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美國而言不再主導TPP將影響歐巴馬力推多年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事實上,美國一直在說「重返亞太」,卻沒有制定落實這一政策的明確路線並拿出相應的資金來支撐,個中問題恐怕在於,美國自身早已「惡疾」纏身。
歐巴馬力推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或在特朗普就任後胎死腹中(圖源:VCG)
綜合媒體11月24日報道,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美國主流社會不看好的地產大亨特朗普橫空出世鎖定勝局,即將入主白宮。鑒於他在競選期間發表的一些「孤立主義」言論,以及對歐巴馬政府傾力打造的「亞太再平衡戰略」頗有微詞,一些人由此得出特朗普團隊一旦執政,將在「亞太再平衡戰略」上改弦更張的結論。情況將會是這樣嗎?
答案似乎是肯定得。隨著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明確表態上任後第一天即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TPP成功前景已十分渺茫,有分析指數,由此造成的溢出效應將導致歐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面臨調整。
正如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拉赫曼所言,目前來看,歐巴馬重返亞洲的外交政策可能已經「沉入太平洋的波濤之下」了。對於美國而言,不再主導TPP,不僅將影響到一些對此寄予厚望的盟友,還有歐巴馬力推多年的「亞太再平衡」戰略。
2011年11月,歐巴馬正式提出了由三大支柱構成的「亞太再平衡」戰略:軍事上,在亞太部署最新武器,攪動亞太局勢;政治上,強化與亞太地區盟友間的關係;經濟上,通過TPP拓展與亞太地區的貿易聯系。但隨著TPP奄奄一息,美國與亞太的貿易紐帶顯然已處於若即若離的狀態,而其產生的溢出效應勢必波及政治與軍事兩大戰略支柱。而盟友對美國從此將心存芥蒂,這也給特朗普政府上台後能否挽回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帶來極大考驗。
基於世界經濟中心正向亞太地區轉移,這一地區在全球的戰略重要性日益提高,美國儘管現行政策四面漏風,可是要想維持全球霸權地位,卻無法不盯住亞太地區。但是,美國一直在說「重返亞太」,卻沒有制定落實這一政策的明確路線並拿出相應的資金來支撐自己的戰略訴求。個中問題恐怕在於,美國這個「老大帝國」身子已經進入了21世紀,頭腦卻還停留在四五十年前,以為還可以憑借超強的軍力呼風喚雨,通過挑動意識形態之爭劃線站隊,就能把別的國家或綁在自己的戰車上,或輾壓在自己的戰車下。
特朗普將如何考量「亞太再平衡」戰略,有待觀察。但是需要提醒他的是,正如喬良將軍在《帝國之弧》中所言:「任何人,任何力量,任何國家,都不可能與趨勢(合作共贏)對抗,特別是當趨勢已經如此明顯之際。美國不可以,中國也不可以。」
美國自詡是「西方最成熟的資產階級民主國家」,以「美式民主」為招牌,到處充當民主的「導師」和「法官」。但是從剛剛過去的大選中表現出來的美國政治的種種亂象就可以看出,當今美國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政治和社會問題。貧富懸殊、階層固化、民族分化等社會矛盾伴隨著經濟的持續疲軟,讓美國在應對其海外問題時更加力不從心、自顧不暇。
(童木 綜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4/node13530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