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許,俄羅斯沒有任何一個歷史時期像今天這樣需要中國。普京在12月23日的大型發布會上肯定中俄關係處於「高水平階段」,並強調「超過了一般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海外探客」認為,極少如此「討好」別國的普京能說出的話,是形勢所迫,也是在清醒分析之後,對如今國際格局與實力對比的承認。
這並非普京第一次隔空對中國「示愛」。在前不久訪問日本之前,普京接受日媒採訪,公開指出中俄之間的信任度遠高於日俄,面對日本記者的追問,普京也毫不猶豫地確認中俄關係「最重要」,讓日本人自討沒趣。當然,普京這番話並非是針對日本,而是說給日本背後的美國聽。言外之意就是中俄關係牢不可破,不要打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主意了。
探客認為,不要因為特朗普未來執政團隊中擁有多個「知俄派」人士就認為其一定「親俄」。最簡單的道理就是,想要戰勝敵人,必須先了解敵人,誠所謂知己知彼。12月22日,特朗普選擇了「核軍備競賽」作為突破口,聲稱「美國必須大幅度增強核能力,直到世界在核問題上變得理智。」而且他還有恃無恐地表示「無所謂核軍備競賽,反正贏家肯定是美國。」探客分析,這番表態主要就是向俄羅斯下戰書。
根據2014年的權威數據,全世界9個國家擁有近1.63萬件核武器,而核武器總量的93%都集中在美俄兩國手中。從數量與當量上來看,俄羅斯的8000枚壓過了美國的7300枚。但考慮到反導能力以及打擊精確性,美國要更勝一籌。任何輕微的實力變化,都足以令兩個旗鼓相當的對手產生警惕。特朗普的「核擴軍宣言」,實際擊中了俄羅斯的敏感神經。探客判斷,以俄羅斯人的強硬性格,不是不想搞「核軍備競賽」,而是囊中羞澀,實在玩不起。如果像美國那樣在未來10年豪擲3500億美元升級核武器,俄羅斯的軍費至少要提升一倍,而普京已經宣布2017年國防開支將從GDP的4.7%減少到3.3%。何況俄羅斯的GDP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的行情下,一直處於萎縮的不利境地。
關鍵是,核武器的競賽,從本質上看拼的是錢。但有了核武器,也並不意味著能夠對世界任何國家都橫掃通吃。看過《黑鷹墜落》的朋友都知道,美軍當年在摩加迪沙吃了大虧,儘管殺傷眾多民間武裝,但當美國大兵的屍體被遊街示眾之後,柯林頓也只能黯然撤軍,自認倒霉。龐大的核武庫,並沒能威懾當地武裝頭領屈服和認輸。美國也不能為了報仇雪恥而把核彈扔到索馬利亞。
探客分析,核武器作為威懾性武器,其實是大國之間的「通用籌碼」,誰的核武數量多、威力大、射程遠,誰就能在談判中獲得優勢的戰略地位。而如果小國懟上大國,其實是不怕什麼核武器的。古巴反美數十年,什麼時候擔心過美國的核飛彈?這種昂貴的戰略武器飢不當食、寒不當衣,且維護保養費用是個天文數字,早已經成為俄羅斯的沉重負擔。
特朗普看到了這一點,也搶到了先機。就在12月23日普京召開記者會的同一天,特朗普公開了普京前不久的「謙卑賀信」,信中倡議終結歐巴馬政府對俄方的「冷戰態度」,提出了重塑雙邊合作框架的請求。還衷心祝福特朗普全家健康、快樂、幸福、成功,一切順利。特朗普的回應是「對此滿意」,一副接受朝賀後躊躇滿志洋洋自得的勝利者姿態。
普京對特朗普還不吝溢美之詞,稱他「感知到社會情緒,並轉化為堅持到底的選戰攻勢」,變相在夸特朗普是個聰明人,而聰明人應該干聰明事。他還意味深長地提到「除了俄羅斯人,沒人相信他能獲勝」。聯想到歐巴馬屢次指責俄方利用黑客技術干預美國大選,可見那些傳言並非空穴來風。不過即使俄羅斯真幫了特朗普的忙,特朗普也不會有什麼感恩之心,相反會「殺人滅口」。
趁你病,要你命。明知俄羅斯已經氣喘吁吁,特朗普仍發出「核武競賽」的邀請,這就是故意了。俄方當然不想被拖垮,因此想搭有錢人的便車,休息一下恢復體力。探客注意到,在俄羅斯正式出兵敘利亞之前,中方向俄羅斯的一家能源公司提前預支了100多億美元的款項。鐵哥們的支持總是如雪中送炭。如今,普京向特朗普表白「俄美關係已經沒有再差的餘地」,其實就是伸出了橄欖枝,在敘利亞獲得戰果之後見好就收。而作為一直為前方輸送給養和炮彈的幕後金主,也不宜挑頭出面,還是以穩定和諧為要。當然,如果欺負到家門口就必須出手,除此之外,還是高築牆廣積糧為妙。畢竟,土匪巴不得你以己之短攻其所長。(完)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