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冒險非要西進?用高鐵打斷美海洋霸權

占豪:該如何看待中巴經濟走廊的風險與機會?

有網友擔心,如果高鐵開通了,擔心中國伊斯蘭化,擔心極端主義,擔心風險很大等等。

對此,談幾點占豪的個人看法:

一、西進是中國的戰略發展方向,是中國推動「陸權」回歸,平衡大年「海權」不利中國的局面。

一帶一路所蘊含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關於中國的國家戰略,占豪已詳細分析了中國大國戰略發展方向,並以一個對聯總結了中國未來的大國戰略。上聯:立足亞太,聯俄、遏日、攏東協;下聯: 深入中東,拉印、通歐、穿中亞;橫批:弈和美國。如今,中國的國家戰略就是這麼走的。這其中,就詳細闡釋了中國為何必須向西發展。而且,由於中國有了高 鐵、重載鐵路這樣兩樣打破海權壟斷世界的有力武器,更該向西發展。

所以,中國向西發展,充分利用高鐵優勢是中國的既定戰略,看看現在我們推動的「一帶一路」就是要用高鐵這一武器來打通陸上的交通線。對這一點有了認 識,才能去考慮別的,如果對戰略缺乏認識,單單就因為某個因素就認為如何有風險,那恐怕日子就沒法過了,因為喝涼水也可能被噎死。有了戰略概念,再去評判 是不是去做,如何去做,才符合做事的正常、正確順序。

三、中國文化從來都是包容的,中國伊斯蘭的歷史已差不多千年。

很多人擔心中國會和伊斯蘭產生衝突,其實中國和伊斯蘭融合的歷史已經有千年歷史了,有磕磕碰碰,但總體是不斷走向融合的。而且,世界本來就是走向融 合的,這是趨勢,誰閉關鎖國最終都閉不住,鎖不住。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以及伊斯蘭文化都不同,中國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是世俗化國家。這樣的國家是基本 不可能被伊斯蘭化的,所謂的伊斯蘭化的擔心是大可不必的。事實上,伊斯蘭對外綠化是從我國宋代即開始,數百年以來包括東南亞、北非很多國家都伊斯蘭化了, 但中國沒有。甚至,由於沒辦法在中國深入發展,後來伊斯蘭教就只能試著和儒教進行融合,但也沒有成功。對文化的衝突,其實大可不必。更何況,哪怕有一些沖 突,總還是要向前走的。

一帶一路示意圖

四、極端主義並非只有伊斯蘭,其它民族和宗教也有,伊斯蘭也不都是極端主義。

很多人擔心伊斯蘭的極端主義,伊斯蘭極端主義近些年的確有發展,但並非所有的信仰伊斯蘭的都是恐怖主義,事實上絕大多數伊斯蘭教國家都是恐怖主義的 受害者。之所以最近些年極端主義較多,根本原因在於中東在近三四十年成了能源、地緣、文明衝突的中心,因大國博弈導致國家對國家的侵略,使得中東很多國家 缺少強有力的政府,無政府狀態又促使了極端主義的發展和蔓延。這些地區習總其實在G20峰會上已經給開出了藥方,就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通過發展來解決問 題。試問,誰不想過好日子?誰想成為索馬利亞、利比亞、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呢?老百姓都不想的,而中國就是送「福音」的國家。

一帶一路計劃將極大地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

五、不能因噎廢食。

滾滾長江,歷史長河不停息,面對未來我們需要的是發展,哪怕可能存在困難,那麼解決困難也要推動發展,因為這是唯一的出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所以,既然戰略決定了向西發展是我們的方向,那麼就一定要推動,哪怕存在一些風險,那也要通過解決相關問題來促進發展。

所以,占豪的看法是,有擔心不是壞事,這說明前方之路並不太平,那麼我們一定要注意腳下。但是,無論前面多麼荊棘,我們都得去披荊斬棘地前進,因為停下意味著死亡!

中巴邊境通道和瓜達爾港

二、巴基斯坦是中國西面最鐵的「兄弟國家」,中巴經濟走廊對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具有示範意義。

中巴是「鐵哥們」,這是歷史鑄就的,是因為印度這個國家必然存在且印巴永遠都難以實現真正骨子裡和解的基礎決定的。所以,中巴之間根本不設防,巴基 斯坦如此對中國,中國也如此對巴基斯坦。在中國,老百姓稱巴基斯坦為「巴鐵」,在巴基斯坦中國被稱作「兄弟」。這種關係決定了,中國將巴基斯坦作為合作的 樣板,打通巴基斯坦這條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關鍵節點非常重要,具有戰略示範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87586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