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卸任聯合國秘書長後,有意參選韓國下任總統的潘基文展現出與其作為聯合國秘書長時平和形象不同的面目,對中國和日本在爭議問題上提出了非常強勢的意見。
潘基文歸國之際的政治態度已明確展示出競選韓國總統的意願(圖源:VCG)
據《產經新聞》1月13日報道,卸任聯合國秘書長、剛剛於當地時間12日回到故鄉韓國的潘基文,就在接受採訪時表達了韓國對外政策上的強硬態度。對於日本政府以韓日在2015年底達成不可逆的慰安婦協議並據此支付了撫慰慰安婦的10億日元(約合1千萬美元)為由,要求韓國不再追究相關爭議、以及應立即撤除首爾和釜山的日本駐韓使領館前象徵慰安婦的少女像問題,潘基文回擊稱,如果以韓國接受了那10億日元就在慰安婦問題上聽憑日本政府意見,那就把這錢還給日本好了。潘基文強調,少女像如何處置不能和10億日元相提並論。
而對於2015年達成的日韓慰安婦協議後,當時作為聯合國秘書長的潘基文表達了歡迎和支持的態度。對此,潘基文則表示,那只是歡迎韓日就該問題達成協議,與兩國是否就此能夠順利解決爭議是兩回事。潘基文還強調,針對慰安婦問題,他在不久前的去年12月底,還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過電話表示,日韓應公平地應對爭議,以共同迎接美好未來的態度解決問題。
另據《中央日報》日文版同日報道,潘基文在抵達韓國仁川機場之際,不僅以此番歸國的目標就是實現「政治更迭」展示出其強勢參與韓國總統競選的意向,還在薩德入韓問題上,表現出比目前的朴槿惠政府更加積極推進的姿態。
潘基文表示,他的政治理想就是維護韓國的利益,他對此稱為「進步的保守主義」。同時,對於朴槿惠政權時代財閥經濟提出批評,認為這種政策壓縮了韓國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造成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激化了貧富不均帶來的民眾不滿。
對於薩德入韓,潘基文表現出比朴槿惠政權更加積極的態度(圖源:Reuters/VCG)
而對於薩德入韓,潘基文強調,韓美同盟意義重大,是韓國外交和防衛朝鮮威脅的中軸,因此,不能受到中國的干擾就有所動搖。而且,韓中關係的好壞不僅對韓國很重要,對中國也是一樣,因此不需要對中國採取的敵對措施驚慌失措,一切問題都可以用外交手段解決。
《讀賣新聞》的相關報道認為,潘基文此次回國,採取了及早公開自身政治主張的舉動,顯然是在宣示其競選總統的決心,並在政治路線的選擇上,與目前韓國執政黨和在野黨均有所不同,尤其對外強硬的姿態,是其爭取更多民意的一個策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39760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