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紛紛猜測人民幣貶值是否成為一種趨勢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再次發聲,在他昨天發表的《人民幣貶值不該淺嘗輒止》中如此寫道:「然而中國既沒有讓人民幣匯率浮動,也沒有充分地貶值,讓投資者覺得未來一定會上漲。它只是稍稍有一些貶值。
查理·金德爾伯格(Charlie Kindleberger)管這叫「啃第一口櫻桃」。(誰會只吃一口櫻桃呢?)中國現在已經標明它的貨幣掛鉤不再牢固;但貶值又遠遠不能創造看漲的預期。
這一來一去會讓投資者確信,這個貨幣的未來走勢是下跌的——也就是會加劇資本外逃(看起來已經開始了。)接下來呢?中國可以直接讓人民幣匯率浮動;以中國經濟目前的狀況,肯定會出現大幅貶值。
人民幣貶值僅僅是個開始
但這會嚴重加劇貿易對立,給外交政策帶來麻煩。也許這樣的犧牲是值得的,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領導層打算走出這一步。他們只是走出了一小步,創造了一點微不足道的效益,卻導致前景預期的不穩定。
在克魯格曼眼中,這次人民幣貶值僅僅是個開始,中國顯然並沒有採用一次到位的大幅貶值,從中可讓我們看到一種情感的糾結,從前年的「以緊縮提升產業 發展」逐步退入去年的「適當點對點注入活力」,直至今天通過人民幣貶值出口通縮,出口過剩產能,中國領導人不得不放棄被接納為SDR(特別提款權)會員的 期待,轉而恢復使用二十年前通過人民幣貶值擴大出口的思路。
全球經濟增長離不開中國的貢獻
這種思路被證明的確有效,當中國保持對美國每年出口順差高達3000億美元以上時,無論是進口商還是投資商們對於人民幣都趨之若鶩,人民幣受喜愛的程度並不亞於任何一種SDR成員貨幣。美國一直在督促中國讓人民幣升值
當領導人一直期待緊縮政策會提升中國產業升級時,卻沒有預想到這種思路非但沒有真正發生效果,反而一再加劇中國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債務膨脹,創新力沒 有足夠的發展,而產能過剩卻愈演愈烈,這導致國際熱錢從去年底開始逐步看空人民幣,最近的股市被做空只是這種心理的一種呼應,成了壓垮人民幣的最後一條到 場。
產業升級是美好願望,但債務危機和產能過剩卻是燃眉之急,人民幣貶值讓無數中國出口企業鬆了一口氣,但問題是他們到底能高興多久呢?
假如把世界經濟比喻成當年的泰但尼號遊船,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便是撞破船底的冰山,儘管QE如同一隻抽水機不斷排水救船,但世界經濟依然沒有根 本好轉,即使最榮景的美國也依然時好時壞,嚴重依賴債務放水和金融投資維持非常微弱的增長勢頭,歐盟與日本根本沒有起色,其他地區充滿了不明朗預期。
中國對此已經作出了巨大犧牲,從投入4萬億人民幣到後來獨自保持人民幣匯率高企,每次都顯示出高風亮節偉大形象,一方面繼續帶動各個原料生產國對中 國出口,另方面呵護東南亞各國與中國的出口競爭,成人之美,發揮了偉大國際主義精神,得到的卻是外匯銳減,出口下降,順差消失,而越南等國更加變本加厲與 中國展開南海爭奪,中國實在沒有理由繼續用人民幣高企來補貼這幫不仁不義之徒。
走強的美元將降低美國的出口
今天人民幣貶值開個頭,一是殺那些長期以來訛詐中國原料進口價格的國家,二是殺那些吃中國飯卻加害中國的國家,這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國際發展戰略方向性改變。
此時美國還在做著「美國企業回歸故土」的美夢,而日本依然期待安倍經濟學能讓日本經濟起死回生,歐盟還在為希臘危機和俄羅斯武力干涉焦頭爛額,轟然 一聲中國轉來了人民幣貶值消息,馬上讓美聯儲加息幾率大大下降,美國企業很可能再次轉向中國加工市場,熱錢不但不會馬上離開中國,而且將等候美元下跌的信 號。
一旦各國爭相貨幣貶值,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中國那樣獲得轉嫁過剩產能的優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如中國人那樣喝出血本占領市場。
2011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
記得上世紀八十年年代初,一位中國領導人被外商提問時的回答:「我們不會貪便宜買二手設備,賺錢是我們次要目的,我們要買你們最好的設備,有了它就 如有最好的武器,用這些武器把你們打敗,讓你們永遠站不起來!」這是何等的豪言壯語,這三十年來我們何嘗不是臥薪嘗膽來實現這個目標的呢?
沒錯,中國人喜歡模仿,就如著名經濟學者熊彼特所言:「模仿是另種創新模式,它一方面消滅原因的創新價值,又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創新價值,推動整個市 場發展」,正是這種「創新---模仿---創新」模式的循環導致了經濟周期性發展,這何嘗不是中國這個巨大生產和貿易國家對世界發展的偉大貢獻?
按照克魯格曼的預想,人民幣貶值代表了中國領導人的思路改變,它意味著中國將再次開啟「另個三十年」的征程,讓世界哭泣吧,讓世界發抖吧,中國已經在許多行業中具備提供幾個地球所需的產能,而且越來越多,請問有那個國家看了不發抖呢?
中國經濟不是一個單純的供需關係問題,而是一種恆久不散的產能過剩膨脹現象,誰也解決不了,除非這十四億人民能找到另個可以移民的「地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