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北部內戰: 緬軍指責中方包庇受傷緬北士兵進入中國治療躲避

軍情諜報| 2017-01-15| 檢舉

由於緬甸北部戰火逼近克欽邦歪莫鎮區的幾處難民營,從1月10日開始,已經有約4,000人從難民營逃往中緬邊境一線,希望過境避難。中方已經嚴格封鎖了邊境線,並未允許難民過境,但向難民提供了大量援助物資。

綜合媒體1月14日報道,對於難民過境問題,緬軍一直有抵觸情緒。據此前報道,在2016年11月底至12月初緬甸和平委員會主席丁謬溫率團訪華準備與北部聯軍談判時,緬軍代表曾明確指責中方默許聯軍士兵混雜在難民中進入中國一側治療和躲避。

躲避戰火的緬甸難民(圖源:VCG)

緬甸政府和緬軍一直強調緬甸國內戰事是緬甸內政,不希望外國以各種形勢插手。目前,雖然北部聯軍和緬甸政府雙方都有意向進行對話,但是在是否允許中國和佤聯軍參與的問題上至今仍未達成共識。近日,聯合國緬甸人權事務特使李亮喜到訪緬甸,提出要考察克欽邦帕敢和拉咱,也被緬甸政府以安全因素為由拒絕。

另據中國官媒報道稱,持續數月的緬北戰事於在2016年11月突然升級,果敢、德昂、若開和克欽四家武裝近十個混合營的聯合部隊,投入2,500人兵力,對緬軍多處駐點進行攻擊,雙方爆發激戰。在鄰近的中國雲南,可以清楚聽到槍炮聲。有當地民眾表示,有流彈落入中國境內,住戶的太陽能熱水器水箱被打穿。

緬甸少數民族武裝舉行聯席會議(圖源:AFP/VCG)

分析人士認為,11月的軍事行動是幾支武裝力量首次進行了大規模的協同作戰,並且主動出擊,毫無疑問對緬甸資政翁山蘇姬倡導的和平進程造成負面衝擊。而9月「彬龍會議」以來,翁山蘇姬受制于軍方的強勢,處理民族問題上無所作為,讓對昂山抱有期待的民族武裝大失所望,被迫訴諸武力。

對緬北地區來說,201611月到2017年2月為該區域的涼季,這一時間段降水最少,氣溫適中,最適合以輕步兵為主的緬北各武裝勢力。事實上,從緬共游擊隊開始的緬北武裝已大多習慣在這一時間段內對緬軍展開行動,進而利用6月至10月的雨季整訓部隊。而這也意味著在2017年2月前,緬北小規模戰事恐怕仍將持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3987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