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相網/陳偉國)親反對黨網絡媒體《當今大馬》日前的「國會報道」刊登「納吉在2014年至2016年之間,乘搭政府專機多達181次,比國家元首及副首相加起來的乘搭次數還要多。納吉3年內乘官機181次,比扎希多逾十倍。」
《當今大馬》上述所謂的的新聞,滿足其讀者發牢騷的需求,但該媒體是否認為「國家元首及副首相加起來的乘搭次數」因該比首相多,才算正常?
檳州元首、首席部長及副首席部長,如果也有乘搭政府專機的權利,是否檳州元首及檳州副首席部長加起來的乘搭次數,應該比首席部長更多,才合理?檳州元首及副首席部長坐飛機的次數,出國公幹及旅行的次數加起來,一定得多過首席部長林冠英,才合理?
2012年巫統黨員阿斯班阿里雅斯(Aspan Alias)及著名部落客莫哈末阿理夫(Mohd Arif Sabri)高調加入民主行動黨,這兩人當時是活躍的政治部落格,因為不滿巫統經常對巫統左右開弓而被行動黨招攬。阿斯班阿里雅斯在2009年撰寫一連七集的專題批判馬哈迪評論「Mahathir the happiest man」。
阿斯班阿里雅斯在【馬哈迪——最快樂的人】系列,在最後一集中,如此批判馬哈迪:「他最享受看到每個被他『分而治之』的人奉承他,他並不自覺自己就像被當成皇帝一般,他的四周都是一些寄生蟲。在他的時代開始,巫統變成了一家私人俱樂部,過去和現在都是一樣,成為了高官權貴的避難所。只有他一人在國內和海外訪問時乘坐私人噴射機,沒有任何人,包括龐巴迪全球快車(Bombardier Global Express)敢提起這件事。在馬哈迪擔任首相的最後一年,他幾乎每個月都出門旅行,仿佛就像是一些大國王或是皇帝那樣的環遊各地,善良的大馬人卻很樂意的掏錢包給他付帳。」
阿斯班阿里雅斯在上文中也揭露馬哈迪當時允許了像雪蘭莪、柔佛、砂朥越、登嘉樓,甚至就連巫統婦女組也發行了婦女信託基金(Amanah Saham Wanita,ASNITA)。結果這些基金最終紛紛破產,馬來人的小商家損失了好幾十億令吉。
「公平的來說,馬哈迪在發展國家現代化計劃的貢獻是可圈可點的,可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他卻使用『分而治之』的政治手段,拆除了人民間的團結。我們只是成功的看到了龐大的基礎建設,可是這些發展的背後,我們現在繼承了被分化的大馬人民,以及司法、警察、皇室的完全瓦解。」
當時,行動黨顧問林吉祥說,馬來人陸續加入行動黨乃大勢所趨,非常諷刺的是,莫哈末阿理夫這名推崇單元教育政策的前巫統州議員被行動黨委派上陣勞勿國會議席並中選後,莫哈末阿理夫在其部落格(aspanaliasnet.blogspot.com)一連三天撰文嘲諷行動黨沒有坐言起行,實踐該黨的多元族群領導,並對該黨在大選中委派寥寥無幾的馬來候選人上陣感到不滿,他說這完全不能反映該黨奉行多元種族路線。
阿斯班阿里雅斯後來也公開批判行動黨為偽多元種族政黨,但被陸兆福指為「不重要」的黨員。阿斯班阿里雅斯反擊指行動黨許多領袖被勝利沖昏頭腦,狂妄傲慢,今天高高在上的領袖並非從天而降,亦非神造,而是由無數的普通黨員推選出來的。
阿斯班阿里雅斯說「馬哈迪對他的內閣人選要求不高,他主要的標準就是(對他的)完全忠心:當與他的意見不同時,不要埋怨,或是給予不同的意見……也就是說,他只錄用『應聲蟲』(yes man)。就是在他的時代開始,內閣名單全都是一群不中用的人,對人民毫無責任感。」
馬來人加入行動黨後,若不是清醒地離開,就是成為好像再里爾那樣的花瓶應聲蟲,而林吉祥與馬哈迪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只重用『應聲蟲』(yes man),儘管莫哈末阿理夫推崇單元教育政策,只要能扮演應聲蟲的角色,就是行動黨的好黨員,就能成為林吉祥的「愛將」,好像劉鎮東、郭素沁及張念群那樣。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