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啟動皇京港深水碼頭建設,對新加坡的刺激巨大嗎?看看中國網友的精闢意見

(ಠ ಠ)| 2017-11-05| 檢舉

陳一諾 資深國際新聞記者11-03 23:46

54贊

從新加坡李顯龍政府2016年到2017年前後截然相反的對華態度,就可見皇京港項目對新加坡來說是多大的刺激了。而這也是當初中馬合建皇京港的最大用意。

過去兩年間,不論是TPP還是在南海問題上,新加坡都極力充當美國遏制中國發展的急先鋒。去年7月所謂南海仲裁案結果剛一公布,並非南海爭議方的新加坡立即第一時間給予承認,還四處急呼。這一番親美疏中的表演立即令兩國關係變得很尷尬,之後就出現了步兵戰車被扣等事。然而,今年9月15日,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李顯龍突然宣布在訪美之前將訪問北京。這距離他上次來訪足足隔了近四年。是什麼促使李顯龍突然掉轉車頭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皇京港項目,尤其是深水港碼頭在去年10月取得的實質性突破,讓新加坡人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事實上,皇京港早就存在,只是因為港口位置、碼頭設施、配套服務等不利因素,其作用和潛力一直未被深入挖掘,與新加坡港根本不在一個層次,因而,一直未被新加坡看入眼。馬來西亞也一直恨得牙癢,不甘心新加坡一家獨享馬六甲海峽的戰略紅利。然而然而,「一帶一路」倡議改變這一切,中馬不僅找到了合作的契機,而且將皇京港項目納入「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大框架中,該項目立即成為兩國合作的旗艦項目,政策、資金、規劃、技術、施工分分鐘就到位,牽頭建設的「凱傑發展」公司也立即組建,並獲得未來3個人工島的永久地契,永久!!!

根據兩國政府規劃,皇京港項目總投資800億林吉特,包括1個深水碼頭(停大型貨櫃貨輪、油輪)、1個淺水碼頭(停靠遊輪)、1個旅遊中心、1個金融中心。去年10月,最為關鍵的深水碼頭正式奠基,預計2019年開通,2025年全面完工。

消息一出,新加坡不淡定了,一方面吵吵深水港技術難度,配套跟不上,難成功;另一方吵吵皇京港有軍事目的,想拉美國牽制。

然而然而,別懷疑中馬兩國合作的決心。今年納吉布訪華時,採訪一位馬籍拿督,大叔直接用中文說:納吉布政府一心要將皇京港打造為拉動馬國經濟的新動力,誰也別想攔;其二,馬國要搭上「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東風,強化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國家地位;其三,馬國分享馬六甲海峽戰略紅利的百年願望正前所未有地在變成現實,怎會有不賣力促成的道理。至於我方的考慮,一則增加一個海路的新選擇,與中南半島鐵路網配合,可形成海陸聯動,也可與瓜達爾港形成網絡;其二,找到一個牽制新加坡的籌碼,可用可敲可打,何樂而不為。這不今年就看到了一些小成果。

雖然目前皇京港港口、碼頭、配套設施、法規政策、人才儲備方面都還不足,追上新加坡港確實需要些時日,但好在現在外國人都不再也不敢懷疑中國的決心和速度了。不是已經有報道說:2019年深水港開通後,60%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貨物都將從新加坡港轉到皇京港,而最先到達的將是中國商船。雖然港口碼頭設施完備不完備很重要,但更關鍵的難道不是我想不想依靠嗎?!

6評論

就是那條河 國際問答達人09-20 14:19

388贊

感謝邀請。馬來西亞皇京港的建設當然對新家坡是個巨大的刺激,否則新加坡國內輿論也不致如此譁然,其最高領導人也不致在扭捏一陣後經思量權衡終究還是在近日來了中國。那何以如此刺激呢?請試析如下:

首先,這要放在當今國際格局急劇調整中美博弈日益浮出水面的大背景來看會更明了。我們知道,政治的本質是「排隊隊,吃果果」,國際政治也同樣如此,而國際格局正是國際政治的現實體現。馬來西亞皇京港的主要建設者及其主要出發點,對於作為當事國的新加坡如何不清楚?怎能不受刺激呢?如果再翻翻新加坡立國至今和其鄰居馬來西亞的微妙關係史,會有助於理解這種刺激的強烈性。

其次,經濟發展最怕替代性,從來都是一個地方興起繁榮了,一個地方沉寂冷落了。作為以國際港口立國靠貿易發家的新加坡,本身又是一個地域極小的小國,家門口突然又冒出一個大港口的嚴重性還需要多說嗎?又何止是刺激?簡直是要了命了。

凡事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經此強烈刺激,相信新加坡人會清醒的認識到:永遠不要懷疑大國的能力,也永遠不要過度考驗大國的耐心。

52評論

太平山花葩山兩地一檢09-19 15:22

838贊

當然是非常巨大的刺激!從新加坡近月媒體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香港和新加坡港口都不只是一般呑吐量大的港口,而是東亞的航運樞紐,轉口中心港,無論你的貨物要運往的地區是多麼偏僻,它們都有頻密的航班供你卸下再立即轉運,所以船隻都選擇停靠上述兩個樞紐港口或其中一個,這功能連日本、韓國、上海及台灣港口都做不到,是地理位置使然。

近年上海港口借著龐大吞吐量的加持,很多航線不需靠轉口而直達世界各地,甚至成為鄰近地區的轉口港,地位迅速攀升中!

香港港口也是以服務中國內地為主力。

馬來西亞的皇京港在位置是具有一些可行條件,但更多的是挑戰與風險,同時也不能做到在非常時期避開使用新加坡海峽的風險對沖,除非馬國東海岸鐵路直達皇京港,又或者馬六甲東西兩岸都有碼頭泊位,以油管及鐵路連接皇京港,但這又會增加中國在和平時期的物流成本,直接降低中國貨品的競爭力。

還有,要創建一個挑戰新加坡龍頭地位的港口,就要有超越對手的效率,政治穩定的環境,廉潔高效的政府配合;然而,四通八達且頻密的航班並不是有錢就能立馬解決的,還要加上經營時日的累積;連深圳想要取代香港港口都那麼困難,計劃的艱巨性可想而知!

所以馬六甲皇京港要取代新加坡港並非不可能,是可能性極低,惟分一杯羹是絕對有可能的,至少可以平衡對衝風險,也讓新加坡不敢太囂張。

上圖是國際航運中心排名

下圖為世界貨櫃吞吐港排名

全球航運中心最新排名顯示,昔日的世界龍頭倫敦港已連續三年輸給新加坡,加上英國脫歐的滯後效應,明年排名恐將進一步下滑;上海在「一帶一路」等因素助力下連年挺進,今年排名第六;至於10年前曾是全球第六大港的高雄港,排名年年後退,如今已退居第27名,跌至中段班。

波羅的海交易所與中國經濟資訊社14日聯合發布「2016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以全球貨櫃(貨櫃)和散貨航運交易金額、吞吐量為衡量指標,公布全球航運中心最新排名。

新加坡、倫敦、香港分居全球前三大港,波羅的海交易所總裁潘傑明表示,隨著亞洲新興國家進出口貨物增加,國際航運中心板塊東移,倫敦、漢堡、鹿特丹等港口地位,正受到上海等新興港口的挑戰。

喜愛本文可分享,鼓勵點個 「贊」

65評論

王建章的世界觀 文化問答達人09-20 12:27

199贊

絕對不僅僅是一般性的刺激,而是極為巨大的深深的刺激。

其實馬來西亞皇京港與新加坡港相比,各種不足也顯而易見,當初英國殖民者在馬六甲海峽建港口,挑的是新加坡可見一斑。

而且,目前新加坡的服務一流,各方面配套設施完備,馬來西亞皇京港雖然總體上各方面條件也不錯,但是其實風險因素也實在不少,這些方面其他答主里都有提到,感興趣的讀者去翻翻,我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也就是說,純粹僅僅是經濟原因,中國下定決心啟動與馬來西亞的合作其實是不容易的。馬來西亞想要建設好皇京港,事實上在全世界,除了與中國合作,再也無第二家有可能取得成功。不相信我講的這話?讀者不妨自己把各個大國在腦子裡過濾一遍,想一想是不是這麼回事。

馬來西亞僅僅依靠自己的能力單獨建設皇京港能夠取得成功嗎?我以為風險重重,因為與新加坡港相比,業務重疊部分太多,客戶憑什麼選皇京港而不選各方面條件更好的新加坡港?它需要多少年在硬體建設上才能趕上新加坡港?又需要多少年在軟體建設上才能趕上?一句話:可以說幾乎不可能!

所以,中國下定決心與馬來西亞建設皇京港那絕對是因為:我們自己先被人家深深地刺激了!我們雖然沒叫沒跳,但我們不是傻瓜,我們絕對不願意被人家卡著脖子。如果新加坡一直真的是沿襲李光耀總理的平衡路線,沒有越過界(越了哪些界,讀者自己去查,我就不列舉了),恐怕我們在政治上要下這大決心也不容易,畢竟這個任務是相當艱巨的。

雖然艱巨,但並非不能完成:

1、硬體上,中國人的基建能力就不用說了;

2、市場上,只要中國自己分流出一部分來,就足夠皇京港啟動了。

3、軟體上,上海港與香港的經驗是可以直接輸出的。

所以,只要下了大的戰略決心,這個事情也是必成的。

成了之後有什麼好處呢?市場上多一個競爭者,少一個店大欺客的主以及試圖聯合外地的大塊頭來欺負自己鄰居的主。

皇京港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的項目,大家一起繁榮,比一家獨自繁榮,對所有人都更好更安全!

不僅是你小國需要安全,我們大國對安全比你更敏感,這是新加坡必須明白的!在政治上一定學會相互體諒,否則由榮轉衰的歷史案例實在是不勝枚舉!

29評論

麵包財經 媒體人 財經問答專家09-19 13:44

197贊

馬來西亞皇京港屬於「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基建項目,該項目地處馬六甲海峽戰略位置,由3 個人造島和1 個自然島嶼組成,占地1366 英畝,計劃總投資800億馬幣,由中國電建承建。

根據招商證券今年4月3日的研報顯示:

2016年10月19日,皇京深水港深水補給碼頭已經舉行了奠基儀式。根據計劃,深水港項目將於2019年完工,會取代新加坡成為地區最大港口,而全部配套工程將於2025 年完工。完工後的深水補給碼頭將可停靠350 米至400米的超大型郵輪,以及20萬噸至30萬噸的散裝貨輪,碼頭還將配備專門的存儲設施,用於石油、石化和植物油在內的液體貨物的存儲。馬六甲海峽是全球最繁忙的海道之一,近八成來往馬六甲海峽的船隻目的地皆為中國,一旦皇京深水港建成,就會成為大型油船的補給港口,中國的運油船會選擇在這裡補給,同時給新加坡帶來了壓力。

這裡有一個小知識點,為什麼馬六甲海峽那麼長,只有新加坡的港口發展起來了呢?這主要是海峽西側的印度尼西亞海岸暗礁多,海水淺,不適合大型船舶停靠。東岸有很多天然良港,英國人在新加坡率先開發。

馬來西亞皇京港對於中國的同樣意義非凡。皇京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西線工程。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線,南海地區海洋爭議的存在以及與南海問題其它利益方存在戰略互信缺失,到目前為止「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並沒有全面啟動,整個建設規劃只能採取由遠及近的方式漸次推進,即先從印度洋和南亞國家入手,優先推進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西線,等真正形成了示範效應再輻射南海周邊區域。

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不僅體現在區域經濟合作、維護海洋權益,還體現在保障軍事和能源安全等方面價值。

17評論

周志宏glee 國際問答達人09-20 12:05

94贊

我個人認為會對新加坡有點影響,但談不上有什麼巨大刺激。

在談皇京港與新加坡這兩個港口的競爭之前,要看看這兩個港口在它們各自國家的地位。皇京港是馬來西亞新的經濟增長點,是中國與馬來西亞經濟越來越緊密聯繫的體現,是一帶一路戰略的關鍵節點。新加坡港不同,它是新加坡國運之所系。失去了新加坡港,新加坡就徹底玩完,水都沒得喝。

由此可見,這兩個港口的地位決定了它們從各自國家所能獲得的支持力度。新加坡必將傾舉國之力保住港口的地位,馬來西亞則寄希望於中國的船舶為其提供訂單。

新加坡港目前在國際上的排名是靠前的。究其原因,首先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扼馬六甲海峽之要衝,水深合適,無風無浪,適合各種大型船舶停靠;其次是配套齊全,轉口貿易所需要的一切服務甚至包括修船服務它都有,並且所有的服務都是國際一流的;其三是政府支持,作為一個國際貿易中心,新加坡政府的一切包括法律都是為其貿易打造的;其四是高效,新加坡港的大部分貨櫃在港堆存時間為3-5天,其中20%的堆存時間僅為1天。鑒於此,新加坡港數十年來積累了眾多非常鐵的客戶,人家生意做熟了,是很難換的。

有一個現成的例子就是馬來西亞的丹絨港,它距離新加坡港非常近,港口條件也不錯,之前馬來西亞期望把丹絨港打造成一個與新加坡港競爭的現代化國際大港。結果呢?航運巨頭馬士基轉過去三個月,無奈又回到新加坡。為啥?因為那是個懶散、低效率的地方。對於國際航運公司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船運公司,有誰敢拿自己公司的命運做賭注開玩笑?

再來說說皇京港,它之前也是個港口,只是沒名氣。有了中國的巨額投資之後,據說它的設計吞吐量將超過新加坡港。從地理和港口條件上看它不比新加坡差。差距在哪兒呢?首先,皇京港能從馬來西亞獲得多少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其次,港口周邊的配套建設能否跟上?第三,中國企業的後續資金支持如何?四、各方面的人才能不能滿足需求?五、丹絨港拖拉懶散低效的毛病在皇京港能不能得到徹底解決?如果以上問題能夠得到解決,2019年建成後,皇京港可以從新加坡手裡搶到一塊蛋糕。但要據此邊緣化新加坡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果能用三十年的時間做到與新加坡平起平坐已經是很了不起了

26評論

臨風聽雨-369白色10-28 15:30

1贊

本人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全球化日益擴大,海運比重日漸增大,中國政府應該也會對如何管控海上運輸風險,作出分散化解預案,並會將之納入國家發展保障大戰略之中,

中國地理位置,海運優勢不突出,受制於人比比皆是,如何將此風險降到最低,我想應該從幾個方面著手。

分字當頭,分解一家獨大局面,投資培植一家或多家控股競爭對手,憑藉中方建設能力與行業技術水平,只需要解決好在政治層面上的問題,成功率極高,可操作性強,一舉數得,好處多多,中方以後應在這方面會加大加快。

散字緊隨,不拘限於己固有路徑,當積極分散形成多路徑物流運輸通道,不限於己有運輸方式,應各種可組合的物運方式參與陸海空兼用,只求最終結果,或成本不理想或無現成,但仍需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將無變作有,將有變作優,將優變作永,分散開來如水銀瀉地,將之作戰略生存保障之路徑,這方法雖見效慢困難多,但不可不為。

化字含巧,減少依賴,儘量改變依賴模式,對內涉及戰略層面的資源,應儘量以自足為第一優選,應放眼長遠,解決根本,而不拘於一時苟營之利,對外積極參與到各經濟利益體當中,作其中一員,彼此糾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制約,滲透,不為單一陣營,免成火力靶子,亂中方可多勝途,利在糾纏無區分,再有儘量減少相關方數量,人多事多,千古不變之真理,雖操作繁瑣無比,並且可能功倍事半,但不可或缺,有渠道就有機會,有機會才會有協商,有協商才會有解決,路總要有才行,沒路可以造幾條就好,或者一腳踩進別人己有的也不錯對不。

解字孕生,積極參與世界事務中,不當旁觀者,多交朋友,己有好朋友,加深合作和感情,對有爭議方或不友好方,也應通過各種多路徑努力,多交流多協商,解決矛盾尋求共有點,形成彼此利益共成,化敵為友作玉帛,雖有總千變萬化困難重重,但決不能因此關閉聯繫的窗口,減少對手,就是壯大自己,迴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有主動解決問題才能孕育生機。

建設皇京港是一種分風險的必然之舉,也許因李顯龍的低劣表現而提前,其實是新加坡應早該有此覺悟,雞蛋總是多放幾個藍子更安全,而且我相信類似的各種各樣的藍子,也必將會越來越多的出現。

對於風險分散化解,任何政府都不會視若無睹,必將盡全力,力爭把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降到最低。

2評論

孤獨的刺客80後 國際問答達人09-26 12:19

15贊

大國興建的皇京港即將運營,是促成小李子這次訪華的根本原因。

大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不主動挑事,但是也不能讓人整天騎在脖子上拉屎拉尿,這樣時間久了,讓國人怎麼能挺直腰杆。

用羅援將軍的話說:「能戰方能止戰,敢戰方能言和」。

這是大國對新加坡一段時間以來極不友好的回擊。皇京港取代新加坡的日子還不是三五年能實現的,但它的作用不僅僅是削弱新加坡對馬六甲海峽地控制,更是用這種方式宣告世界:跟大國選擇敵對只會喪失經濟發展的機會。

在當下新一輪全球化浪潮下,新加坡已經意識到如果不緊急修復與大國關係,那恐怕真的連一杯羹都分不到了,沒有利用價值的新加坡,山姆大叔是不會正眼相看的。所以積極參與大國倡議是小李子挽回頹勢的唯一選項。

皇京港項目順利推進讓那些首鼠兩端的勢力認清了:只有追隨大國這條經濟航母,才能讓民眾受益,經濟騰飛。

1評論

7313829309-19 16:42

38贊

把李顯龍嚇的半死,連忙放開抱緊美國大腿的手,趕忙提著禮物到中國來賠禮道歉!希望中國饒它不死!

4評論

留研 國際問答達人09-26 21:30

1贊

1、馬來西亞皇京港碼頭建沒的啟動,應該對新加坡不會產出什麼重大的巨大的的刺激與影響吧!因為皇京港是是地處馬六峽海峽的西部的港口城市,所有進出南海與印度洋的艦隻其實都繞不過新加坡所控制的馬六甲海峽。中國所有的物資貨運都不可能會在馬來西亞的皇京港進行物資的裝御工作吧!因此馬來西亞皇京港碼頭的開建對馬來西亞會帶來巨大的利益與好處,因為馬來西亞通往印度洋的貨物可不必繞行新加坡。而對中國來說,馬六甲海峽必須經過新加坡這個島國。因此不可能給新加坡港帶來巨大的影響 。 2、中國不可能在皇京港裝御物質的原因是馬來西亞離中國太遠,陸上運輸根本不可能,通過管道二次裝御同樣是成本居高不下的自我折騰。新加坡最擔心最害怕的是:中泰兩國聯手開發的泰國克拉運河,若能開挖,會給新加坡經濟造成無可挽回的巨大經濟損失…

1評論

如果一個小孩穿金戴銀過鬧市,怎麼樣才能保得平安呢?

對,抱緊這條街最粗的那條大粗腿,認這條街最狠的那個人當乾爹,才能保得平安

另一個問題,亂世中,一個絕代佳人怎麼樣才能保全自身呢

對,那就找這個世上拳頭最硬的人,主動貼上去給他暖床,才能保得平安

到了這裡,大家相信我想說什麼了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新加坡區區一城之大,數百萬之眾,卻擁有世界上戰略位置最重要的海峽,簡直就差在臉上寫上『來搶我啊』這幾個字了

另外,咱們再看一下,新加坡南有印尼,北有大馬,兩國都是伊斯蘭國家,印尼還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國家,新加坡作為一個華人主導的國家,夾在中間戰戰兢兢,而周邊國家對於華人那叫一個仇視,新加坡怎麼辦

第一,就是上面說的,抱緊拳頭最硬人的大腿,就是美國,所以開放樟宜基地,用來自保

第二,表現的比其他國家更加反華,才能在這裡生存下來

第三,內部集權,保證不內亂,防止別國勢力插手攪亂國內局勢

所以,我相信大家應該明白了,只有當中國完全控制南海,完全控制東南亞,甚至主導世界,新加坡才能真正成為中國的通房丫鬟,死心塌地跟中國走。

現在早早就向中國表衷心,只能讓自己死的很慘,被周邊各國輪虐,指望中國目前看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新加坡反華,沒有辦法的事,能理解就理解吧,因為誰都要生存!

26評論

DrHLZhang09-21 15:32

12贊

豈止是刺激,簡直就是要了新加坡的老命了。新加坡能有現在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就是占了中轉港的優勢,一旦皇京港建成,至少往中國的大船都不再繼續去新加坡,中國體量這麼大,可以說分走了新加坡港大部分業務,那地位就急轉直下了。這是新加坡難以接受的,新加坡要麼抱上中國的大腿繼續發財,要麼徹底與中國對立,就目前而言,李顯龍在靠近中國,因為新加坡是個騎牆派,別想著他們大部分是華人就會與中國有天然的親近,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新加坡西化的很厲害,新加坡的華人認為他們是國家的主人,就像移民到美國的人的後代一樣。

評論

沁著微風09-21 11:40

12贊

中馬皇京港工程啟動,海運將取捷徑繞過馬六甲海峽,新加坡扼守地理要衝、坐收漁利的經濟優勢就此枯竭,將成為"半死魚"。而中泰兩國開發"克拉運河"多年來也在酌釀,這兩條黃金水道貨運量多是往來中國的海上貿易,一旦打通,對新加坡經濟的重創難以想像。此時彼時,風雲突變,新加坡是提出"美國介入亞太"引狼入室的始作俑者,是中國的麻煩製造者。被智障外交弄得不識時務、親美抑華的李家父子,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中國會智慧的避開外交對抗鋒芒,運用經濟手段,用如此恢宏的手筆,扼殺新加坡於死地。蕞爾小國新加坡遭此報應,正是"搬起石頭狠砸自己腳"。

1評論

手機用戶羊洋亞東10-02 16:32

17贊

我不太懂經濟學,但馬來西亞皇京港建設,為了戰略上航運的安全,每天進出馬六甲的商船中國的外貿進出口占半,安全是大事一旦開戰將影響GDP和經濟發展,與新加坡對頂實際上是中美兩大國的博奕對決,國家繼然出手建設絕不盲目,有若干專家的論證及可行性報告,利大於蔽是必須的,對新加坡這類牆頭草國肯定是競爭威脅,一個街上一家賓館賺錢肯定比5家多,商業不利新加坡,心裡是忌恨中國,可後悔與中國為敵,早晚十四億中國人會慢慢的修理這小兒。謝謝邀請

評論

冇名字09-19 16:17

119贊

新加坡自做孽不可活,中國為什麼要修皇京港深水碼頭?從菲律賓撤下的美軍基地被新加坡接祖宗一樣接回去,你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嗎?馬六甲海峽最窄處只有2.4公里,新加坡又把美軍基地建在自己國家,在戰時,美國只要把那2.4公里一堵,中國百分之八十的海運將中斷,中國沒辦法才建的皇京港碼頭。雖然新加坡都是華人,卻是中國的一個畔腳石,

37評論

攝影大師蟲草大王牛哥09-22 10:42

23贊

絕對的,所以小李迫不及待的跑來中國了,本來新加坡是個最反華的國家,永遠在美國等西方國家不遺餘力的出謀劃策牽制中國。

新加坡本來就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賺了多少錢,卻在政治上打壓中國,妄圖永遠處於這樣一種最有利的政治,地理優勢中,好在中國人的智慧不應該再讓這樣的狀況繼續下去了……

建議儘快加速中國通往泰國海的建設和利用,讓新加坡二頭夾擊,里外不是人,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瀟灑自如,哪一個新加坡的老闆幾十年以來不是一到中國就往北京跑,哪一個新加坡老闆在中國,在北京沒有堅強的後盾啊?

政府必須一心為民,再也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而讓新加坡老闆瀟灑的從中漁利了!

1評論

手機用戶5194969133309-19 17:38

24贊

皇京港項目網上炒得很響,也很香。老實說,情況還不是很明確,因為關鍵問題沒有披露,就是中方是不是真的參與了?是官方資本還是民間資本參與的?皇京港是一個純粹的商業項目還是可以有其它用途?這些問題不明確,一切都是瞎猜想。的確,這個項目的落地,在國際政治上是有影響的,但影響的程度取決於上述問題的答案。如果我們官方資本參與,這個意義就很深遠了,給人的想像空間很大,因此具有戰略意義,如果只是一般性的民資參與,也就是一個可以賺錢的項目而已,不必大驚小怪。

9評論

用戶14409965309-20 17:06

20贊

皇京港對新加坡有一點影響,但絕對不會影響新加坡的地位!首先,新加坡居於馬六甲海峽,本來就占天時,地利!再加上新加坡是民主國家,西方國家如果選擇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更樂於選擇新加坡!首先,新加坡政府的工作效率,以及港口的設施和管理都是世界一流的!皇京港建成以後,馬來西亞政府的管理,以及港口的管理肯定達不到新加坡的水平!再加上有還本付息的壓力,收費高了,人家不來!收費低了,虧損經管!還有客流量的問題,來的船越少,成本越高!所以,應該擔心的是皇京港,到底能不能盈利運轉!

1評論

止0X10-03 12:24

1贊

這不僅僅是刺激那麼簡單。馬六甲商船六成以上都是中國商船,皇京港建成之後,中國商船必然會變更補給停靠港口。如此一來,新加坡的收入來源將大受影響!而新加坡的命門金融結算服務,是建立在航運的基礎上的。

一句話,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評論

蓬勃信業09-20 07:29

17贊

我只能說,會讓國人興奮,會讓敵對中國的國家受到損失,皇京港,瓜達爾港,都能削弱新加坡的航運中心位置!中國有能力制裁和遏制這些國家,有很多方式和方法讓這些國家得不償失!這都是得瑟惹得禍,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中國占了七個,而且有著技術最先進的全自動裝卸平台,誰與爭鋒!厲害了我的國!

評論

咫嵐陳賢忠09-21 23:47

1贊

很明顯馬來西亞皇京港深水碼頭的啟動,會直接對新加坡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一直以來,新加坡港無論是貨物中轉或是軍事補給在馬六甲咽喉扮演著重要角色,從而讓新加坡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這麼一塊肥肉被馬來西分享或是會被取而代之,很自然,影響力會直接下降。我國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如中新關係出現問題,貨船改泊馬來西亞皇京港,很大可能導致新加坡經濟直接出現衰落,因此,這不僅只巨大刺激,而是壓垮其命脈的一根稻草!

評論

老汪19870393209-20 13:37

9贊

新加坡是個小國,但是自視頗高,領導人只服美國,對中國則總是俯視,並以老師自居。不論新加坡對中國的態度如何轉變,中國都應該大力發展與馬來西亞的關係,不能為了面情而遷就新加坡,新加坡骨子裡的傲慢是不會改變的。

1評論

偷天換日才能成功09-19 15:59

45贊

這個心情可真不好說明白,一開始大主顧天天把生意交給自己做,覺得這是應該的,關鍵對涉及大主顧的其它事務一再說三道四,覺得沒他大主顧就不好辦了,現在大主顧己經和自己鄰居合作了,自己被晾起來了,這才再想往回拉就難了,你所擁有的唯一的價值人家都能放棄了你說你當初多傻。

3評論

小按一下09-19 22:43

15贊

當然馬六甲海峽是國際重要道,一個彈丸之國何能支撐背後是美國,新加坡是靠港口補給,轉運,倉儲,結算等賺了大筆資金,美國是靠美元結算手續費賺得國家富有,京皇港建設打破了新加坡的壟斷,並將新加坡的港口貿易分流到馬來京皇港,而中國是貿易海運強國,業務今後肯定是在京皇港,也就是說馬六甲海上貿易60一70%轉到馬來京皇港。

1評論

傳感智慧09-20 11:48

10贊

所以,新加坡的總理2017年9月20日來中國了,對於美國而言,新加坡的價值是反華。對於新加坡而言,中國的價值是不修泰國的克拉克運河,航運繼續繞道新加坡,60%是中國的貨運。新加坡就是美國,利益所致新加坡不可能親中,無非使手段干擾中國發展!糊塗啊……

1評論

姚遠88809-19 15:53

68贊

馬來西亞非常醒目聽話,能夠看準時機和中國撈好處。新加坡華人中的敗類。我都不明白一個華人國家限制老百姓用中文。。這樣數典忘祖的小國不會有未來的。。

5評論

大莊2214222209-21 23:28

1贊

新加坡港當前有60%-70%的中轉貨櫃來自東亞大國,一旦京皇港啟用,新加坡港很快就成為三流港口,甚至成為死港。那麼,相關航運、金融、貿易中樞的地位就此破滅,美帝棄之不用,倉惶乎之落水狗也!

1評論

學子之舟09-22 14:14

1贊

這是新加坡的最大失誤!和西方再近,也就是舉手的收穫,這可是貨真價實的損失,而且是永久的損失!當然,新加坡如能悔過,看在華人血統的面子上,也許還有補救,今後幾年,以觀後效吧!

評論

梁永生lys09-19 21:07

15贊

這是紅果果的截胡!新加坡賴以立身的航運業務將會被砍去一大截!你在街上開麵館,只有你一家,忽然對面又開一家和你一樣的麵館,你說受不受刺激?而且人家還保證客滿,而你不一定!馬六甲海峽80%的貨物是通向中國的,而80%肯定是要停靠黃金港的。

2評論

國王詹姆斯09-19 16:00

52贊

舉個簡單的例子,馬六甲海峽算是個交通要道,要道上有個唯一的旅店,來往的商人旅客需要再次歇腳倒貨,這是新加坡開始發展,生存的基礎。現在離他不遠的地方開了一家更好的旅店。很顯然的就是和他搶生意,以前我一家獨大,現在竟然有人和我搶生意,你說刺激大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7018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