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憲法法院通過彈劾朴槿惠,「薩德」有變數?

韓英倫| 2017-03-10| 檢舉

韓國憲法裁判所(憲法法院)星期五(10日)全員一致通過,將身陷親信干政風波的朴槿惠總統予以彈劾。

朴槿惠總統的彈劾案,去年12月9日在國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後,送交憲法裁判所審理。此間,親信干政案也同步由特設的獨立專案偵辦小組「特別檢察」(特檢)展開進一步調查。

而在憲法裁判所中,支持彈劾的國會議員所組成的追訴委員會,與總統委任的律師團17次交辯,還有裁判官針對兩造說法與現有偵查資料,展開6次的評價討論。

現有8名裁判官的韓國憲法裁判所,在8日緊急宣告,將於10日決定朴槿惠總統的最終去留問題,憲法裁判所所長李正美在當地時間11點20分左右正式宣布,全員一致通過彈劾朴槿惠總統。

李正美宣判彈劾判決結果稱,朴總統在「親信」崔順實所涉入的財閥圖利過程中,提供直接或間接之協助,並涉嫌隱匿事實與管制涉案人士,已違反憲法,並對民主法治秩序造成毀損,因而決定將朴總統予以彈劾。

彈劾對朴槿惠有何影響?

朴槿惠即刻喪失職權,除得限期離開青瓦台,也將喪失包括年金在內等卸任元首禮遇,僅剩維安守護人身安全。

更重要的是,朴槿惠身分將轉為「自然人」,不再享有刑事豁免權。儘管她先前曾表示,必要時將親自接受調查,後來卻以各種理由推辭,不願出面。喪失豁免權後,朴勢必得即刻面臨檢調搜查,無法迴避。

而原定今年12月20日舉行的下任總統大選,也將因朴槿惠遭罷免,而提前半年實施。韓國憲法規定,當總統彈劾生效,須於兩個月內舉行下期選舉。

目前預估,大選將會在5月初舉行;考量該月首周正逢韓國連假,可能導致投票率降低,大選將可能訂在假期結束後的5月9日(周二)舉行。具體選舉日程,還得交由代理總統職的國務總理黃教安決定。

大選政局對誰有利?

自去年底,朴總統遭揭發放任親信干政與不法特權,被國會第一階段彈劾後,在野的進步派陣營,聲勢水漲傳高。最大反對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魁文在寅,支持率超越有意替執政黨參選的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

而在野黨陣營,除文在寅外,還有京畿道城南市長李在明、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國民的黨前黨魁安哲秀等人,相互爭雄。

歷經潘基文於2月初閃電宣布退選後,保守陣營一直處於頹勢,呼聲最高的是代理總統的黃教安總理,但他處於強敵環伺的險境中。

韓國實時施測公司(Realmeter)公布3月第2周的民調顯示,文在寅以36.1%的支持率遙遙領先,其後是黃教安14.2%、安熙正12.9%、李在明10.5%,在野的進步派在干政案後,支持基盤得以擴大。

如今朴槿惠總統遭彈劾,使得大選提前,對醞釀出馬已久的文在寅,將更如魚得水。相較於其他有意角逐的人選,現在還得投注更多資源在開拓知名度與競選上,文在寅早在干政案爆發前,就開始布局,也積極呼應反樸的燭光民心,「篤定當選」的呼聲,日益高漲。

但長期來,在野陣營也存在親文與反文派系的對立,造成原先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盟分裂為現在的共同民主黨與國民的黨,保守派選民亦多對文在寅持懷疑態度,文要在彈劾後吸引這群人的支持,並不容易。原本的保守派支持者,可能會更多流向總理黃教安或中道色彩較強的安熙正。

「燭光」反樸派與「太極旗」擁朴派的對立

干政案發生後,首爾市與韓國各地的「燭光示威」規模持續擴大,而至12月初朴總統遭國會第一階段彈劾後,擁戴朴槿惠的極端保守派支持者,也開始集結,這些人大多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為主力。

他們手持太極旗,出現在示威現場,要求否決彈劾。這些人多經歷韓戰(韓戰)與接受過反共教育,認為國家必須維持穩定,以防朝鮮趁亂得逞。

不少擁朴派支持者認為,支持彈劾的民眾是遭「有心人士」的煽動。他們要求政府應該即刻「宣布戒嚴」,甚至還拿出美國旗幟,強調維護美韓同盟與國家安保的重要性。

自彈劾宣判日程於3月8日宣告後,反樸與擁朴兩派群眾,都在憲法裁判所前聚集,呈現兩派對立的場面。警方也提早戒備,在裁判所附近設置路牆與設置人力,力圖維持宣判時的場外秩序。

彈劾結果宣告後,支持彈劾者在憲法裁判所外歡欣鼓舞,但擁朴派群眾卻表露出不滿,不斷在裁判所外發出怒火。但目前秩序尚在控制中,並未發生衝突。

薩德問題有何變數?

近來,韓美敲定在半島上的慶尚北道星州郡設置末端高空防禦體系統(THAAD,簡稱薩德),韓國國防部更與代表性財閥之一─樂天集團協議,將使用其持有的高爾夫球場,作為設置薩德的基地,引發中國政府強烈反彈,各地甚至出現反制樂天與抵制韓國的現象。

反對薩德的韓國民意認為,政府未事先針對設置薩德問題展開討論,而獨斷決定,招致外交關係出現負面影響,但也有人同時對中方的抵制行徑感到厭煩。

包括文在寅與安熙正等人,都已表達反對當下配置薩德的態度,文在寅甚至更表態,要求部屬的薩德問題,應當留到下任政府解決。

表面上看來,文在寅似乎有意趁彈劾前後的民意優勢,反轉薩德問題,但這也可能讓由代理總統職的黃教安總理,更急速腳步與美國合作,早期在本屆政府任內解決薩德部屬,並藉此凝聚重視安保的保守派選民支持。

朴總統確定遭罷黜後,韓國政局將進入另一個新階段。翻轉的民意局面、錯縱複雜的國內外問題,與被迫提前的大選,進步與保守政治人物要如何因應,並擴張自己的理念支持群,仍有相當多變數。這是韓國於1987年步入民主化後,所面臨的最大考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4438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