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使館:勿政治化中馬關係

華人新村| 2017-01-13| 檢舉

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發言人強調,中國奉行不干涉內政原則,但也不希望看到別有用心的人把兩國友好政治化,同時罔顧事實、不擇手段攻擊中馬互利合作,因為這實際侵害的是馬來西亞老百姓追求更加幸福生活的合理權利,破壞的是大馬各商家企業開拓發展、趁勢而上的良好機遇。

他說,中馬之間的合作,利在當下,功在長遠,沒有也不會損害馬來西亞人民的利益。

「我們不理解這樣有利於雙贏的事為何會屢屢遭到非議。」

指一些人下台後變臉

有關發言人是針對前副首相慕尤丁的「中資搶本地飯碗」論發表聲明時強調,中國與馬來西亞加強友好務實合作,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中馬合作樹立了平等、互利、共贏的典範,雙方均從中獲益。這是兩國政府和人民經過長期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絕不容任何人汙衊詆毀。

他指出,有的人在台上時口口聲聲「馬中友好」,下台後極力煽動仇華情緒;在台上時四處遊說「中資來馬」,下台後肆意汙衊中資「搶走本地人飯碗」;在台上時熱情讚賞巫統和馬華公會與中共的友黨關係,下台後任意指責政黨間友好交往是為外來勢力影響大馬打開「方便之門」,......如此翻雲覆雨,何來起碼的誠信?何以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又何以獲得大馬華人的信任?

「事實勝於雄辯。我們可以用事實來揭穿『中資搶本地飯碗』這一別有用心的偽命題和大謊言。」

中資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發言人強調,中馬經貿合作蒸蒸日上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近幾年來,雙邊貿易額保持了10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夥伴,馬來西亞連續8年是中國在東協的最大貿易夥伴。但中國對馬投資長期以來低於馬對華投資。此時指責『中資搶本地飯碗』的人,彼時曾大力呼籲更多中資來馬。」

他說,在中馬友好不斷深化、中國對外投資不斷擴大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中資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來到馬來西亞,與當地企業開展互利合作,促進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在此過程中,中方切實把惠及民生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例如,中方同意不設限進口馬來西亞棕油,鼓勵中國企業來馬投資棕油業,造福了馬來西亞數十萬農戶;又如,納吉首相訪華期間,中馬簽署了《馬來西亞輸華毛燕的檢驗檢疫和獸醫衛生條件議定書》,馬來西亞的毛燕將可出口到中國,使數以萬計的燕農受惠。」

他說,再如,中國同意融資550億令吉發展東海岸銜接鐵道(ECRL),為的就是給基建發展相對落後的東海岸地區帶來長遠的經濟發展,這既包括設備引進、技術轉讓,也包括本地採購和促進當地就業。

他指出,中國確定了「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方針,一向對鄰國以誠相待,互幫互助,尋求共贏,願意與其他國家特別是周邊友好國家分享中國改革發展的「紅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3971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