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還施壓中國?美學者曝美為何要敗

軍情諜報| 2017-01-17| 檢舉

中國在崛起,那麼美國呢?近日,日裔美籍學者、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弗朗西斯·福山詳解了美國要完的理由。

綜合媒體1月17日報道,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文章中提到了這樣的問題: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後,他會堅持對中國施加懲罰性關稅,並甘冒引發一場貿易戰的風險嗎?他會對敘利亞進行地毯式轟炸嗎?

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他會堅持推動這樣一些危險舉措,然後無視諸如世界貿易組織甚或聯合國這種自由主義世界秩序的裁斷嗎?他會走得更遠,如他的一些更狂熱的意見所示,並認為不再有義務遵守長久以來約束戰爭行為的《日內瓦公約》之類協定嗎?他會授權打擊恐怖主義分子的親屬嗎?暫時無人知道。

文章指出,特朗普從一位無人嚴肅對待、丑角般的外圍參選者變身為當選總統,這是美國近期經歷的最令人意外且製造心靈創傷的事件之一。其影響尚不明朗,但在最壞情形下,可能造成美國完全放棄其全球領導地位,自由主義的世界秩序分崩離析。

比特朗普當選更危險的是美國背後的問題(圖源:新華社)

報道稱,美國正在經歷一場政治動蕩。在美國,無休無止的事後檢討將圍繞特朗普的勝利原本可能如何發生而展開;多數媒體將繼續關注一些短期議題,如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James Comey)在選舉前十一天的介入,或者是希拉蕊競選陣營的一連串泄密事件。

2012年以來的短短四年時間里,美國的政治版圖是如何改變的;這樣的改變如何不只反映了競選方面的戲劇性事件,而且反映了美國自身的內部變化,即人們對經濟狀況的憂慮和對美國在世界事務中所扮演角色的一種深切不安之感。

精英捕獲與否決制

美國政治體制的功能失調大大影響到2016年總統選舉的結果。巨量金錢和強大的特殊利益正以犧牲普通民眾為代價,腐蝕國會並充實精英們的錢包。美國的政治體制確實變得功能失調了;麻煩在於,特朗普和桑德斯這樣的批評者並未找對問題的根源,並且未能提供任何真正的解決方案。

問題的真正部分根植於美國社會的特質,部分根植於美國的制度。就人種、民族、宗教、地理和文化而言,從每一個可以想見的角度來看,美國人都是高度多元繁複的。美國的政治體制已歷經衰敗。這並不意味著這個國家不再民主,而是說,當一些美國人在政治進程中比他人擁有更多分量,代表性方面即出現危機。對不公正的這種認知,形成了影響到這次選舉結果的第二大社會條件即不平等。

不平等與階級不滿

過去一個世代之間,不平等上升了。有關最頂端1%人群中最頂端10%人群的財富和收入聚集狀況的概括性數字廣為人知。直到這次競選,較少為人意識到的是,其他99%的人群是怎麼生活的。

大學畢業生和輟學者之間的財富分化令人震驚,這樣的分化不止在收入統計方面顯而易見,比如,只接受過基本教育的工人通常比他們的父親或者祖父掙錢要少;涉及家庭解體、毒品成癮等社會功能失調問題時也是如此。

美國民眾對美國的幻想逐漸破滅(圖源:VCG)

因之,2016年民粹主義的成功並不令人震驚。2008年的金融危機要由經濟界的精英來擔責,但結果是普通工人階級民眾失去了工作崗位。因兩黨均未向白人工人階級提供一間房屋,經濟上的邊緣化便與政治體制中的邊緣化不謀而合,這個體制偏愛那些擁有金錢和地位的人士。真正的驚奇應當是,這樣的民粹主義暴動沒有來得更早些。

民主在復仇

選舉結束差不多兩個月了,有關特朗普實際將如何施政,依舊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第一個不確定性與他的真實性格有關。他既是一位善於交易的商人,期待達成交易,又是一位立場極端的陰謀掮客,曾暗示他將推行堅定的民族主義政策。他必須去管理一個規模龐大而笨拙的政府,並與難以駕馭的外國領袖打交道:面對這一現實,他善於交易的那一面還是立場極端的那一面會勝出?全然不知。

報道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講,如同特朗普一般,美國今天的這些進展是大眾對全球化及其打著自由旗號所引發的經濟和文化紊亂的延遲反應,那樣一種自由並未止步於國境線。換言之,自由民主中的「民主」部分正在發動起義,報復「自由」那一部分。假如這一趨勢在世界其他地方繼續下去,我們將註定在一個怒氣沖天的諸種民族主義相互競勝的時代受到懲罰。

(牧笛 綜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4005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