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軍新型殲-11BH戰機前往南海諸島實戰訓練
據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太平洋論壇網站報道,對美國的一個「挑戰」從最近有關南海的事件可以看出,中國人是如何考慮自己在那個地區的海上戰略的。首先,中國認為自己可以實現次區域的霸權。其次,中國有一套連貫的海上戰略,並採取雙管齊下的做法:對軍隊進行現代化和重組,使解放軍能勝任海權保護任務,與此同時,加強與東協的外交和經濟關係。
改革軍隊與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同步進行的,因為它們都要求一支強大的藍水海軍保護中國不斷擴大的境外海上利益。同時,一支具有不對稱軍力的強大海軍,還能減少美國的軍事技術優勢,從而迫使其與中國的南海領土擴張保持距離。
東協:「一帶一路」發展關鍵
中國在其所占據的幾處南海島礁上進行填海建設,在其中3座島上修建軍事設施,特別是飛機跑道,可安裝雷達和防空飛彈。這些人工島的潛在軍事化引起外界猜測中國會設立南海防空識別區。許多人擔心防空識別區會為中國控制南沙群島空域提供基礎,並有可能制約美國在該海域的行動。
北京戰略的第二部分是抵消東協的任何集體負面反應。東協的負面反應對中國是一個潛在威脅,因為有4個東協成員國——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與中國存在南海爭端。中國如今的策略是把東協的利益嵌入一個經貿和防務關係編制而成的龐大網絡,並且堅持一直以來的通過雙邊途徑解決爭端。
中國的種種努力似已奏效。東協兩次拒絕發布提及北京在南海咄咄逼人行為的聲明。2015年10月美國派出飛彈驅逐艦進入南海執行「航行自由行動」,挑戰中國領土要求。此事雖經媒體大幅報道,但北京仍不為所懼。
美國海軍「拉森號」驅逐艦
同時,中國在繼續打造自己的海上力量。2015年11月,中國領導人宣布重組解放軍,目標是打造聯合作戰體系並克服軍力的嚴重弱點,以達到與美軍勢均力敵。解放軍海軍的戰略力量以及中國把投射海軍力量作為國家的恫嚇施壓手段,都是為了控制南海。目前,中國正不斷積累海上優勢,並得到對東協外交影響力的支持,以威懾從而阻止美國干預。對於中國的雙管齊下,美國將越來越難削弱或「嚇阻」。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