在2015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中國化工以營業收入418.13億美元(摺合人民幣2750億元)位列第265。2014年,中國化工的資產總額已達2742億元。

其實,總資產和年營業收入雙雙超千億的中國化工成立僅十年有餘,但中國化工的根源可以追溯至1984年成立的一家名為藍星清洗的小公司。

彼時,年僅26歲的任建新在化工部化學機械學院做團委書記,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發現所在研究院的一項酸洗技術專利在鍋爐結垢清洗方面有很大的市場,而當時這種清洗技術在中國還是個空白。

中國化工董事長任建新(左)與先正達董事長戴莫瑞

任建新當時靠著抵押家產借到的1萬元資金、一份價值250元的專利,以及另外7位共青團員,成立了一家名為藍星的工業清洗公司,開始了「創業」的道 路。有媒體報道稱,在抵押協議書中,任建新寫道:「我將自己的家產拿來做抵押,如果失敗了,將家產變賣後從財產上作一個補償,另外本人的職位級別降一級, 從科級幹部降為普通幹部,工資降一級。」

當時正值大批中國政府官員開始「下海」、進入私營工商業的時代。但由於得到政府融資,任建新的藍星公司從法律上是屬於國企,但在經營上像是一家初創民營企業。

藍星從清洗一隻結滿茶垢的茶壺開始練攤,然後開始清洗工業鍋爐,清洗青海至格爾木400公里的輸油管道,一直洗到中國第一個實驗載人宇宙飛船「神舟號」的發射設施。

隨後,藍星飛速發展,並將技術推向了全國,且占領了國內工業清洗市場的多數份額。當時,在中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了幾百家的清洗工程公司,並構建了一個新的行業——工業清洗產業,把國外的對手擠出了中國的市場,因此藍星也被稱為「清洗大王」。

藍星雖然在快速發展,但身處蘭州總還是有一定的地域性束縛,彼時,任建新的眼光也早已投向了首都北京,甚至更遠處。

2006年1月,藍星集團耗資4億歐元收購了全球第二大蛋氨酸生產企業法國安迪蘇集團100%股權。同年4月,藍星收購澳大利亞的最大聚乙烯生產商 亞凱諾斯公司。通過這次併購,藍星集團以最短的時間、較低的成本獲得了國外乙烯及相關資源,也為發展化工新材料奠定了原料基礎。同年10月,藍星又與法國 羅地亞集團在北京簽署了全資收購後者有機矽及硫化物業務項目的協議。憑藉此次收購,藍星集團將有機矽單體的生產能力提升至每年42萬噸,躍居世界第三大有 機矽單體製造商。

收購羅地亞有機矽及硫化物業務協議

隨後,中國化工海外收購由全球第七大農藥生產商以色列的Adama,到歐洲最大光能板生產商REC。再到2015年3月,中國化工又收購了全球第五大輪胎生產商義大利的Pirelli。

在2016年,已經58歲的任建新又成功完成了3次收購。

1月11日,中國化工以9.25億歐元,悉數收購加拿大Onex基金擁有的德國橡塑化機製造商克勞斯瑪菲集團(KraussMaffei),這也是 迄今中國在德國最大一筆的投資。1月15日,中國化工通過旗下中國化工油氣公司成功完成對瑞士摩科瑞能源貿易公司(Mercuria Energy Trading)的戰略投資。通過此次投資,中國化工進一步做深了在能源領域的產業鏈條。2月3日,中國化工又斥資近三千億元收購了全球第一大農藥公司瑞 士先正達(Syngenta),成為中國最大的海外收購。

在成功併購海外企業的同時,任建新還帶領中國化工積極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者。

藍星集團大樓

2007年9月,黑石集團以6億美元入股中國藍星集團,占有20%的股權。任建新引入黑石集團作為藍星的戰略投資者,一方面是為中國化工引入資金, 得到市場認證,因為黑石是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它能進行投資,說明公司是十分有價值的。另一方面,可以引進黑石在化工方面的經驗,改變公司治理結構,同時 對中國化工的國際化戰略也非常有幫助的。

對於這些海外收購,任建新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其在接受《人物》雜誌採訪時曾稱,自己有一套整合的邏輯——買得來,管得了,乾得好,拿得進,退得 出,賣得高。其同時表示,對併購過來的企業在管理上決不手軟,但要重視與併購國間的文化融合,他的理念是:我們去收購它,不是征服它,不能以一種占領軍的 心態去收購和管理。

其實,在收購整合國內外企業時,任建新多展現出的是極強的進取姿態。但在另一方面,其又是一位樸素親和、知恩重義的人。1995年,藍星集團總部遷至北京,隨行1800名員工的住房、配偶工作以及孩子上學等問題,任建新悉數解決。

在解決員工家屬和分流員工就業的問題時,任建新創辦了一家蘭州拉麵的快餐連鎖企業。在取名字的時,他反覆斟酌,將其命名為「馬蘭拉麵」。一方面是紀念自己已早逝的母親馬慧,同時也包含有蘭州、藍星的意思在裡面

藍星集團大樓

《人物》雜誌此前報道稱,早在1992年任建新就在一次與中層幹部的交流中表示,「藍星總部要搬到北京去,不僅是北京,還要在國外建立總部。」當時 在場的人無不訝異。時至今日,一些藍星老員工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為任建新的長遠眼光和決策力而感佩。1995年,在彼時化工部領導的支持下,藍星清洗順 利上市,同時藍星的總部也順利搬至北京。

此前,中國有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但並沒有中國化工,任建新想要組建中國化工的想法早就刻在腦海中。2002年,任建新起草了關於組建中國化工的報 告上報到了國家。2004年5月,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在藍星公司等原化工部直屬企業重組基礎上組建,任建新一直擔任總經理,後擔任董事長。

曾經的清洗大王達成中國企業最大海外併購交易

作為曾經的清洗大王,中國化工在任建新的帶領下已經成長為一家大型央企,同時還是一個超級併購高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8870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