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局勢將迎來關鍵轉折點,新加坡有話說

韓英倫| 2017-02-27| 檢舉

2月27日,由中國與東協國家11方共同參與的第19次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工作組會將在印尼巴厘島舉行,屆時各方將就落實《宣言》、推進海上務實合作及「南海行為準則」磋商相關議題交換意見。就在幾天前舉行的東協外長非正式會議上,菲律賓副外長馬納羅表示,東協成員國和中國希望年內能夠達成南海行為準則的框架。此次會議備受外媒關注。目前,雖然某些國家依然試圖攪亂局勢,但南海形勢正在向好的和穩定的方向發展。

「東協決心完成南海行為準則」

時值東協成立50周年,東協外長非正式會議最近在菲律賓度假勝地長灘島舉行,這也是杜特爾特就任菲律賓總統後,菲律賓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以來舉行的首次東協會議。

「東協決心完成南海行為準則」。《馬尼拉公報》報道稱,菲律賓外長亞賽東協外長會後在記者會上表示,東協將與中國共同設計一項南海行為準則,東協希望在今年6月之前完成制定框架的工作,北京也顯示出渴望完成這一工作的姿態。亞賽說,「在菲律賓看來,我們對於南海行為準則能在今年年中或此後不久完成搭建框架的工作充滿信心。」

各國都對未來充滿信心。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新加坡外長維文在菲律賓表示,在全球面臨巨大不穩定背景下,東協開始著手在今年6月份完成南海行為準則框架,以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綠洲」。

「所有東協國家都能認識到,我們儘早達成行為準則意義重大。我們認為前進一步就能達成行為準則框架。」《海峽時報》網站文章引用菲律賓外交部副部長馬納洛的話說。

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報道稱,在2002年底中國和東協十國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14年後,此次東協外長非正式會議開始制定具有法律效力和約束力的南海行為準則,以切實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東協十國有望再一次就南海問題解決方案達成一致。

根據《菲律賓商報》報道引用菲律賓前國家安全顧問吳禮斯的話說,因為菲律賓在今年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一個框架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準則可能成為杜特爾特總統的政績。

正如新加坡《聯合早報》評論所說,在經歷了2016年的逐步降溫之後,南海局勢將迎來關鍵轉折點。

美軍巡航:「這類行動會繼續下去」

就在中國與東協各國為了南海的「和平與穩定」努力的時候,某些國家依然不斷試圖攪動南海風雲。

據美國《海軍時報》網站報道,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2月18日抵達南中國海,開始執行巡邏任務。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18日在其網站上宣布了「卡爾·文森」號的這一動向,稱此次巡邏為「例行行動」。這是「卡爾·文森」號第17次前往南中國海。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卡爾·文森」號航母在南中國海的巡航是美國海軍本月第二次在南中國海高調亮相。不久前,暫時停靠在新加坡的美國海軍瀕海戰鬥艦「科羅納多」號在南中國海進行了演習。

美國的做法引發了該地區各國的不安。菲律賓ABS-CBN新聞網稱,正當東協外交官們坐下來談論南海行為準則時,美國「卡爾· 文森」號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進行「例行巡航」,挑戰中國對這一地區的主權聲索,這讓相關討論「複雜化」。

正如有分析指出的,如果美國要繼續在南海挑起事端,甚至加大在南海的挑釁力度,中國及東協相關國家維護和平穩定的努力就將遭遇巨大困境。

可惜的是,目前還看不到美國有放棄這一做法的打算。據美國之音電台網站報道,美國軍方一位高級官員說,「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到南中國海巡邏表明美軍致力於確保國際海域和空域的暢通,這類行動會繼續下去。

此次東協外長會取得的成果還讓日本感到酸溜溜的。《日本經濟新聞》稱,作為東協輪值主席國,菲律賓在有關南海問題的討論中起主導作用,但該國軟化對華姿態,抑制了對中國的批判,菲律賓為了尋求與中國經貿合作,放棄對自身有利的南海仲裁結果,這對要爭取南海海權的東協國家而言,相當不利。文章稱,身為輪值主席國的菲律賓若採取錯誤行動,東協將變得很脆弱。

日本私底下也是小動作不斷。《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報道稱,日本政府已經確定將向東協國家無償提供陸上自衛隊二手運輸車。候選對象國家為菲律賓、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在本屆國會完善相關法律後,將從今年夏天開始分別展開一對一的交涉工作。迄今為止日本尚未批准過無償提供防衛裝備品。

據多家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政府將在國會第一天提出法案,將自衛隊二手軍備免費贈送給其他國家。《讀賣新聞》直截了當地指出,日本政府此舉的主要目的,就是給菲律賓等東協各國提供軍備支援,以強化其和日本的防衛合作,「因為這些國家都和中國有南海爭端問題」。

南海問題回到協商解決軌道

根據新加坡《獨立報》報道,毫無疑問,特朗普的政策將對已經面臨團結問題的東協產生影響。不過,東協外長們應該將重心放在東協團結面對挑戰方面。

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喬斯表示:「此次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是各國外長將討論世界局勢的變化——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和環境層面的變化。他們將探討東協如何適應這種變化並促進東協共同體的建設。」《每日詢問者報》報道稱。

美國在南海正在變得更具挑釁性。美《華盛頓自由燈塔報》日前報道稱,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大隊在南海海空域展開演習,此事是特朗普上任以來對中國的第一次挑戰。這次演習是在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的命令下進行的。報道稱,馬蒂斯已經表示將實踐特朗普提出的「通過力量獲得和平」政策,並可能拋棄前任政府避免刺激中國的政策。他在國會承諾要增加在南海的「自由航行」行動,稱之為「對於我國國家安全利益至關重要」。

美國的做法已經引發了不少質疑。根據路透社的報道,美國前防長助理弗里曼直白地指出,「美國並不是南海聲索國」,「我的意見是,我們不會去挑戰中國對任何一個島嶼的所有權,如果真發生這樣的事,也應該是越南人、菲律賓人或馬來西亞人,他們才是南海的聲索方」。

據英國《衛報》日前報道,一名退役的澳大利亞高級將領警告稱,澳大利亞政府不要過度參與美國在中國南海針對中國的挑釁行為。據澳大利亞《先驅報》報道,在出席澳大利亞全國媒體俱樂部舉行的一次活動時,安格斯·休斯頓發表演講警告稱,澳大利亞不應該參與到美國海軍艦艇在南海進行的所謂「航行自由行動」,原因是這一舉措不會產生正面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

也有專家認為,這只是為華盛頓與北京的後續對話爭取最有利的談判條件。俄羅斯今日經濟通訊社網站最近引用俄羅斯軍事科學院教授、美國問題專家及政治學家謝爾蓋·蘇達科夫的話說:「美方現在在南海進行的軍事動作主要是虛張聲勢。這是典型的懦夫博弈,目的是嚇唬對手,包括藉助聯盟組織,以便為自己爭取最有利的條件。現在我們沒有在走向真正的戰爭和軍事行動,這些不會發生。特朗普所做的一切是為了讓其團隊扮演黑臉,而他扮演紅臉。特朗普認為,這能夠使其得到對付中國的王牌。」

無論如何,在南海問題已重回直接當事方通過談判協商解決正確軌道的情況下,域外國家應該做的是,積極支持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而不是相反。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說,在中國和東協國家的共同努力下,當前南海形勢正在向好的和穩定的方向發展。希望域外國家切實尊重地區國家的努力,多做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記者 張 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43207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