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的2016年中,機器人、高自殺率和軍火交易成為日本經濟的關鍵詞。歡迎來到日本,這個常規經濟規律已經不再適用的特殊經濟體。或許,人們需要一點想像力才能看清日本經濟的未來發展方向。
萬眾矚目的安倍和特朗普的會面終於有了結果,安倍一臉沮喪的苦笑和無可奈何,而特朗普一副春風得意的樣子,這幾乎是新的廣場協定,日本在特朗普的強勢壓迫下,輸得非常慘。

此次為了獲得美國的保護,日本付出了巨大的經濟代價,那就是承諾將投資4500億美元到美國基礎設施領域,這就是交給美國的保護費,這個代價太大了,因為日本的外匯儲備才一萬多億美元。
因為基礎建設都是長期項目,期限長,收益率低,回報慢,這會使得日本的外匯儲備流動性風險大增,甚至可能會有壞帳風險,而過去日本的外匯儲備主要投資到美國國債,流動性非常好,便於管理。
特朗普給了日本兩條路,一是讓日元升值,二是投資美國基建,交納巨額的保護費,結果日本的安倍政府選擇了投資美國基建。
大家知道如果讓日元升值,幾乎就重蹈了日本當年廣場協定的覆轍,但是當年日本國力蒸蒸日上,尚能折騰一些年,現在日本經濟蕭條多年,如果讓日元升值,日本現在唯一的出口優勢就蕩然無存,對日本經濟打擊巨大。
日本國人人心之恐慌可想而見了。日本經濟政策之主導理論是「安培經濟學」,安培經濟學的核心是日元貶值。
為何安倍幾乎傾盡一半外儲來支持美國?

因為美國已經進入強勢美元戰略第三周期,其實就是美國回收美元鈔票的手段,與其他國家的鈔票回收權,只局限於國內不同,美元的鈔票回收權,更重點的是著眼於國外。
本質上而言,它是通過引導其他國家資產價格的起落,泡沫的製造與破滅,來把因為貿易逆差與對外投資,而流出的美元,折價或者無償的回收。
這樣,其他國家會長期陷於掙美元的陷阱,保持對美元的饑渴,美元才能儘可能長地做世界貨幣;這就是日本這些年使勁抱美國大腿,打了左臉給右臉的原因所在,目的是要美國少惦記點自己。

上次「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大幅升值,一時之間,風頭無兩,泡沫終於在1991年破滅,使得日本陷入十年的經濟大衰退。
傷痕猶在,記憶尚未遠去,上一次的大蕭條造成的國民心理烙印尚未抹去。對於經歷那場災難的日本國人,如何不心有餘悸?寄希望於不靠譜的美方,那麼日本經濟是否又一次面臨崩潰呢?
日本安倍朝貢已開先例,你教新加坡李顯龍該怎末辦?向你看齊嗎?

筆者鮑國榮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