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聯合國一條約六十國都簽了 唯中國不簽

聯合國一項監管全球850億美元武器貿易已於12月24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30個國家簽署該條約,其中60個國家已經予以批准。最大武器出口國美國尚未批准該條約。

法國媒體12月23日稱,聯合國強制要求締約國設立武器出口管控部門,對每一批出口武器,進行是否有違國際禁運規章、是否將用於種族屠殺或其他戰爭罪行、是否有可能落入恐怖分子或犯罪組織手中等方面評估,違反該條約規定者被視作違反國際法。

聯合國大會通過

法媒體稱,全球最大的幾個武器出口國中,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和英國已簽署並批准該條約。最大武器生產和出口國美國簽署該條約,但未正式批准。中國和俄羅斯還未簽署這一條約。

全歐洲都在幫中國搞軍備 西方禁運完全失敗

英國媒體文章,原題:中國利用美國重要盟友的技術升級艦船

殲-20

若人民解放軍明天就迎來戰爭,其武器庫中將充滿來自德法英等美國最緊密盟友的硬傢伙。

中國多數先進的水面艦船都是由德法設計的發動機驅動。中國驅逐艦配有法國聲吶、反潛直升機和地對空飛彈。水面上空,英國戰鬥機發動機為解放軍空軍的 轟炸機和反艦殲擊機提供了動力。中國最新式的偵察機搭載了英國空中預警雷達。中國性能最優越的攻擊直升機也依賴於歐洲公司設計。

但中國的歐洲採購狂潮中最具戰略意義的項目在水下。效仿上世紀快速崛起的大國,中國正在打造強大的潛艇部隊,其核心是德國公司設計的最新型柴油發動 機。隨著北京在周邊海域展示肌肉,柴電潛艇或將成為針對美日的最大威脅——而這一致命能力的建設卻是以北約核心成員國德國的強大發動機技術為基礎的。

圖為中國核潛艇和常規潛艇在大洋練兵。

俄羅斯仍是中國最重要的武器和技術來源,但歐洲的軍事硬體和技術為中國填補了重要缺口。事情本不該如此。歐盟自1989年開始對華實施武器禁運,但該政策並未得到嚴格執行。武器及軍民兩用技術源源不斷地從美國的歐洲盟友手中轉移到中國

圖為中國空軍殲11B戰機編隊。

歐洲政府批准對華出口飛機、艦船、成像設備、坦克、化學製劑和彈藥。歐盟發言人表示,武器禁運並不包括軍民兩用產品,各成員國可自行掌握此類產品的出口管控。批評人士稱,這表明歐洲組織架構的鬆散。

在可預見的未來,歐洲的超音速戰機、德國潛艇或西班牙運輸機等產品仍不會賣給中國。但同時,歐洲發現武器零件貿易有利可圖,尤其是不受禁運政策影響的軍民兩用產品。專家認為,對解放軍而言,軍民兩用產品的重要性要大於歐洲交付的武器系統。

地理因素也是原因之一。歐洲和亞洲之間的地理距離意味著,在歐洲眼中,中國更像是機會,而非威脅。中國國防部則表示,外界誇大了解放軍對外國武器技術的依賴:中國根據國際慣例,在武器研發領域與別國交流合作。一些人卻將正常商業合作政治化

聯合國一決議對華極不利:動搖半世紀基業

聯合國代理裁軍事務高級代表金垣洙近日接受共同社採訪,就今年迎來通過20周年的《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呼籲「希望未批准的國家能在今年給予批准」。

CTBT是禁止伴有核爆炸的所有核試驗的條約,1996年在聯大會議上表決獲得通過。該條約生效需要條約談判時擁有研究或發電用核反應堆的44個國家批准,其中美國、中國、朝鮮、以色列等8國尚未批准。

資料圖:美國內華達沙漠核試驗場景

此外,金垣洙對去年春天《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審議大會上因持核國家和非持核國家間對立而談判破裂一事表示失望。他指出,「圍繞如何實現 『無核武世界』,國際社會存在嚴重的對立」,面向2020年下輪審議大會,「現在應該開始作業。浪費時間的話,可能會再度失敗,導致NPT體制的信賴性發 生動搖」。

對於受核裁軍進程停滯的影響,部分非持核國家間考慮制定「禁止核武器條約」的動向,金垣洙認為,在今年日內瓦舉行的旨在推進核裁軍進程的聯合國工作會議上,將出現有關該條約的討論。

在此基礎上,金垣洙表示「(即便上述條約實現,)若未得到核大國的同意,條約的實效性將被打上一個問號」,他認為持核國家和非持核國家有必要協調共進。

交部副部長李保東會見聯合國副秘書長金垣洙

金垣洙是韓國外交官出身,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親信。在核爆70周年的去年8月,他曾出席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市舉行的核爆日紀念活動,代讀了潘基文的聲明。

與此同時,中國的鄰居朝鮮又在6日火上澆油,進行了第四次核試驗,這無疑又將核武器提到了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

「一個令人恐懼的消息」,德國《圖片報》6日稱,朝鮮宣稱成功進行了「氫彈測試」。氫彈具有比原子彈大得多的毀滅性。如果朝鮮氫彈真的試爆成功,對 東亞地區甚至整個世界的影響巨大。首先,整個朝鮮半島甚至東亞地區將成為一個火藥桶。美國派遣更多兵力進入該地區,稍不小心就可能導致朝鮮半島的戰爭,甚 至是核戰爭。

朝鮮電視台播放關於核爆的新聞

「朝鮮氫彈引發股市震波」,法新社6日稱,亞太股市剛從黑色星期一股災以及沙特與伊朗危機中緩過神來,朝鮮核試爆又帶來新的危機。由於擔憂朝鮮核試 驗消息引發危機,日經指數收低1%至18191.32點,新年以來日本股市已接連三天收低。當天,韓國、澳大利亞等股市也都收跌。朝鮮核試爆給發展最快的 東亞地區帶來新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將直接影響今年全球經濟的復甦。

朝鮮在閱兵式上展示的飛彈

美國《紐約時報》6日說,此前幾周,朝鮮年輕的領導人金正恩曾誇耀,該國研發出了製造氫彈的技術,世界並不相信。此次朝鮮如果真的試爆氫彈成功,其 性質完全不同以往。歐巴馬政府6個月前才剛剛解決了伊朗的核威脅,朝鮮的聲明重新點燃歐巴馬政府另一個重大的核挑戰,而此前美國政府從來沒有找到過遏制朝 鮮核野心的方法。算上朝鮮這一次核試爆,朝鮮4次核彈試爆中,有3次是在歐巴馬任內發生的。加上朝鮮逐漸改進的飛彈技術,它已經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

韓國《每日經濟》稱,以此次朝鮮氫彈試驗為導火索,中朝關係很有可能達到史上最低點。報道稱,朝鮮在未通報的情況下進行氫彈試驗,是對中國潑了一盆冷水。此前中朝圍繞氫彈問題就矛盾重重,據稱牡丹峰樂團訪華演出也是因此而取消。面對朝鮮「不宣而試」,中國的憤怒可想而知。

「按照以往的規律,朝鮮核試驗差不多每4年左右就要搞一次。」中國亞太學會朝鮮半島研究會委員王林昌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朝鮮此舉更多是既定的發展核武器方針,它執意要走「核武經濟」的路線。

朝鮮核設施

呂超也對《環球時報》稱,從各種跡象來看,朝鮮這次核爆更像是一意孤行而強行進行的。它認為研製出更先進的核武器,特別是有了其所聲稱的氫彈,可以對美韓起到威懾作用,進而可以得到安全搞國內建設,但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法新社稱,美國東部時間6日,聯合國安理會舉行緊急會議,著手討論針對朝鮮進行第四次核試驗採取新的制裁措施。報道稱,朝鮮進行前三次核試驗招致聯合國第1718號、1874號和2094號制裁決議,已受到多重製裁,而新的制裁措施將比以往力度更大。

氫彈爆炸畫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8725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